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主要参考Andrew Ng的Lecture notes 8,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扩展完成。本文有的数学推导过程并不是那么的严密,主要原因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理解原理,若数学推导过于严密则文章会过于冗长。
GMM简介
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 混合高斯模型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典型的应用有概率密度估计、背景建模、聚类等。
图1 GMM用于聚类
图2 GMM用于概率密度估计
图3 GMM用于背景建模
我们以聚类为例子进行简单讨论。如图1所示,假设我们有m个样本点,其坐标数据为{ x(1) , x(2) , x(3) ,…, x(m) }(注: x(i) 为向量)。假设m个数据分别属于k个类别(图1中k=2),且不知道每个样本点 x(i) 属于哪一个类。假设每个类的分布函数都是高斯分布,那我们该如何求得每个点所属的类别?以及每个高斯分量的参数?我们先尝试最大似然估计。
回顾最大似然估计(MLE)的思想:已经出现的样本,应该是出现概率最大的样本。有似然函数:
L(θ)=∏i=1mp(x(i),z(i);u,Σ,ϕ)
L(θ) 就是当前m个样本出现个概率,我们使其最大化就得到了 θ 的估计值 θ^ ; p(x(i),z(i);u,Σ,ϕ) 是样本 x(i) 出现的概率; z(i) 是指第i属于z类;u是高斯分布的均值; Σ 是高斯分布的方差; ϕ 为其他参数。为计算方便,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对数似然函数。
l(θ)=log(L(θ))=log(∏i=1mp(x(i),z(i);u,Σ,ϕ))=∑i=1mlog(p(x(i),z(i);u,Σ,ϕ))
上说道,GMM的表达式为k个高斯分布的叠加,所以有
p(x(i),z(i);u,Σ,ϕ)=∑z(i)=1mp(x(i)|z(i);uz(i),Σz(i))p(z(i);ϕ)
p(z(i);ϕ) 为 p(z(i)) 为 z(i) 的先验概率。上式中x和z为自变量; u,Σ,ϕ 为需要估计的参数。 p(x(i)|z(i);uz(i),Σz(i)) 为高斯分布我们可以写出解析式,但是 p(z(i);ϕ) 的形式是未知的。所以不能直接对 l(θ) 求偏导取极值。考虑到 z(i) 不能直接由观测得到,称其为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e)。此时的参数估计问题可以写为下式
argmaxl(θ)=argmax∑i=1mlog(∑z(i)=1mp(x(i)|z(i);uz(i),Σz(i))p(z(i);ϕ))
为了求解上式,引入EM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我们从Jensen不等式开始讨论EM算法。
Jensen不等式
若实函数f(x)存在二阶导 f′′(x) 且有 f′′(x)≥0 ,则f(x)为凸函数(convex function 注:此处的定义可能与国内教材不同)。 f(x) 的值域为 I ,则对于
a,b∈I,0≤λ≤1
有以下不等式成立:
f(λa+(1−λ)b)≤λf(a)+(1−λ)f(b)
其实也就是讲,区间 (a,b) 上任意一点 y 的函数值 f(y) 都位于其割线下方。几何解释如下
图4 凸函数的几何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若f(x)为凹函数则不等式的方向取反。对上式进行推广,便可得到Jensen不等式(Jensen’s Inequality)。倘若有 f(x) 为凸函数,且
λ1,λ2,λ3…λk∈[0,1]
Σki=1λi=1
则有
f(λ1x1+λ2x2…λkxk)≤λ1f(x1)+λ2f(x2)+...λkf(xk)
此结果可由数学归纳法得到,在这里不做详细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Jensen不等式中的 k→∞ ,而且把 λi 看做概率密度,则有
f(∑ki=1λixi)≤∑ki=1λif(xi)
f(E(x))≤E(f(x))
