浮躁记

浮躁记

    浮躁, 某位大虾这么解释道: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由个人的攀比心理造成,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
哈哈 感觉笑话,这个高调唱的响亮啊! 但是看完如下,我就垭口无言 了.
 
浮燥是病,“浅”、“急”、“躁”是浮躁者的三个主要特征;浮躁的人没有自信、没有和谐、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真爱、没有胜算、没有智慧、没有快乐;浮躁之病根昭然若揭:“我”字太大、物欲太强,而且背离了“柔”之自然之道;医治浮躁疾病最好的药方,是几千年前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浮躁者的命运
  浮躁是病。自古有之,于今为烈。浮躁的人,生活在肤浅的精神状态,如水上飘浮的残枝败叶,风吹向哪里,他就飘往哪里。心中躁动不停,时而惊喜,时而悲戚;时而无聊,时而放纵;时而奋起,时而怯懦。轻者伤害身心,重者危及性命。放任自流者,暴躁狂躁,追求财富,恨不能生出千手挖尽金银宝藏;追求美食,恨不能满身盆口狂吞天下佳肴;追求异性,恨不能天地萎缩只剩狭小牢笼;追求权力,恨不能贤者皆去立马独自尊大。
  “浅”、“急”、“躁”,是浮躁者的三个主要特征。
  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走向荒芜。物质世界的成就,使今天的人类更加自以为大,欲壑难填。经济发展在加速,生活节奏在加速,人们比什么时期都更加性急,性急加上不断膨胀的自我和欲望,人便不能不浮躁了。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浮躁者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浮躁者没有自信
  强者不会与弱者比强,智者不会与白痴斗智。自信的人厚重沉着,宽容大度,功成不居甚至功成身退。宇宙的规律是“不争而胜”,自信的人懂得:水到渠成,不争也有;非份之想,争也白争。有时候,不争也不让同样是一种策略。为了利益和脸面争来争去,结果往往利益和脸面俱失。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争论争斗,大多时候犹如在蜗牛角上摆开战场,哪怕殊死拼搏决出雌雄,地盘全归你也不过针尖大小。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不也是对自信者与不自信者生动的写照吗?如果说浮躁的理由是安全感的缺乏,那么浮躁的结果更会加重自身的危机。实际上,争来争去,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浮躁者没有和谐
  和谐是美,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风景如画。“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这种境界,非悟道之人难以达到。人生碰到最多的问题是“把事情做到何种程度”,也就是把握分寸拿捏舍得的问题。慢了,错失良机,快了,欲速不达;轻了,力度不够,重了,过犹不及。进取是一种生存精神,放弃也是一种生存智慧,有时候,放弃还是一种美。浮躁的人不知“度”为何物,鄙弃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守中”哲学,遇事基本不妥协,交绝必出恶声,当然会失掉灵活变通的机会,而成与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分寸”。浮躁的人自己身心不和谐,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更不和谐,他们在自己生命的图画中,总是处处留下败笔。
  浮躁者没有尊严
  正常的人不会与狗拼抢骨头,高等一点的动物都有尊严,何况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人格健全者懂得“知足不辱”,自知自爱,获取理当所得,珍惜已经所得,不受嗟来之食。而浮躁者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为名为利甘冒死的危险,低三下四,卑躬屈膝便不是大不了的事了,一旦眼中的名利稍具份量,哪怕遭受白眼侮辱,也绝不放过。“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折,并无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同样损害人格和尊严。嗟来之食必会吃出病态,病态的人通常以牙还牙,以怨报怨,结果一生陷于虚荣攀比、争强斗狠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趋炎附势带来的祸患,往往来得凄惨而迅速,淡泊宁静的生活虽无显要富贵,但却真实而隽永。
  浮躁者没有自由
  对自由的追求,人类孜孜不倦,多少人为自由的理想奋斗终生不惜粉身碎骨。但真正的自由属于摆脱名利束缚的智者。人人喜爱清澈厌恶污浊,因为污浊的必然浮躁,浮躁的往往污浊。污浊的人生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贪婪和奢欲是浮躁者的枷锁,他们在自己精心做成的牢笼中苦苦挣扎,在挣扎中继续修造牢笼,并且越枷越紧,心灵的盔甲和石头越积越厚。天高地远,来日方长,浮躁的人生命不息,敛财不止,结果却与理想南辕北辙。“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烦恼紧张压力束缚之下,哪里还有身心的自由。
  浮躁者没有真爱
  真爱是付出奉献而不是索取占有。人的内心世界好比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充满爱意,则如星光灿烂,彩云缭绕;充满怨恨,则如狂风暴雨,惊雷阵阵。浮躁的人眼中满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极难自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闻过即怒。他们内心深处最爱的是自己,即便付出,也是斤斤计较,立即要求回报。对有的人来说,爱的概念就是“迅速占有,完全占有,永远占有”,这样的境界怎不让人敬而远之,怎能得到真正的情和爱?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世上一切宝贵之物,总是要走完生长的全过程慢慢成熟。浮躁的人急于吞食,吃到的往往是半生不熟的果实;当然,他们也可能因为温度过高将钢材炼成一堆废物。
