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大赢要么不输,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反脆弱性》读后感

        作者:塔勒布。塔勒布的两部超级畅销书《随机致富的傻瓜》和《黑天鹅》已经成为华尔街投资人士必读的经典著作。塔勒布因“黑天鹅”理论而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 在911事件和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他两次重仓做空美国股市,因此而获利丰厚,一举成名。他推崇的投资配比——80%-90%的零风险投资和10%-20%的高风险投资,放弃低效的中等收益投资。因为零风险投资让你保值,而高风险投资则能利用黑天鹅事件让你“一夜暴富”。


                          何为黑天鹅?

        17世纪之前,欧洲人在看了成千上万的白天鹅后,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澳洲,发现这里居然还生活着黑天鹅,“啊,世上原来还有黑天鹅存在。”他们“天鹅是白色的”的信仰立即崩塌。

        根据这个意外的黑天鹅事件,塔勒布提出了著名的“黑天鹅理论”:“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界上每一种事物之中。”黑天鹅即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黑天鹅”事件具有三大特点:

        ■意外性。

        ■产生巨大的破坏性。

        ■不可预测性。

        既然黑天鹅事件带来了很大的不可预测的破坏性,通常人们认为随机的,波动的,有破坏性的事物就是糟糕的,可怕的,因此人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消除黑天鹅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塔勒布说:“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黑天鹅的逻辑是什么?

        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我们不光是有视觉盲区,而且还有认知盲区,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因此也就无法预期和预测,而往往这类事情又是极端重要和重大的。许多黑天鹅事件正是由于它们不被预期而发生和加剧的,大到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小到从个人生活轨迹来看,都是少数重大事件、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的累积结果。泰坦尼克号会沉船,股市会突然崩盘,全世界的金融危机,sars的广泛流行,甚至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都有可能造成城市的瘫痪……我们其实随时都有可能被“黑天鹅”环绕着。审视一下我们的生存环境,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变革和科技的创新,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始料未及。早在十多年前完全没有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方式生活,很多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趋势,但有更多的事情却无法预料它是否会发生,这很颠覆我们习惯的思维,我们所习惯相信的信念、所乐观看待的事件,觉得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去发展,有可能是错的,因为我们从未思考过如果人生中的黑天鹅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反思我人生中的“黑天鹅事件”, 虽然遇到的不多,但总是后知后觉,没有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后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脆弱,当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发展得更加成熟以后,会给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活、工作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黑天鹅来临的时候,安然应对,找到最佳止损策略。

        黑天鹅事件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它并不完全仅仅只是纯粹的破坏力,作者所说的反脆弱能力,也就是在黑天鹅事件当中不仅能够保全自己,还能够强大自己并且获得利益的一个核心能力。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具备反脆弱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运用书中提到的杠铃策略和不对称性。

        塔勒布在书中提到的“塞内加的杠铃”,即“杠铃策略”,积极主动加上保守稳健的组合——消除不利因素,保护自己免受极端伤害,同时让有利因素发挥效用。

        塔勒布说——我用杠铃来形象地描述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从而在负面的黑天鹅面前保持强韧性),而在其他领域承担很多小的风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正面的黑天鹅)的双重态度,从而实现反脆弱性。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厌恶,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偏好,而不采取“中等程度”或“温和”的风险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实际上是骗人的把戏(人们一般都明白“高风险”和“零风险”的概念,但是中等风险则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它受巨大的测量误差的影响)。但是,得益于它的结构,杠铃策略有利于不利风险的减少,也就是能消除毁灭性风险。


                    杠铃策略的应用

      1.家庭理财的杠铃策略

      杠铃投资组合 = 极度安全的资产+高风险高回报资产。即将80%-90%的资金投资于零风险的标的,将10%-20%的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最激进策略+最保守策略的动态搭配可能是能长期获利的最佳方案,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即使亏损了也能承受,确保获得平稳收益,同时还有机会获得高额回报。股神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我永远把大部分资金放到安全稳妥的渠道上,我也永远保持对高风险的小额追逐。”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通过轮动美国国债和标普500指数基金等大类资产,构造”杠铃“实现资产的稳健收益长达几十年。

