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droid activity生命周期
onCreate() ----- onStart() ----- onRestart() ----- onResume ----- onPause() ------ onStop() ----- onDestory()
onCreate(): 创建Activity时调用,设置在该方法中,还以Bundle的形式提供对以前存储的任何状态的访问。
onStart(): Activity变为在屏幕上对用户可见时调用。
onResume(): Activity开始与用户交互时调用(无论是启动还是重新启动一个活动,该方法总是被调用。
onPause(): Activity被暂停或收回cpu和其他资源时调用,该方法用户保护活动状态的,也是保护现场。
onStop(): Activity被停止并转为不可见阶段及后续的生命周期事件时调用。
onRestart(): Activity被重新启动时调用。该活动仍然在栈中,而不是启动新的Activity。
1、完整生命周期: 即从一个Activity从出现到消失,对应的周期方法是从onCreate()到onDestroy()。
2、可见生命周期: 当Activity处于可以用户看见的状态,但不一定能与用户交互时,将多次执行从onStart()到onStop()。
3、前景生命周期: 当Activity处于Activity栈最顶端,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时,将多次执行从onResume()到onPause()-
2 Activity 跳转时调用的生命周期
onCreate()//在Activity生命周期开始时调用。
onRestoreInstanceState()//用来恢复UI状态。
onRestart()//当Activity重新启动时调用。
onStart()//当Activity对用户即将可见时调用。
onResume()//当Activity与用户交互时,绘制界面。
onSaveInstanceState()//即将移出栈顶保留UI状态时调用。
onPause()//暂停当前活动Activity,提交持久数据的改变,停止动画或其他占用GPU资源的东西,由于下一个Activity在这个方法返回之前不会resume,所以这个方法的代码执行要快。
onStop()//Activity不再可见时调用。
onDestroy()//Activity销毁栈时被调用的最后一个方法
3 横竖屏切换时Activity的生命周期
1、不设置Activity的 android: 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屏时会执行一次,切竖屏时会执行两次。
2、设置Activity的android: 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时,切屏还是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竖屏时只会执行一次。
3、设置Activity的android: 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方法
4 如何将一个Activity设置成窗口的样式,style和theme的区别。
1.什么是Style及Theme?两者有何区别
(1) Theme是针对窗体级别的,改变窗体样式的,如窗口标题、边框等。不能作用于单个View组件,是对整个应用的所有Activity或单个Activity起作用。
(2) Style是针对窗体元素级别的,改变指定控件或者Layout的样式
使用Style
(1)创建Style
(1) 在res\values\下创建styles.xml文件
(2)添加
(3)添加自定义的style及其属性
style的写法通常为:
其中,parent属性为其父style的名字(可选),通过设置该值,可继承其它style的属性。当我们需要对现有的style的属性。当我们需要对现有的style做微小的改变
(2)为控件指定Style
style="@style/Title"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id="@+id/editText1">
Theme的使用
1.在setContentView()方法之前设置Theme:setTheme(R.style.XXX);
2.在mainfest文件中加入Theme Theme就是Style
AndroidManifest.xml中:
在R.attr定义中以window开头的一些属性只对theme有效。
如果一个应用使用了theme,同时应用下的view也使用了style,那么当theme与样式style发生冲突时,style的优先级高于主题。
第一种方法:
在styles.xml文件中,可以新建如下的类似Dialog的style。。
第二种方法: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在需要显示为窗口的Activity中添加如下属性: android: theme=“@style/Theme.FloatActivity”即可。也可以直接添加对应需要展示为Dialog style的Activity的android: theme属性为android: theme=“@ android: style/Theme.Dialog”
5 两个Activity之间传递数据
可以在Intent对象中利用Extra来传递存储数据。
在Intent的对象请求中,使用putExtra(“键值对的名字”,”键值对的值”);在另外一个Activity中将Intent中的请求数据取出来: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String value = intent.getStringExtra(“testIntent”);
6 怎么让在启动一个Activity是就启动一个service?