  浮躁者没有胜算
  中国有句老话:“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浮躁的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却盼望名利双收。他们不懂居静守柔而由之生动出强,总是怒气冲冲,以高调的声响、扭曲的表情甚至暴烈的拳脚解决问题。培根有句话很尖刻:“怒气确是一种低贱的品质。”以躁求胜的结果,是将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遇上高明的对手,你攻他闪,你进他退,你追他跑,当你上气不接下气之时,人家一招便制你要穴。“静胜躁,寒胜热”;“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率浮躁妄动妄为必然失去生命的根本和主宰。浮躁者不仅事业难以成功,人生更难成功,还很可能自取灭亡。谁都知道脾气暴烈者多数早亡,历史上所有暴君基本短命。因为浮躁者把自己生命的时针,提前拨到了中午12点,当然马上就面临下午与晚上了。
  浮躁者没有智慧
  宇宙天地之间自有一种超越时空、无形无声而又无处不在的运行规律和法则。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智慧一词的“智”字由“知”和“日”两字组成,其含义是知晓太阳或发光的天体;“慧”字由“彗”和“心”组成,其含义是心领彗星的启示。智慧与天空宇宙紧密相关,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浮躁者,哪有功夫抬头看天心中问天: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到哪里去?我们真是万物之灵吗?人与普通动物的区别难道在于更有能力掠夺吗?人类文明是在健康发展吗?我们该完成什么使命?我们该有什么信仰?从来不思考这些问题,从来不与天对接对话,不可能拥有生命的智慧,最多算是聪明。有的人足不出户可以俯瞰天下,有些人走遍四海依然鼠目寸光。差别之所在,就是智慧。
  浮躁者没有快乐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心灵,它从生命的本性流淌而出,它是有着人生信仰、懂得“知足者富”的人自在安宁的情感状态。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在其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中,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是枕锄瞌睡的农夫。道理何在?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的一段话极富哲理:“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以饥寒为忧,哪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智慧并快乐着的人们,目光所及是风景,耳听所至为音乐,思绪所在是美不胜收的大自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会视若春与夏、风和雨的交替一样,恬然对待。物欲横流的人视人生如烈酒,最愿感受的是“醉”和“烈”,因而总是缩小快乐放大痛苦,永远不会在一个静处细细品尝人生的清茶。他们追求的是大异于快乐的享乐。而享乐来自生命外部之物的不断刺激,没有刺激便没有乐趣。因而享乐者总是患得患失,宠辱若惊,惶惶不安。享乐的背后其实是病态和失望,甚至有些享乐本身就是堕落。
  浮躁者的病根
  浮躁的人绝非一无是处,其实很多人富有宝贵的激情和才华,只可惜,一躁遮百优。
  人类最大的悲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同步。物质的世界,到处是享乐的诱惑;精神的世界,耕耘的步伐远远落后。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浮躁病气却愈加深厚,渐渐弥漫社会人间。
  浮躁的病根昭然若揭:“我”字太大,物欲太强,而且背离了“柔”之自然之道。
  “我”字为什么要放得那么大呢?我们无非宇宙中一粒尘埃,再大大不过天地,再灵不过自然。做人难,不仅难在认清别人和世界,更难在清楚认识自己。再有能耐的人,离了他地球照样旋转,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告诫我们:“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
  欲望为什么要那么强呢?仅有物欲,人与普通动物何异?正常的七情六欲自然应该适可而止地得到满足,“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情”,“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但丰衣足食、追求名利当取之有道,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贪婪令人生畏,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人因为贪婪消化不良,多藏厚亡,丢掉了性命。古时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其品德,想将天下让给他,许由却这样回答:“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说完便离去隐居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鹤之巢穴再宽,也只能占林中一枝,人的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享尽天下美物。人生不过百年,出生时双拳紧攥,离世时却撒手归天。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雄守雌呢?人体如天体,阴阳须平衡。浮躁的人“阳刚”过余,“阴柔”严重不足。深悟自然之道的哲学之父老子,有两大智慧或两大绝学:一为快乐之道,一为阴柔之道,前者为世界观,后者为方法论。他发现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温柔软弱,死亡以后坚固僵硬;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柔软脆嫩,死亡以后凋零枯槁。他据此认为:坚硬的东西与死亡同类,温柔的东西与生机同类。“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国的“太极拳”,可说完美体现出软硬结合、刚柔相济之妙。女人以柔克刚战胜男人,又算是一个极致的案例。“柔”之武器如此强大,浮躁的人竟从未想去拥有。
