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观察归纳知识,经验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以“实际验证”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求知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哲学,认为对现实之认识只有靠特定科学及对寻常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1]。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实证主义以经验证实出发,因而其方法论为观测-归纳法,主张从经验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经验,知识,证据(定量、定性)
实证研究(英语:Empirical Research)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或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可以量化或质性分析的经验证据(记录的直接观察或经验)。通过量化或有意义的质性形式,研究人员可以回答实证问题,该问题应能明确界定和用收集到的证据(通常称为数据)解答。
实证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数量分析技术,分析和确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狭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复杂环境下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方式,要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广义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结论上,只作为经验的积累。鉴于这种划分,我们将实证研究区分为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是通过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归纳为理论。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规范研究从某些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演绎得到理论。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规范研究采用的是演绎法(deduction),侧重逻辑而脱离现实,往往用来提出纯理论。实证研究采用归纳法(induction),侧重经验贴近现实,用来验证已有理论或由观察总结新理论。举个例子,A由已知的几条几何公理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得到了勾股定理。B则四处考察,收集沿途所见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数据,发现所有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平方的和都等于斜边的平方,于是归纳得到勾股定理。两者的结论是一样的,只不过A靠的是理性,B靠的是经验。
来源:【知乎】什么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有哪些研究方法?
【科学网】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不同
实证研究方法(empirical study method)
案例研究方法(case study method)
案例研究定义:
Jennifer Platt 在回顾美国案例研究的方法论思潮时,曾认真做了回顾,并试图对案例研究加以界定,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的逻辑,必须要考量情景与研究问题的契合性。”根据这个定义,Yin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强调设计逻辑是指一种实证性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用以探讨当前现象在实际生活领域下的状况,尤其是当现象与场域界限不清且不容易清楚区分时,就常使用此类探究策略。案例研究有三大类,包括探索性(emploratory)、描述性(descriptive)及因果性(causal)案例研究.
“实证研究法”概念即指狭义的实证研究法,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的概念包含于广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内。案例研究法同样从客观存在出发,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与规范研究法所关注的“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样”相对,又独立于狭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外案例研究法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和事件,不拘泥于常规的有限的数个因子、变量与统计规律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法属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属于定量的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区别:
实证研究一般步骤:
实证研究主要目标是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比如探讨X与Y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为现实世界中可能无法观察这些抽象的构念所以需要将探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然后开始对这两个变量搜集数据,通过选用合适统计方法来验证X和Y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若经过统计检验,我们发现X和Y存在显著关系,但在推断X和Y间存在因果关系前,需要提出各种可能导致X和Y发生因果联系的替代解释。
实证研究的过程一般有7步:
第一步:确立研究主题,
第二步:文献回顾和探索性访谈,
第三步:定义研究问题,
第四步:进行研究假设,
第五步:收集数据,
第六步:分析数据,
第七步:结果。
实证研究中,最重要当属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执行计划。研究设计有三个目的:
1 有效的回答研究问题,
2 满足实证研究的四种效度指标的要求,
3 控制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量。
案例研究的一般步骤:
案例研究的过程一般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案例研究者在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前所需要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界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与选择案例,以及研究方法与工具的选择等。
第二步是执行阶段。执行阶段包括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分析和形成假设。
最后是对话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将此案例得到的结论与文献对话,与矛盾文献互相比较,建构内部效度、提升理论层次并强化构念定义,与类似文献比较,提升类推能力、改善构念定义及提高理论层次。
最后当改善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时,结束研究。
案例研究根据研究者分析层次与案例数分为四类:
摘自文章:
【百度文库】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经管教育】什么是“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是什么?
实证研究的生命周期,即为实证研究的步骤。
阿德里安·德格鲁特实证周期:[1]
摘自:
【维基百科】实证研究
【维基百科】实证主义
【百度文库】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清晰)
【知乎】什么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有哪些研究方法?
[1]Heitink, G. (1999). Practical Theology: History, Theory, Action Domains: Manual for Practical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p. 233. ISBN 978080284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