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中没有三目运算符,因为根本不需要。scala中if else表达式是有返回值的,如果if或者else返回的类型不一样,就返回Any类型(所有类型的公共超类型)。
例如:if else返回类型一样
val a3 = 10 val a4 = if(a3 > 20){ "a3大于20" }else{ "a3小于20" } println(a4) |
例如:if else返回类型不一样
val a5 = if(a3 > 20){ "a3大于20" } println(a5) |
如果缺少一个判断,什么都没有返回,但是Scala认为任何表达式都会有值,对于空值,使用Unit类,写做(),叫做无用占位符,相当于java中的void。
尖叫提示:行尾的位置不需要分号,只要能够从上下文判断出语句的终止即可。但是如果在单行中写多个语句,则需要分号分割。在Scala中,{}快包含一系列表达式,其结果也是一个表达式。块中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就是块的值。
Scala提供和Java一样的while和do循环,与If语句不同,While语句本身没有值,即整个While语句的结果是Unit类型的()。
1) while循环
var n = 1; val while1 = while(n <= 10){ n += 1 }
println(while1) println(n) |
2) while循环的中断
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s val loop = new Breaks loop.breakable{ while(n <= 20){ n += 1; if(n == 18){ loop.break() } } } println(n) |
尖叫提示:scala并没有提供break和continue语句来退出循环,如果需要break,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做1、使用Boolean型的控制变量 2、使用嵌套函数,从函数中return 3、使用Breaks对象的break方法。
Scala 也为for 循环这一常见的控制结构提供了非常多的特性,这些for 循环的特性被称为for 推导式(for comprehension)或for 表达式(for expression)。
1) for示例1:to左右两边为前闭后闭的访问
for(i <- 1 to 3; j <- 1 to 3){ print(i * j + " ") } println() |
2) for示例2:until左右两边为前闭后开的访问
for(i <- 1 until 3; j <- 1 until 3) { print(i * j + " ") } println() |
3) for示例3:引入保护式(也称条件判断式)该语句只打印1 3。保护式满足为true则进入循环内部,满足为false则跳过,类似于continue
for(i <- 1 to 3 if i != 2) { print(i + " ") } println() |
4) for示例4:引入变量
for(i <- 1 to 3; j = 4 - i) { print(j + " ") } println() |
5) for示例5:将遍历过程中处理的结果返回到一个,使用yield关键字
val for5 = for(i <- 1 to 10) yield i println(for5) |
6) for示例6:使用花括号{}代替小括号()
for{ i <- 1 to 3 j = 4 - i} print(i * j + " ") println() |
尖叫提示:{}和()对于for表达式来说都可以。for 推导式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当for 推导式仅包含单一表达式时使用原括号,当其包含多个表达式时使用大括号。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原括号时,早前版本的Scala 要求表达式之间必须使用分号。
scala定义函数的标准格式为:
def 函数名(参数名1: 参数类型1, 参数名2: 参数类型2) : 返回类型 = {函数体} |
1) 函数示例1:返回Unit类型的函数
def shout1(content: String) : Unit = { println(content) } |
2) 函数示例2:返回Unit类型的函数,但是没有显式指定返回类型。(当然也可以返回非Unit类型的值)
def shout2(content: String) = { println(content) } |
3) 函数示例3:返回值类型有多种可能,此时也可以省略Unit
def shout3(content: String) = { if(content.length >= 3) content + "喵喵喵~" else 3 } |
4) 函数示例4:带有默认值参数的函数,调用该函数时,可以只给无默认值的参数传递值,也可以都传递,新值会覆盖默认值;传递参数时如果不按照定义顺序,则可以通过参数名来指定。
def shout4(content: String, leg: Int = 4) = { println(content + "," + leg) } |
5) 函数示例5:变长参数(不确定个数参数,类似Java的...)
def sum(args: Int*) = { var result = 0 for(arg <- args) result += arg result } |
6) 递归函数:递归函数在使用时必须有明确的返回值类型
def factorial(n: Int): Int = { if(n <= 0) 1 else n * factorial(n - 1) } |
尖叫提示:
1、Scala可以通过=右边的表达式 推断出函数的返回类型。如果函数体需要多个表达式,可以用代码块{}。
2、可以把return 当做 函数版本的break语句。
3、递归函数一定要指定返回类型。
4、变长参数通过* 来指定,所有参数会转化为一个seq序列。
我们将函数的返回类型为Unit的函数称之为过程。
1) 定义过程示例1:
def shout1(content: String) : Unit = { println(content) } |
2) 定义过程示例2:
def shout1(content: String) = { println(content) } |
3) 定义过程示例3:
def shout1(content: String) { println(content) } |
尖叫提示:这只是一个逻辑上的细分,如果因为该概念导致了理解上的混淆,可以暂时直接跳过过程这样的描述。毕竟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函数。
当val被声明为lazy时,他的初始化将被推迟,直到我们首次对此取值,适用于初始化开销较大的场景。
1) lazy示例:通过lazy关键字的使用与否,来观察执行过程
object Lazy {
def init(): String = { println("init方法执行") "嘿嘿嘿,我来了~"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lazy val msg = init() println("lazy方法没有执行") println(msg) } } |
当碰到异常情况时,方法抛出一个异常,终止方法本身的执行,异常传递到其调用者,调用者可以处理该异常,也可以升级到它的调用者。运行系统会一直这样升级异常,直到有调用者能处理它。 如果一直没有处理,则终止整个程序。
Scala的异常的工作机制和Java一样,但是Scala没有“checked”异常,你不需要声明说函数或者方法可能会抛出某种异常。受检异常在编译器被检查,java必须声明方法所会抛出的异常类型。
抛出异常:用throw关键字,抛出一个异常对象。所有异常都是Throwable的子类型。throw表达式是有类型的,就是Nothing,因为Nothing是所有类型的子类型,所以throw表达式可以用在需要类型的地方。
捕捉异常:在Scala里,借用了模式匹配的思想来做异常的匹配,因此,在catch的代码里,是一系列case字句。
异常捕捉的机制与其他语言中一样,如果有异常发生,catch字句是按次序捕捉的。因此,在catch字句中,越具体的异常越要靠前,越普遍的异常越靠后。 如果抛出的异常不在catch字句中,该异常则无法处理,会被升级到调用者处。
finally字句用于执行不管是正常处理还是有异常发生时都需要执行的步骤,一般用于对象的清理工作。
1) 异常示例:
object ExceptionSyllabus {
def divider(x: Int, y: Int): Float= { if(y == 0) throw new Exception("0作为了除数") else x / y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try { println(divider(10, 3)) } catch { case ex: Exception => println("捕获了异常:" + ex) } finall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