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

1

很久以前看过一本纪实中篇小说,主人公就是作者W自己,一个单身母亲。

W从女儿出生开始写起,直到她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到辗转拿到大洋彼岸的名校录取通知书,最后以女儿学成归来,她在机场接到女儿时的万千感慨结束。

当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由此而来的感悟,被W一一诉诸笔端。

W文人一枚,无钱无权无人事,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总能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无力。

女儿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孩子。在她儿时,W甚至担心她的智商是不是比一般的孩子要低。

后来,W接受了女儿可能会像自己一样平庸的事实,所以只求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好。

期望值降低后,W要求自己只看到女儿的优点,从不挑刺。

与此同时,她一直在女儿身上践行”快乐教育法“,让她自然地,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如在女儿很小时就带她去公园,教她植物的名字;带她去旅行,告诉她当地的文化;连买菜时,都不忘教女儿怎么给蔬果分类……

后来,女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考上了在当地只能算是第二梯队的一所中学。

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_第1张图片

接着,W发现,女儿的成长已经超过了她的预期:

女儿十几岁就自信,勇敢,豁达。她个性独立,不卑不亢,善良又快乐。

之后,女儿主动提出要报考国外的名校,并从头到尾自己写申请,发邮件,找攻略……这个过程让身为母亲的W都为之汗颜。

W的女儿最后考上的是哈佛还是哪所名校我忘了,我只记得那一次阅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培养孩子时,让其解放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最重要。因为这样一来,TA才能葆有好奇,享受学习,而这,也是TA能独立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的最宝贵的财富。

至于大人,则只需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引导即可,用揠苗助长甚至强迫、压制的方法并无必要,甚至会适得其反。

2

墨尔本大学的积极心理学教授李•沃特斯(Lea Waters)写了一本书叫《优点转换》(Strength Switch)。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负面偏好”的概念。

“为什么人们总是会放大孩子们的错误,抑制不住批评他们的冲动?其实不仅是对孩子,人们对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是如此。原因在于人类大脑的“负面偏好”。”

“负面偏好”是一种很古老的生存机制,它把我们变成挑刺的人,把关注点放在错误的事情上。因为在远古时期,一个错误可能就会让自己甚至整个部落送命。到今天,大部分错误对人类的威胁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但大脑的“负面机制”仍然存在,我们仍然热爱挑刺。

在沃特斯看来,应对负面偏好和爱挑刺的方法就是“优点转换”:把关注点从挑刺转移到孩子的优点上——这里的优点不仅是指孩子擅长做的事,还包括他们乐意做和经常做的事。

关注优点并不意味着忽视问题或者过度表扬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如何利用自己的优点解决自己不那么擅长的问题。要做出改变,你可以直接选择孩子已经具备的一个优点,建议孩子如何利用这一优点去应对某种局面。”

比如,一位热爱运动的孩子,优点是有竞赛精神,渴望赢,那就可以把他的这项优点引导到完成家庭作业这项赛事上,而不是指责他不爱学习。

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_第2张图片

沃斯特的理论是有实验作为依据的。

在实验中,有137位父母分成两组:

第一组:接受了一门为期三周的课程,引导他们关注孩子优点;

对照组:仍然按照原有方式去教育孩子;

结果证明:第一组的家长幸福感明显上升,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技巧也更有信心;对照组则没什么变化。

与此同时,优点得到父母更多关注的青少年压力更小,学习成绩更好,幸福感也更强。

负面偏好助我们生存,但优点可助我们蒸蒸日上。”这就是李•沃特斯作出的结论。

3

其实,岂止是小孩渴望”被欣赏“,大人也是如此。正如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

既然如此,多欣赏,多鼓励,最起码不挑刺,是重要的处事艺术。

其实,很多人做不到,一是因为懒。

没有耐心也是一种懒。因为缓和语气,转换态度,需要耗费时间与精力,不如竹筒倒豆,直接指出错误来得迅捷和畅快。

其次,是对欣赏和鼓励的行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一味的赞美与肯定是“懒政”:对孩子就是缺乏管教,对大人就是放任自流。

然而并不是。

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_第3张图片

欣赏和鼓励并不是让你对问题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是针对同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和方法来解决。

说白了,就是独辟蹊径地转换,不动声色地引导。

例如,当丈夫因为匆忙而看错了你给出的采购清单,买错了好几样日常用品时,你不一定要冷嘲热讽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让本来就战兢愧疚的他不胜其烦,而是可以先赞美一下他动作真快,然后再说”下次我把清单上的字写大一点……“

——同样要发声,但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这就是情商。

又如,孩子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你可以说:你一直就很棒,作业对你来说也是小菜一碟,做完再玩更开心!你甚至可以扮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笨家长,向孩子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满足TA“好为人师”的”虚荣心“。

——同样要解决问题,但用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触动,这就是技巧。

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_第4张图片

很多时候,你为人处事的段位高不高,就表现在你是选择得理不饶人的挑刺,还是选择迂回婉转,让人心悦诚服的表达。

容易吗?

容易,也不容易。

易在,不过一个转念,换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令事情的发展走向正向循环。

难在,在不耐烦、懊恼、急火攻心的当下,你能否把就要脱口而出的絮叨与责备,换成没有压制与抱怨,只有欣赏和鼓励”包装“成的因势利导。

总而言之,挑刺并不能令别人变得更好,而欣赏和鼓励,及睿智的引导能。

我是悟恩,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停止挑刺吧!那并不能令TA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