上式成立的依据是, k→∞ , λi 为概率密度时,
f(E(x))=∑ki=1λixi
且
E(f(x))=∑ki=1λif(xi)
在后续的EM算法推导中,会连续多次应用到Jensen不等式的性质。
EM算法
现在重新考虑之前的对数似然函数
l(θ)=log(L(θ))=log(∏i=1mp(x(i),z(i);u,Σ,ϕ))=∑i=1mlog(∑z(i)=1mp(x(i)|z(i);uz(i),Σz(i))p(z(i);ϕ))
直接对上式进行最大化求解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考虑进行一定的变通。假设 Qi(z) 是某种概率密度函数,有 Qi(z)≥0 且 ∑Qi(z)=1 。现在对 l(θ) 的表达式进行一定得处理,先乘以一个 Qi(z) 再除以一个 Qi(z) ,有
l(θ)=∑i=1mlog(∑z(i)=1kp(x(i)|z(i);uz(i),Σz(i))p(z(i);ϕ))=∑i=1mlog(∑z(i)=1kQi(Z(i))Qi(Z(i))p(x(i)|z(i);uz(i),Σz(i))p(z(i);ϕ))=∑i=1mlog(∑z(i)=1kQi(Z(i))p(x(i)|z(i);uz(i),Σz(i))p(z(i);ϕ)Qi(Z(i)))
我们把 p(x(i)|z(i);uz(i),Σz(i))p(z(i);ϕ)Qi(Z(i)) 看做是 Z(i) 的函数;把 Qi(Z(i)) 看做是某种概率密度,则有
∑z(i)=1kQi(Z(i))p(x(i)|z(i);uz(i),Σz(i))p(z(i);ϕ)Qi(Z(i))=E(p(x(i)|z(i);uz(i),Σz(i))p(z(i);ϕ))
考虑到log函数为凹函数,利用Jensen不等式有
l(θ)=∑i=1mlog(∑z(i)=1kQi(Z(i))p(x(i)|z(i);uz(i),Σz(i))p(z(i);ϕ)Qi(Z(i)))≥∑i=1m∑z(i)=1kQi(Z(i))log(p(x(i)|z(i);uz(i),Σz(i))p(z(i);ϕ)Qi(Z(i)))
此时我们找到了 l(θ) 的一个下界。而且这个下界的选取随着 Qi(z) 的不同而不同。即我们得到了一组下界。用下图来简单描述
我们的目的是最大化 l(θ) ,如果我们不断的取 l(θ) 的最优下界,再优化最优下界,等到算法收敛就得到了局部最大值。先考虑 l(θ) 的最优下界。上式在等号成立时 l(θ) 取得最优下界。根据Jensen不等式的性质,取得等号时的条件有
p(x(i)|z(i);uz(i),Σz(i))p(z(i);ϕ)Qi(Z(i))=c
c 是不依赖于 z(i) 的常数。此时如果选取 Qi(z(i))∝P(x(i),z(i);θ) 就可使得上式成立。又考虑到 ∑z(i)Qi(z(i))=1 ,所以我们可以取
Qi(zi(i))=p(x(i),z(i);uz(i),Σz(i))Σkz(i)=1p(x(i),z(i);uz(i),Σz(i))=p(x(i),z(i);uz(i),Σz(i))p(x(i),z(i),Σz(i))=P(z(i)|x(i);z(i),Σz(i))
所以 Qi(zi) 取后验概率的时候 l′(θ) 是 l(θ) 最优下界。如果此时在下界 l′(θ) 的基础上优化参数 θ 使其最大化,则可进一步抬高 l(θ) 。如此循环往复的进行:取最优化下界;优化下界,便是EM算法的做法。接下来正式给出EM算法的步骤:
算法开始
E-step:取似然函数的最优下界,对于每个训练样本 x(i) 计算 Qi(z(i))=P(z(i)|x(i);θ) 。
M-step:优化下界,即求取
argmax∑mi=1∑kz(i)=1Qi(Z(i))log(p(x(i)|z(i);uz(i),Σz(i))p(z(i);ϕ)Qi(Z(i))) 。
判断 l(θt+1)−l(θt)<ε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算法结束。 ε 是设定的算法收敛时 l(θ) 的增量。
这就是一个不断取最优下界,抬高下界的过程。用下图简单的表示一个迭代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E-step就是取 l(θ) 的最优下界,此处是 l′(θ′;Q1(z)) 。在M-step,我们优化下界,通过调整 θ 使得 l′(θ′;Q1(z)) 取得局部最优值。由于Jensen不等式始终成立, l(θ) 始终大于等于下界 l′(θ′;Q1(z)) ,所以 l(θ) 的值从 l1 变为 l3 实现上升。那么这样的迭代是否是收敛的呢?