首先定义好一个service,然后在Activity的onCreate里面进行连接并bindservice或者直接startService。
7 Activity怎么和service绑定,怎么在activity中启动自己对应的service?
1、activity能进行绑定得益于Serviece的接口。为了支持Service的绑定,实现onBind方法。
2、Service和Activity的连接可以用ServiceConnection来实现。需要实现一个新的ServiceConnection,重现onServiceConnected和OnServiceDisconnected方法,一旦连接建立,就能得到Service实例的引用。
3、执行绑定,调用bindService方法,传入一个选择了要绑定的Service的Intent(显示或隐式)和一个你实现了的ServiceConnection的实例
8 什么是Service以及描述下它的生命周期。Service有哪些启动方法,有什么区别,怎样停用Service?
Android Service是运行在后台的代码,不能与用户交互,可以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也可以运行在其他应用程序进程的上下文里。需要通过某一个Activity或者Context对象来调用。Service有两个启动方法,分别是Context.startService()和Context.bindService()。如果在Service执行耗时的操作需要启动一个新线程来执行。
Android Service只继承了onCreate(), onStart(),onDestroy()三个方法,当我们第一次启动Service时,先后调用onCreate(), onStart()这两个方法,当停止Service时,则执行onDestroy()方法时。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了,当我们再次启动Service时,不会再执行onCreate()方法,而是直接执行onStart()方法。
9 什么时候使用Service?
比如播放多媒体的时候,用户启动了其他Activity,这个时候程序要在后台继续播放,比如检测SD卡上文件的变化,再或者在后台记录你的地理信息位置的改变等等。
10 描述一下Intent 和 Intent Filter。
Intent在Android中被翻译为”意图”,他是三种应用程序基本组件-Activity,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之间相互激活的手段。在调用Intent名称时使用ComponentName也就是类的全名时为显示调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应用程序的内部调用,因为你不一定会知道别人写的类的全名。而Intent Filter是指意图过滤,不出现在代码中,而是出现在android Manifest文件中,以
一个intent有action,data,category等字段。一个隐式intent为了能够被某个intent filter接收,必须通过3个测试,一个intent为了被某个组件接收,则必须通过它所有的inte
nt filter中的一个。
11 Intent传递数据时,可以传递哪些类型数据?
intent间传送数据一般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extra 2、data。
extra可以用Intent.putExtra放入数据。新启动的Activity可用Intent.getExtras取出Bundle,然后用Bundles.getLong,getInt,getBoolean,getString等函数来取放进去的值。
Data则是传输url。url可以是指我们熟悉的http,ftp等网络地址,也可以指content来指向ContentProvider提供的资源。Intent.setData可以放入数据,Intent.getData可以取出数据。
12 android 中有哪几种解析xml的类?官方推荐哪种?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区别。
XML解析主要有三种方式,SAX、DOM、PULL。常规在PC上开发我们使用Dom相对轻松些,但一些性能敏感的数据库或手机上还是主要采用SAX方式,SAX读取是单向的,优点:不占内存空间、解析属性方便,但缺点就是对于套嵌多个分支来说处理不是很方便。而DOM方式会把整个XML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去,这里Android开发网提醒大家该方法在查找方面可以和XPath很好的结合如果数据量不是很大推荐使用,而PULL常常用在J2ME对于节点处理比较好,类似SAX方式,同样很节省内存,在J2ME中我们经常使用的KXML库来解析。
13 如何启用Service,如何停用Service。
服务的开发比较简单,如下:
第一步:继承Service类
public classSMS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第二步: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或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启动Service,但是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仍然运行。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大有“不求同时生,必须同时死”的特点。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Start()方法。如果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onStart()方法。采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时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Bind()方法。这个时候调用者和服务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系统就会先调用服务的onUnbind()方法,接着调用onDestroy()方法。如果调用bind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绑定,多次调用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及绑定(也就是说onCreate()和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如果调用者希望与正在绑定的服务解除绑定,可以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调用该方法也会导致系统调用服务的onUnbind()-->onDestroy()方法。
