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读书笔记

        一、建设新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

        从“控权”到“赋权”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任何学科的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和理论及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价值。教科书的审查涉及内容及价值观、教材组织及教学协助、习作设计、物理属性等维度,需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各个层面进行分析。所以我们需要两种创造:

        一是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

        编审队伍是课程开发共同体的一员,应当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共同的责任和权利,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审查教材的唯一标准是课程标准。教材审查的过程应该是面对面的平等对话的过程,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二是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

        二、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的变革

        新课程实施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文化意义。它包括了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和教师将新课程现实化、制度化的过程。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第一,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它的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活动实践,富有儿童情趣;第二,它是学生的一种探究性学习,而不是预设的接受式学习,所以它不应当是分科学习的延长;第三,它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它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重在探究、表达、交流;重在过程、体验和共享。教师的作用是从旁指点、建议和保护。第四、它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作为超越学科框架的一个课程领域,具有分科课程所有的促进学生“知识统整”、“框架统整”的价值。第五,它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课程。

        新课程需要理论支撑,需要专业对话,即规范化、结构化地审视课程教学的各种课题,对于实践问题做出集体反思。在制度层面上要做好以下课题:一是如何革除形式主义的观摩教学、公开教学的恶习。二是如何改造分科主义的教研体制,使各级教研室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研究室。三是如何整合交叉的教师研修机构。四是如何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五是如何调整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六是如何摒弃划一刻板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三、实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型

        建立起学校内外和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推心置腹、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基于这种共同体的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改革交流,将有助于避免夜郎自大以及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端,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借助网络组织的交流,可以获得课程改革全局的大视野。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实用性探究范式”和“批判性范式”。前者在于启蒙,强调课程是一种实践,强调理解与沟通的互动,强调通过慎思去理解实际的课程问题;后者强调课程是一种批判性实践,其构成要素是行动和反思。批判性实践的世界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自然的;教与学被视为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其标准需要精致化,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的三大要素:内容标准指明学生不同时期要达到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指每个学生应达到的基础学力;机会标准指要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校教育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

        新课程呼唤新的学校形象和新的教师形象。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学习者共同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我们需要在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持续的专业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