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oosting、Bagging、Random Forest、Stacking

文章目录

  •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Boosting
    • Bagging
      • Random Forest
    • Stacking
      • 算法流程
      • 测试与模型使用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主要有两个分类,一个是个体学习器存在强依赖关系、必须串行生成的序列化方法,以Boosting为代表。另外一种是个体学习器不存在强依赖关系、可同时生成的并行化方法,以Bagging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为代表。同时,集成学习还有一种分两个层次组合学习器的方法,即Stacking方法。


Boosting

  boosting模型用一句话解释就是,用模型学习先前的模型的残差,具体boosting的原理可以看我的blog:提升方法(boost)。其中boosting方法的一个大杀器XGboost的原理可以看我的blog: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与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


Bagging

  bagging模型相对简单,记总数据量为N,把总数据划分成m个子数据集,划分的方法利用bootstrap(bootstrap下一段讲),利用这m份子数据集分别学习m个基学习器,最后综合这m个基学习器的结果,若是分类问题,利用majority voting (多数投票) 进行综合,若是回归问题,直接平均即可。所以,简单把多个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平均是不叫集成学习的,至少缺少bootstrap这个过程。
  bootstrap(自助法)十分简单,是一种有放回的随机采样,设总数据量为N,利用有放回的随机采样从总数据中生成m个子数据集,每一个子数据集的总量也是N,当然每一个子数据集中存在重复现象,同时每一个子数据集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数据,每生成一个子数据集,大概有36.8%的数据未包含进去,36.8%这一值可以这样计算得到,在总数据N中随机一次采样,一个数据未被抽中的概率是 1 − 1 N 1-\frac{1}{N} 1N1,进行N次有放回的采样,该数据仍然未被抽中的概率是 ( 1 − 1 N ) N (1-\frac{1}{N})^{N} (1N1)N,如果N趋近于无穷,这个概率变为 1 e \frac{1}{e} e1,即36.8%,这一批未被抽取到的数据也被称为oob(out of bag, 袋外)样本,可以作为这一子数据集的验证集。

Random Forest

  随机森林是特殊的bagging方法,随机森林限定基学习器必须是决策树,同时在利用bootstrap进行采样生成子数据集的同时,也会对特征进行采样,如果把总数据表示成 N × M N\times M N×M的矩阵, N N N是总记录数, M M M是总特征数,则随机森林会对这个矩阵的行和列都进行采样,来训练基学习器。利用随机森林进行分类的示意图如下: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oosting、Bagging、Random Forest、Stacking_第1张图片

  随机森林可以输出特征重要度,这个特征重要度可以用于数据选择。


Stacking

  stacking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用训练集 T = {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x 3 , y 3 ) … ( x n , y n ) } T=\{(x_{1},y_{1}),(x_{2},y_{2}),(x_{3},y_{3})\dots (x_{n},y_{n})\} T={(x1,y1),(x2,y2),(x3,y3)(xn,yn)}训练 m m m个基学习器,这 m m m个基学习器对 T T T中的第 i i i条记录分别有自己的输出结果,记为向量 ( x i 1 , x i 2 , x i 3 … x i j … x i m ) , i = 1 … n (x_{i1},x_{i2},x_{i3}\dots x_{ij}\dots x_{im}),i=1\dots n (xi1,xi2,xi3xijxim),i=1n其中, x i j x_{ij} xij表示第 j j j个基学习器对训练集第 i i i条记录的预测结果,对这一向量加上对应的实际输出 y i y_{i} yi得到次级训练集如下 { … ( ( x i 1 , x i 2 , x i 3 … x i m ) , y i ) …   } , i = 1 … n \{\dots((x_{i1},x_{i2},x_{i3}\dots x_{im}),y_{i})\dots\},i=1\dots n {((xi1,xi2,xi3xim),yi)},i=1n用这个次级训练集训练一个额外的次级学习器,m个基学习器加上一个次级学习器就构成了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步骤。

  当需要使用stacking方法训练好的模型时,只需按上述步骤把数据分别代入 m m m个基学习器,再把基学习器输出代入次级学习器,即可得到最终的输出。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我们用了m+1个学习器,翻来覆去都在学习一个训练集,最终得到的模型一定十分拟合训练集数据,极易造成过拟合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引入k折交叉验证方法。即把训练集T平均分成k份,下图以k=5为例。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oosting、Bagging、Random Forest、Stacking_第2张图片
我们用k-1份训练数据训练基学习器,在把这个训练好的基学习器作用到剩下的1份训练集数据,这样我们就相当于得到了次级训练集的 1 k \frac{1}{k} k1,对剩余的k-1份也用上述方法,就得到了剩余的k-1个次级训练集的 1 k \frac{1}{k} k1,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完整的次级训练集,训练次级学习器即可。

算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算法流程

输入:训练集 T r a i n = {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x 3 , y 3 ) … ( x n , y n ) } Train=\{(x_{1},y_{1}),(x_{2},y_{2}),(x_{3},y_{3})\dots (x_{n},y_{n})\} Train={(x1,y1),(x2,y2),(x3,y3)(xn,yn)},交叉验证折叠参数k,m个基学习器方法,1个次级学习器方法;
输出:stacking模型;
执行流程:

  1. 把训练集平均分成k份,记为 T 1 , T 2 … T k T_{1},T_{2}\dots T_{k} T1,T2Tk
  2. 对m个基学习器,均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学习基学习器模型的模型参数,同时得到k份次级训练集的 1 k \frac{1}{k} k1的数据;
  3. 把这k份数据简单的集合在一起,得到完整的次级训练集,并用次级训练集数据训练次级学习器。
  4. 输出stacking模型。

测试与模型使用

  对于stacking模型的测试和使用步骤是一样的(不一样才麻烦了),还看上图,我们把测试数据(或模型实际使用时的数据)输入stacking模型,根据上面算法,我们对每个基学习器(一共m个),实际均学习了k个模型(模型参数不同,超参数一样),把测试数据(或模型实际使用时的数据)分别用在这k个模型上,得到的输出结果平均一下,就是单个基学习器的期望输出,把每个基学习器的期望输出聚合成次级测试集(或次级模型实际使用时的数据),输入到次级学习器,就得到了最终的输出。


参考文献: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原理:https://blog.csdn.net/edogawachia/article/details/79357844
01 集成学习 - 概述、Bagging - 随机森林、袋外错误率: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67533
02 集成学习 - 特征重要度、Extra Tree、TRTE、IForest、随机森林总结: https://www.jianshu.com/p/311024d128ad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