Service常用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如下:
onCreate() 该方法在服务被创建时调用,该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无论调用多少次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服务也只被创建一次。
onDestroy()该方法在服务被终止时调用。
与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 只有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服务开始运行时被调用。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尽管不会多次创建服务,但onStart() 方法会被多次调用。
与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绑定时被调用,当调用者与服务已经绑定,多次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该方法被多次调用。
onU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解除绑定时被调用
14 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
final—修饰符(关键字)如果一个类被声明为final,意味着它不能再派生出新的子类,不能作为父类被继承。因此一个类不能既被声明为 abstract的,又被声明为final的。将变量或方法声明为final,可以保证它们在使用中不被改变。被声明为final的变量必须在声明时给定初值,而在以后的引用中只能读取,不可修改。被声明为final的方法也同样只能使用,不能重载。
finally—再异常处理时提供 finally 块来执行任何清除操作。如果抛出一个异常,那么相匹配的 catch 子句就会执行,然后控制就会进入 finally 块(如果有的话)。
finalize—方法名。Java技术允许使用 finalize() 方法在垃圾收集器将对象从内存中清除出去之前做必要的清理工作。这个方法是由垃圾收集器在确定这个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对这个对象调用的。它是在 Object 类中定义的,因此所有的类都继承了它。子类覆盖 finalize() 方法以整理系统资源或者执行其他清理工作。finalize() 方法是在垃圾收集器删除对象之前对这个对象调用的。
15 ANR是个什么玩意
ANR,是“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的缩写,即“应用程序无响应”。系统会向用户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等待”而让程序继续运行,也可以选择“强制关闭”。
在Android中,应用程序的响应是由Activity Manager和WindowManager系统服务监视的 。当它监测到A、B、C情况中的一个时,Android就会针对特定的应用程序显示ANR:
A.在5秒内没有响应输入的事件(例如,按键按下,屏幕触摸)--主要类型
B.BroadcastReceiver在10秒内没有执行完毕
C.Service在特定时间内(20秒内)无法处理完成--小概率类型
造成ABC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主线程中做了非常耗时的操作,如下载,io异常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产生这种ANR的前提是要有输入事件,如果用户没有触发任何输入事件,即便是主线程阻塞了,也不会产生ANR,因为InputDispatcher没有分发事件给应用程序,当然也不会检测处理超时和报告ANR了。
1.如何分析ANR
ANR发生时都会在log中输出错误信息,从log中可以获得ANR的类型,CPU的使用情况,CPU使用率过高有可能是CPU饥饿导致了ANR。CPU使用率过低说明主线程被block了,如果IOwait高是因为主线程进行I/O操作造成的。
除了log输出外,你会发现各个应用进程和系统进程的函数堆栈信息都输出到了一个/data/anr/traces.txt的文件中,这个文件是分析ANR原因的关键文件.要获取到该文件可使用adb指令进行赋权后拉出查看调用stack。通过log、trace.text、代码结合分析ANR的成因(iowait?Memoryleak?Block?)
2.怎么避免ANR
要避免问题的产生,就要抓住问题产生的原因(ABC三种):
(1)避免在主线程上进行复杂耗时的操作,比如说发送接收网络数据/进行大量计算/操作数据库/读写文件等。这个可以通过使用AsyncTask或者使用多线程来实现。
(2)broadCastReceiver 要进行复杂操作的的时候,可以在onReceive()方法中启动一个Service来处理
(3)在设计及代码编写阶段避免出现出现同步/死锁或者错误处理不恰当等情况。
16 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接口和抽象类的概念不一样。接口是对动作的抽象,抽象类是对根源的抽象。
抽象类表示的是,这个对象是什么。接口表示的是,这个对象能做什么。比如,男人,女人,这两个类(如果是类的话……),他们的抽象类是人。说明,他们都是人。
人可以吃东西,狗也可以吃东西,你可以把“吃东西”定义成一个接口,然后让这些类去实现它.