        即使买房投资也可采用杠铃策略,可以把大多数房产放在主城区,好的地段,毕竟有个李嘉图定律,不要贪便宜找一个烂地段去买,只有好地段的土地才会升值。但也可以少量购买有地铁/学校/医院等市政规划的远郊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2.创业的杠铃策略

        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有兴趣/高输入的副业。这是稳中求进的策略,一方面,稳定的工作缺乏激情,但是能保障生活无忧,没有压力。另一方面工作太稳定又无法满足物质生活要求,同时又觉得自我的价值没有被充分的体现。那如何平衡工作、风险、金钱和压力呢?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有兴趣/高收入的副业恰恰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组合。法国和其他欧洲文学作家都有一个传统——谋一份闲职,不需要动脑经但很稳定,离开办公室以后就不会再想起工作,然后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完全自由地沉浸在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写三体的刘慈欣是这种模式:本职是山西娘子关电厂计算机工程师+业余科幻小说家;写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也是这种模式,本名石悦,是广东的海关关员;樊登老师也是,一边当着大学老师,一边做读书会……这样职业轨迹一般是:先做最稳妥和安全的工作,再尝试最喜欢、最投机和最冒进的工作,很多人就靠这个策略实现了平稳过渡、华丽转行。一些人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辞掉工作去创业,卖掉房子去创业,认为这样才能逼自己一把,激发自己最大的潜力。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不可行,只是有些冒进,不符合杠铃策略,不具备反脆弱的能力。当然这种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热爱的事情,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任何事物也是在不断的转换当中,当这份高风险已经转化为低风险已经变得相对稳定的时候,我认为就可以all in全情投入

        3.做决策时的杠铃策略

        《反脆弱》是一本关于“找寻、选择和放弃”的好书。通常的选择障碍有两种,一是找不出更好的选项,二是选项太多导致不知如何选择,而塔勒布告诉我们“如何在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生活,如何在不透明的情况下做决策”

        塔勒布提出了一个实用方法,即通过一幅三元结构图,按“杠铃策略”的原则建立系统、组织或个人的反脆弱性。

        ■脆弱的,会受到损伤。

        ■坚固的,会保持原样。

        ■反脆弱的,会变得更强大。

        分析一下你的目标和事物属于哪一类,如果处于脆弱性一类,说明风险很大,一旦发生错误和意外是毁灭性的,其采取的策略必须是保守的,稳健的。如果处于反脆弱性一类,意味着收益远远大于损失,并且损失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冒险是可行,因冒险而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时候采取的策略就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策略。

        换个方向来说,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现选择需要我们去做决定,这些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杠铃策略来分析,首先判断你在做这件事情上面需要

      ①投入的精力、时间、财力成本是多少?

        ②如果做这件事你可能面对的风险和损失有哪些?能否控制在20%以内?

        ③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你能获得的收益是多少?能否超过80%?

        如果一件事情你的投入很小,风险很小,试错成本低,但得到可能很多,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值得做的。反之,如果一件事情风险很大,投入很大,就算是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回报,也最好不要做,因为不具备反脆弱能力,一旦失败,将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和损失。

        4.学习投资的杠铃策略

        除了财富,对学习的投资也可以使用杠铃策略。投入大部分时间,专注一个既定的领域深度学习;用较少时间广泛涉猎,了解未曾了解的领域,因为很多资源和机会往往来自于平时看似无用的事情。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么可以选择把其中的6个小时专注在的主业上;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可以进行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就像“T”型人才一样,一竖代表“所在领域”,要尽力成为你所在领域里很难替代或无可替代的人。一横代表“知识广度”,就是要尽力拓展知识面。  T字型人才要先集中培养某方面的优势,然后再发展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简单说,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好处在于他们比较平衡,所以适应能力很强。


        杠铃策略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杠铃的一端,你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可控成本,在杠铃的另一端,则可以获得指数级的收益。 如复利效应,就是具有不对称性:我们把一个人目前的状态比作1,假设每天进步0.1或者是退步0.1,到一年以后数值分别是33.78和 0.025,两者相差1350倍。不对称性的典型特点就是波动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就像樊登老师讲的另一本书《指数型组织》,要学会用指数性思维去思考。不管创业也好,学习也好,投资也好,只要具备不对称性,就值得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样的策略实现了这样一个效果:要么大赢,要么不输,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要么大赢要么不输,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反脆弱性》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么大赢要么不输,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反脆弱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