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

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此章宣讲根的教法,道法自然就是归根,复性就是道法自然。什么是根呢?对于树来讲,根是不言而喻的,以重为根。那么对于人来说呢?心静是根。人心是躁动的,但静才是根。不能因为躁动就忘记自己的根是静,这是老子要宣讲的。这正是世人最迷误处,只有入甚深禅定的证悟者才能实证静是人心的根,世人则根本不知心必将归于寂静。如果知道静是心的根,则世人会更加去体会寂静的意义,这样证道就容易的多了。

道德经中反复呵斥“以身轻天下”的侯王,根的教法也是有的放矢。当时的“万乘之主”是晋国、齐国、楚国等春秋五霸,齐庄公贪图大臣崔杼妻子棠姜的美貌,经常到崔杼家与棠姜约会,崔杼受到羞辱,就联合侍卫杀死了齐庄公。这就是老子所亲见的“以身轻天下”的活生生的例子。

无重为根则轻必失,无静为君(本)则躁必罢。修行如此,人间侯王的命运也是如此。“君”是双关语,一是之本,一是指君位。

所谓静下心来,才能好好思索人生,才有清晰的方向;心浮气躁就会让人迷失了方向,事情就没有好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