所以,在高级语言上,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抽象类)(正如人不可能同时是生物和非生物),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吃饭接口、走路接口)。
17 wait()和sleep()的区别
1、 这两个方法来自不同的类分别是,sleep来自Thread类,和wait来自Object类。
sleep是Thread的静态类方法,谁调用的谁去睡觉,即使在a线程里调用b的sleep方法,实际上还是a去睡觉,要让b线程睡觉要在b的代码中调用sleep。
2、 锁: 最主要是sleep方法没有释放锁,而wait方法释放了锁,使得其他线程可以使用同步控制块或者方法。
sleep不出让系统资源;wait是进入线程等待池等待,出让系统资源,其他线程可以占用CPU。一般wait不会加时间限制,因为如果wait线程的运行资源不够,再出来也没用,要等待其他线程调用notify/notifyAll唤醒等待池中的所有线程,才会进入就绪队列等待OS分配系统资源。sleep(milliseconds)可以用时间指定使它自动唤醒过来,如果时间不到只能调用interrupt()强行打断。
Thread.sleep(0)的作用是“触发立刻重新进行一次CPU竞争”。
3、使用范围:wait,notify和notifyAll只能在同步控制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里面使用,而sleep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synchronized(x){ x.notify() //或者wait() }
18 hashset()和treeset()区别
HashSet
HashSet有以下特点
1、 不能保证元素的排列顺序,顺序有可能发生变化
2、不是同步的
3、集合元素可以是null,但只能放入一个null
当向HashSet集合中存入一个元素时,HashSet会调用该对象的hashCode()方法来得到该对象的hashCode值,然后根据 hashCode值来决定该对象在HashSet中存储位置。简单的说,HashSet集合判断两个元素相等的标准是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方法比较相等,并且两个对象的hashCode()方法返回值相 等
注意,如果要把一个对象放入HashSet中,重写该对象对应类的equals方法,也应该重写其hashCode()方法。其规则是如果两个对 象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true时,其hashCode也应该相同。另外,对象中用作equals比较标准的属性,都应该用来计算 hashCode的值。
TreeSet类
TreeSet是SortedSet接口的唯一实现类,TreeSet可以确保集合元素处于排序状态。TreeSet支持两种排序方式,自然排序 和定制排序,其中自然排序为默认的排序方式。向TreeSet中加入的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
TreeSet判断两个对象不相等的方式是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方法返回false,或者通过CompareTo方法比较没有返回0
自然排序
自然排序使用要排序元素的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来比较元素之间大小关系,然后将元素按照升序排列。
Java提供了一个Comparable接口,该接口里定义了一个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整数值,实现了该接口的对象就可以比较大小。
obj1.compareTo(obj2)方法如果返回0,则说明被比较的两个对象相等,如果返回一个正数,则表明obj1大于obj2,如果是 负数,则表明obj1小于obj2。
如果我们将两个对象的equals方法总是返回true,则这两个对象的compareTo方法返回应该返回0
定制排序
自然排序是根据集合元素的大小,以升序排列,如果要定制排序,应该使用Comparator接口,实现 int compare(T o1,T o2)方法。
最重要:
1、TreeSet 是二差树实现的,Treeset中的数据是自动排好序的,不允许放入null值。
2、HashSet 是哈希表实现的,HashSet中的数据是无序的,可以放入null,但只能放入一个null,两者中的值都不能重复,就如数据库中唯一约束。
3、HashSet要求放入的对象必须实现HashCode()方法,放入的对象,是以hashcode码作为标识的,而具有相同内容的 String对象,hashcode是一样,所以放入的内容不能重复。但是同一个类的对象可以放入不同的实例 。
19 array、arraylist 、list区别
[] 是针对特定类型、固定长度的。
List 是针对特定类型、任意长度的。
Array 是针对任意类型、固定长度的。
ArrayList 是针对任意类型、任意长度的。
20 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作用域
java中修饰符 public protected 默认 (frinedly) private
访问权限 作用域 当前类 同一package 子孙类 其它package public true true true true
protected true true true false
friendly true true false false