假设在t时刻的参数为θ^t此时的似然函数值为 l(θt) 。接下来进行EM算法迭代,在E-step
第二步利用了Jensen不等式。在M-step有
所以有
上式第二步中再次用到Jensen不等式。所以似然函数 l(θ) 会一直单调递增,直到到达局部最优值。利用图6来解释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看:在E-step我们选取了最优下界 l′(θ′;Q1(z)) ,此时 l(θt)=l1 ;在M-step我们优化 l′(θ′;Q1(z)) 得到 l2 ;最后Jensen不等式一直都成立,所以有 l(θt+1)=l3≥l2≥l1 ,即 l(θt+1)≥l(θt) ,收敛性得到保障。
GMM的训练
对于GMM,其表达式为
wj 是每个gauss分量的权重。在E-step有
对于M-step
其中需要优化的参数为均值 u ,协方差矩阵 Σ ,权重 w 。分别对其求偏导:
令
解出
ul=Σmi=1Qi(l)x(i)Σmi=1Qi(l)
这便是第l个高斯分量均值 ul 在M-step的更新公式。
对于协方差矩阵Σ
考虑到
所以有
等价于
Σl 为对称阵, Σ−Tl=Σ−1l ,所以有
解出协方差矩阵Σ_l的更新公式为
以上便是协方差矩阵 Σl 的更新公式
对于每个gauss分量的权重w_l(或者说是先验概率),考虑到有等式约束
∑kj=1wj=1
应用Lagrange乘子法
所以有
wl=∑mi=1Qi(l)−λ
考虑到
Σkj=1wj=1
联立方程可得
λwl=−m=1mΣmi=1Qi(l)
这便是 wl 的更新公式。
以上完成了GMM训练的所有公式推导。
Matlab实现
根据以上推导,可以很容易实现EM算法估计GMM参数。现以1维数据2个高斯混合概率密度估计作为实例,详细代码如下所示。
clear
close all
clc
len1 = 1000;
len2 = fix(len1 * 1.5);
data = [normrnd(0, 1, [1 len1]) normrnd(4, 2, [1 len2])] + 0.1*rand([1 len1+len2]);
data_len = length(data);
ite_cnt = 100000;
max_err = 1e-5;
z0 = 0.5;
z1 = 1 - z0;
u = mean(data);
u0 = 1.2 * u;
u1 = 0.8 * u;
sigma0 = 1;
sigma1 = 1;
itetation = 0;
while( itetation < ite_cnt )
w0 = zeros(1, data_len);
w1 = zeros(1, data_len);
for k1=1:data_len
p0 = z0 * gauss(data(k1), u0, sigma0);
p1 = z1 * gauss(data(k1), u1, sigma1);
p = p0 / (p0 + p1);
if p0 == 0 && p1 == 0
dist0 = (data(k1)-u0).^2;
dist1 = (data(k1)-u1).^2;
if dist0 > dist1
p = w0(k1) + 0.01;
elseif dist0 == dist1
else
p = w0(k1) - 0.01;
end
end
if p > 1
p = 1;
elseif p < 0
p = 0;
end
w0(k1) = p;
w1(k1) = 1 - w0(k1);
end
old_u0 = u0;
old_u1 = u1;
old_sigma0 = sigma0;
old_sigma1 = sigma1;
u0 = sum(w0 .* data) / sum(w0);
u1 = sum(w1 .* data) / sum(w1);
sigma0 = sqrt( sum(w0 .* (data - u0).^2) / sum(w0));
sigma1 = sqrt( sum(w1 .* (data - u1).^2) / sum(w1));
z0 = sum(w0) / data_len;
z1 = sum(w1) / data_len;
if mod(itetation, 10) == 0
sprintf('%d: u0=%f,d0=%f u1=%f,d1=%f\n',itetation, …
u0,sigma0,u1,sigma1)
end
d_u0 = abs(u0 - old_u0);
d_u1 = abs(u1 - old_u1);
d_sigma0 = abs(sigma0 - old_sigma0);
d_sigma1 = abs(sigma1 - old_sigma1);
if d_u0 < max_err && d_u1 < max_err && …
d_sigma0 < max_err && d_sigma1 < max_err
clc
sprintf('ite = %d, final value is', itetation)
sprintf('u0=%f,d0=%f u1=%f,d1=%f\n', u0,sigma0,u1,sigma1)
break;
end
itetation = itetation + 1;
end
my_hist(data, 20);
hold on;
mi = min(data);
mx = max(data);
t = linspace(mi, mx, 100);
y = z0*gauss(t, u0, sigma0) + z1*gauss(t, u1, sigma1);
plot(t, y, 'r', 'linewidth', 5);
function y = gauss(x, u, sigma)
y = exp( -0.5*(x-u).^2/sigma.^2 ) ./ (sqrt(2*pi)*sigma);
end
function my_hist(data, cnt)
dat_len = length(data);
if dat_len < cnt*5
error('There are not enough data!\n')
end
mi = min(data);
ma = max(data);
if ma <= mi
error('sorry, there is only one type of data\n')
end
dt = (ma - mi) / cnt;
t = linspace(mi, ma, cnt);
for k1=1:cnt-1
y(k1) = sum( data >= t(k1) & data < t(k1+1) );
end
y = y ./ dat_len / dt;
t = t + 0.5*dt;
bar(t(1:cnt-1), y);
end
最终运行结果
参考文献:
1. cs229-notes8
2. The Matrix Cookbook
3. Inequalities for Convex Functions (Part I) by Dragos Hrimi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