  让我们再看看人类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都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量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崇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之道,把“我”字写得很小,把物欲降得很低,虽肩负重大使命反而无比谦下,一颗感恩的心处处想着报偿他人。无私的境界,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浮躁者的药方
  人类的智者已经清醒:地球文明也许并非宇宙文明唯一的独花果,人类也并非地球世界唯一的主宰。祸福相依,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破坏,都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因为人类的贪婪,我们不能不在恶性循环式的发展中不断为各类后遗症买单;因为人类的贪婪,地球上平均每天灭绝一种生物,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人类肯定不是地球上灭绝的最后一个种类!
  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顺应自然;人类光明的前途,就是行于大道。
  顺应自然、行于大道,我们不能不拒绝浮躁。
  生理的病好治,心灵的病难医。心灵的问题还将加重生理的疾病,而且,很多生理的疾病正是来源于污染的心灵。医治心灵疾病最好的药方,其实几千年前老子就已开好,那就是他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进一步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即爱心。慈悲为怀,无私则无畏,无欲则刚强,所以说“慈,故能勇”。《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施,比受更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三分之一的忧郁症患
  者,只要愿意帮助别人,就能够自己治愈自
  己。浮躁的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纵观历史,上天要消灭谁,就赋予它残暴凶狠;上天要保佑谁,就赋予它慈柔宽厚。反过来说,谁只要慈柔宽厚,上天一定会扶持它,正所谓,“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慈柔之人心地宽舒,恩怨两忘,因而往往吉星高照,福至心灵;浮躁之流,心胸狭隘,耿耿于怀,因而总是时运不佳,福浅命薄。
  “俭”,即节制。清静无为自然充裕无匮,积蓄力量则处事悠然有余,所以说“俭,故能广”。佛家主张“随缘”;儒家主张“素位”;老子更强调“不欲盈”、“物壮则老”、“功成身退”、“去甚、去奢、去泰”;洪应明认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便大有佳趣;若烂醉如泥,便成恶境。“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只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
  德之媒,只五分便无悔。”都是劝人顺应自
  然,把握进退,戒满守缺,不做痴心妄想。若一心追求并不存在的十全十美,很可能大祸临头。
  “不敢为天下先”,即谦下。谦虚谨慎,先人后己,不敢自以为是去做天下人的表率和领袖,体现出一种退让、宽厚、海纳百川的风范,把自己置于最后反而受到拥戴,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得以保存,所以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天之所以长地之所以久,是因为天地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与别人抢道的人总是觉得道路太窄,如果让别人先走一步,道路自然宽敞。老子非常推崇的是水,因为水最接近于自然之道:低处水去,污秽水接,怪型它任,拦它不怒,砍它不惊,遇热成气,遇冷成风,淌成江汇成海,虽阴柔谦下无比,可谁敢轻视它?水滋养万物,又无坚不摧!江海正因为谦虚低处,才得到万流的景仰,成为无人能争的百谷之王。
  我们总是为自己的心机巧智一点之得而沾沾自喜,讳疾忌医,甚至在自以为是中自掘坟墓,老子感叹:当今之人,失去慈柔只剩勇敢,失去俭朴只求扩增,失去谦下只顾抢先,离死亡不远了!我的话语非常容易认知,非常容易实行,但天下人竟然不能领悟,不去实行。看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个道理,千真万确。但就是再难,要断病根,心中之“贼”也不能不破。
  遵循自然,解除贪婪的枷锁,放飞自己的心灵,不以名为名,就能在名上跳舞;不以财为财,就能在财富上睡觉。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自由和快乐的境界
 
 
 
年轻人们,不要浮躁,脚踏实地才是真!实事求是才是真,知足者常乐,吃亏是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