privat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注:protected对友元及子孙类有作用域,在其它包的子孙类中需要用子类的对象来调用以protected修饰符修饰的方法和成员,不能用父类的对象来调用。friendly修饰符,在java中部存在,只是表示友元可以调用,即同一个包下。
以下范围依次由严到宽:private :本类访问;default :表示默认,不仅本类访问,而且是同包可见。Protected:同包可见+不同包的子类可见Public :表示所有的地方均可见。
21 安卓view绘制机制和加载过程,写出整个过程
基本分为measure、layout、draw 过程
22 面向对象的三个特征
1、封装
2、继承
3、多态
所谓封装,也就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信息隐藏。封装是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对象和类概念的主要特性。 简单的说,一个类就是一个封装了数据以及操作这些数据的代码的逻辑实体。在一个对象内部,某些代码或某些数据可以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访问。通过这种方式,对象对内部数据提供了不同级别的保护,以防止程序中无关的部分意外的改变或错误的使用了对象的私有部分。
所谓继承是指可以让某个类型的对象获得另一个类型的对象的属性的方法。它支持按级分类的概念。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通过继承创建的新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被继承的类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继承的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要实现继承,可以通过“继承”(Inheritance)和“组合”(Composition)来实现。继承概念的实现方式有二类:实现继承与接口继承。实现继承是指直接使用基类的属性和方法而无需额外编码的能力;接口继承是指仅使用属性和方法的名称、但是子类必须提供实现的能力;
所谓多态就是指一个类实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现形式。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这意味着,虽然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操作不同,但通过一个公共的类,它们(那些操作)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予以调用
23 Java多线程安全线程
保证线程安全的三个诀窍:1、不要跨线程访问共享变量。2、使共享变量是final类型的。3、将共享变量的操作加上同步。
24 int和Integer区别
int是基本数据类型
Integer是其包装类,注意是一个类。
一是为了在各种类型间转化,通过各种方法的调用。否则 你无法直接通过变量转化。
比如,现在int要转为String
int a=0;
String result=Integer.toString(a);
在java中包装类,比较多的用途是用在于各种数据类型的转化中。
25 fragment生命周期
可以看到Fragment比Activity多了几个额外的生命周期回调方法:
onAttach(Activity)
当Fragment与Activity发生关联时调用。
onCreateView(LayoutInflater, ViewGroup,Bundle)
创建该Fragment的视图
onActivityCreated(Bundle)
当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返回时调用
onDestoryView()
与onCreateView想对应,当该Fragment的视图被移除时调用
onDetach()
与onAttach相对应,当Fragment与Activity关联被取消时调用
注意:除了onCreateView,其他的所有方法如果你重写了,必须调用父类对于该方法的实现
26 View的生命周期
View 的关键生命周期为 [改变可见性] --> 构造View --> onFinishInflate --> onAttachedToWindow --> onMeasure --> onSizeChanged --> onLayout --> onDraw --> onDetackedFromWindow
27 Activity异常销毁状态下的数据保存与恢复
在界面异常销毁之前会先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保存数据,这个方法一般是在onPause之后调用,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保存当前界面的数据和界面状态。当系统为我们重新创建Activity的时候,系统会调用onCreate和onRestoreInstanceState讲保存的数据返回给我们,我们从中取出保存的数据来为用户恢复到崩溃前的界面,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onCreate每个创建都会被调用,而onRestoreInstanceState只有在onSaveInstanceState调用之后的创建才会被调用,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自己权衡使用哪个方法来恢复数据。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