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笔记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从1945年开始,通过观看当时日本拍摄的宣传电影,阅读日本人的文学作品,和集中营中的日本战俘以及日裔美国人访谈的方式,使用文化遥感的研究方法,创作了《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这本书剖析了日本文化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日本人的思维特点和行为背后的文化力量,也为美国政府制定战后对日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等级制度

日本社会的等级分明。从1603年德川家康掌握政权之后,巩固和强化了原来已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天皇家族和宫廷贵族之下,所有人被分为四个世袭的等级,分别为武士、农名、工、商,之后还有贱民。贱民从事最底层污秽的职业,他们几乎不被当成人看待。德川家族发布的锁国令,从根本上断绝了商人阶层发展的基础,商人处于社会等级的底层。

维持社会稳定的是农民和武士两个阶层,丰臣秀吉通过“缴刀令”解除了农民的武装,将这两个阶层完全分离开来。武士成为唯一可以佩刀的阶层,他们不需要参加生产劳动,完全依附于领主发放的俸禄,他们依靠对领主的效忠而生存。

等级观念也渗透到了家庭之中,辈分、年龄、性别是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长辈地位高于晚辈,长子是家庭的继承人,男子地位高于女子。他们通过“孝”和“礼”区分等级,让不同等级的人能够“各得其所”。即使在社会上不同家族的人交往时,也遵从等级区别,通过鞠躬等动作和使用不同的敬语明确不同等级的身份和地位。

明治维新

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到来的,希望恢复十世纪开始的天皇和将军“双重统治”之前的政治形态。他们很快就取消了大名的征税权,废除了阶级制度,解放贱民,发展工商业。这种“尊王复古”的改革简化了等级秩序,废除了将军,将天皇推上了权力巅峰。1889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人民在国家的地位,并设立了议会。但政策的设计者刻意保留了等级传统,保持了社会中“各得其所”的等级控制,将社会秩序构建在恒定的等级制度之上。

“恩”和“义”

在日本,“义”就是确认自己爱个人相互欠债的巨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恩”是指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他们说“我对某人负恩”,意味着“我对某人负有义务”,他们把债主和施恩者称作“恩人”。日本人受人之恩是一件大事,“恩”是重负,“恩”的力量通常超过受恩者个人的意愿,所以人们不愿意背负“恩”所带来的人情债。同样,当人们看到街头有事发生时,大都会袖手旁观,因为他们不愿意使接受者“负恩”,在涉及“恩情”的事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接受陌生人的帮助会让日本人诚惶诚恐,因为以后可能再也遇不到这位陌生人,那自己承受的这份“恩”将永远无法回报,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所以“恩”实际上是一种债务,而且是必须偿还的债务。日本人把报恩分为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数量和时间都是无限的,他们把这种称为“义务”,比如对父母之“恩”的报答,也可以称为“孝”,对天皇之“恩”的报答也可以称为“忠”。另一种是数量相当,需要在特定时间期限内还清的,他们称为“情义”。

日本人常说的“情理”是最难承受的,一个人报答情理就像他必须报答义务一样。情理有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的情理”,指一个人报答其同伴的义务。对社会的情理包括一个人对家庭的义务,对君主的忠诚。对“情理”的报答在观念上与还债一样需要精确对等,人们会记录下来相互之间的交往,以备日后回报。另一类是“对名誉的情理”,是保持某人名誉不受玷污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德国人所说的“荣誉”。

对名分的“情理”是使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也要求人们的生活和他的社会地位相符。为了避免名声受损或者丧失自尊,日本人尽量避免直接的竞争,在工作中,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和自己比较,而不和别人直接比较。为了避免两个竞争者直接面对,日本社会存在非常普遍的中介人制度,相亲、找工作、辞退等很多事务都由中介人间接沟通,避免当事双方直接面对,造成羞辱的情况发生。如果名声受损,合理的自杀可以为他洗却污名,并在身后赢得好评。

日本人重视“耻”,耻感文化和其他文化中的“罪”感文化完全不同。罪感可以通过忏悔解脱,而耻感是对他人谴责的反应,他们很重视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受到他人的奚落或嫌弃。罪感文化依靠自己内心对罪的惩罚,而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约束力来规范行为。

对日本人行为背后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之后,一方面可以明白日本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行为背后的逻辑,另一方面可以在和日本人交往时,不至于产生无法沟通的困扰。“菊”是天皇的象征,“刀”是武士的象征,这本《菊与刀》用这两个标志代表了日本民族的性格,探讨了这个性格背后的文化基础,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菊与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