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败论英雄

何为英雄?

我喜欢这样的解释: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换言之,英雄,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常人,胜于常人,甚至在一些作为上,曽挽救国家于危难,拯救文化于消亡。

像明朝时以一己之力挽狂澜的于谦;创办心学,明悟后世千万人思想的王守仁。

像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共和的孙中山;弘扬古诗词文化,九十岁高龄仍在教育一线的叶嘉莹。

他们是英雄,聪慧且有魄力,坚韧且有胆识。

他们值得我们敬重和铭记。


可我还是喜欢那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

历史是结果论,它常常以结果为导向评判一个人的功绩和名利,完全忽视了那些曾经孤注一生只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的人,无情的消抹他们曾奉献过的痕迹。

比如,培养了79名院士的“国家罪人”叶企孙。

我曾读到关于他的文章,流泪不能自持,那种心酸和心痛,是因为历史和舆论没有公正的对待过这样一位杰出的伟人,一位老人。

有时我常深思,究竟何为成功?

是以人类的正常思维和认知界定的达到至高无上的结果,受人仰望才叫成功?

还是符合了人类的预期,为人类完成伟大的功绩才叫成功?

是否只有成功了,才能够叫做英雄?

是否英雄,永远伴随着鲜花和掌声?

那些埋没的、落寞的、孤寂的,独自面对岁月,俯仰天地的人,他们默默的、无声的、不求回报与赞颂的为了自身之外的人和事奋斗、牺牲,难道不足以当得起“英雄”二字么?


曾几何时,英雄成了阳光下的美誉,而不见阴暗里的救赎。

英雄不问成败,我想这才是历史该有的一句公正定论。

《国家宝藏2·铜奔马》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让我重新认识英雄不问成败这句话。

担任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的罗阳为航母的建设奔波了一生,却因疲劳过度,不幸离世,终究没有等到航母建成的那一刻。

很多为了航母交付终生的人,都没有亲自踏上祖国航母的甲板。

他们不该叫英雄么?

他们在成功的前一刻倒下了,他们终没能亲自鉴证祖国的辉煌。

他们依然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即使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失败了。

只有当我们足够睿智、认知全面、懂得感恩、学会敬重时,我们才能看到英雄真正的意义。

英雄不是为成功而生的,英雄只是为真理而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