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跳出纸面:BookTour

这是由《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联合几个小伙伴创办的网站,商业模式是向出版商收取行销费用。虽然斯“站”已逝(2007年春天~2011年9月),但这个创意至今驻扎在我脑海里。简单来说,BookTour的核心概念是“让你及时知道你所关注的作家行程”。吃到一个味道不错的鸡蛋,还想看看下蛋的母鸡是啥样的吗?没问题,Book Tour集约了作家的活动日程,帮助你实时追踪到“母鸡”即将莅临哪座城市、哪所书店,届时直接奔赴便是!

今日的作家,早已不像钱钟书老先生那时代的人,安坐于书斋,止于纸面与读者的交流了。阅读这件事,固然是一个人的静省和休憩;但谁能说,一个互动“场”所渲染的氛围、所激发的碰撞,就不是另一种体验和乐趣呢?

也可能是富媒体的环境,惯出了我们声色犬马的口味。新书甫一问世,安排作者到各大书店通告活动,行销同行们一定不陌生。反过来说,小至朗读会、大至演讲签售,作家也需要在不断的互动当中,感受其创作所带来的共振。
所以BookTour的诞生,首先可看做是:让“阅读”跳出纸面、为阅读行为向现实生活的延伸所提供的服务。

其次,BookTour将产品的锚点定位为“人”,突出了“作家”在图书行销中作为沟通主体的地位。它允许作家上传自己的行程、并向读者群发布——就像一份公共邀约。对于读者来说,及时follow自己喜欢的作家,有助于筛选芜杂的活动信息(长尾理论的运用之一);而线上线下的互动则增加了沟通的黏性度。

此外,你也能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搜寻到附近有在进行的作者发布会、朗诵会、沙龙……如果你需要在陌生城市里打发时间或是感受在地的文人文化,Book Tour也能助上一臂之力。

BookTour为什么失败?网站经理Kevin Smokler称,由于出版商的营销资金大幅削减,作家的行程大大减少,当然给到BookTour的佣金也缩水了。《纽约时报》报道也指出,BookTour上的信息逐渐不如早期那么精良了,合作出版商所提供的日程信息也参差不齐,芜杂、错乱信息会让人摸不着脑袋,从而流失用户。

此外,没来得及积累足够庞大的用户?所服务的兴趣群体太狭窄?还是地面书店的危机导致书业生态环境的链条缺失?(如鲍德斯连锁书店的倒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的尝试不是没有价值的。在关站声明中,BookTour致歉之余向用户推荐了另一个相似功能的站点:Amazon的Author Page。旨在培育自助出版的亚马逊平台,也开辟了“作家日程表”这一公告空间(2008年亚马逊有购买一部分股权,可能是被收购了),可见,这项服务对于出版、对于阅读,依然是有价值的一环。

学习它的视野,而不是囿于这个产品本身的成败与否。BookTour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看到了:
第一, 它对图书营销事件进行再营销,是更深入、精细化的产品思维。同时通过读者兴趣的分拣、挖掘,也体现了对长尾价值的重视。
第二, 阅读不光是停留在纸面,它还具有“现场感”的价值。说到底,阅读,是人与人之间鲜活的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阅读跳出纸面:Book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