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李晓军

大家谈李晓军_第1张图片

李晓军,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绘画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奖),2000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获奖),2002年全国中国画展(获铜奖),2003年全国中国画画家提名展,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2005荣宝斋当代书画家精品展,“水墨敦煌”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05全国百名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中国画研究院年度提名展,2005.中国画研究院年展,2006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2007当代中国画二十家巨幅作品邀请展,2007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2008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2008民族团结颂——中国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邀请展,2009艺术丰碑——当代中国画名家巨幅画作品展,2009盛世丹青·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2009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作品及传略辑入《中国美术年鉴》、《当代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辞书。

 

书法作品曾获庆祝建国35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北京市书法展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作品参加1989年韩国国际书法艺术邀请展,全国第六、七届书法展,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99《中国书法》年展,第一、二、三届流行书风展(出任流行书风展组委会委员、艺委会委员);走进金沙-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书画艺术成就展,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览,书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艺术成就展,首届国际书法年展,全国百名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作品多次赴世界各地展出,并获日本每日新闻社社长奖。

李晓军他在起步绘画的过程中,早年是多种的画法都尝试过,但是近几年由于他书法的功底,使得他在画花鸟画的过程中,起步就比较高。这个起步高体现在用笔用墨本身有书法意味,力透纸背,中锋用笔,从现在他这个年龄画花鸟的众多花鸟画家来看,一般来说是从形入手,从题材入手,从风格入手,从样式入手的比较多。真正将书法功夫借鉴过来的并不多。传统的画法由于书法的介入,在画面体现一种内在的精神,晓军的画是比较典型的。

我们可以从他各种各样的题材的样式、构图的变化中间,仔细的看他有一条线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说他的骨法用笔,它的中锋用笔,他的走笔笔锋比较藏锋,古人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他的画使人感觉到画面的气息比较凝聚,比较收敛,比较内涵,比较深厚,真正体现了力透纸背。朝这个方向走,在当下来说,看起来是个复古,实际上他的内涵比一般人要扩大。我觉得这个路子现在走的人不多,是由于大家在书法上面,在画外的功夫上下的不够。晓军这个画展我觉得是有启发的,我们已经久违了书画同源,书画同体,书画同步这个原则,在当下很多人都不具备这个功力的时候,看看这个展览,我觉得这一路不能没有。而且晓军从近几年来看,他以前画的比较散,这次画展整体气势比较收敛。我觉得当下很多的画大多都在比画面张力,注重远看的效果比较多。现在晓军这个画,内涵、内敛,近看比较深厚,这个特点非常突出,应该保持这样的一个势头。再画上十年、二十年,我觉得他就能够在花鸟画中坚守住书画同源这一路,而且这一路他不断的出新,随着新材料的改变,随着他题材的扩大,随着他境界的不断提升,我觉得最后实实在在能留下来的,可能还是因素比较多的这一路。

画内画外的这个功夫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只从样式出发的这种我觉得是站不住的。希望晓军继续努力,在这一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最后使得自己的绘画,从原来的各种样式,集中在这一路,坚守住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种。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大家谈李晓军_第2张图片
《秋池》  96x60cm

看了晓军的画感受很深,写意花鸟画是难度很大的一个画种,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他既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要有对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的把握,还要有对高深莫测的笔墨形式能技巧的掌握和研究的基础之上,他才能够有比较好的创作结果。并且写意花鸟画在文化修养的要求上,对书法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上,都要有着综合的一种衡量。恰恰晓军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和掌握,使得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他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好的书法家,书法对于审美理想的追求、境界的表达,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非常深刻。所以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看上去他不空洞,他有内容,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还有笔墨上,都能够给人一种深刻的启示。所以晓军的写意花鸟画应该说是当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3张图片
《秋荷》  40x43cm

花鸟画特别难画,难画就难画在笔墨上,现在很多人误解为笔墨就是水墨,搞创新、试验。试验来试验去,其实在水墨上试验,用中国的工具,用中国的宣纸、毛笔,但画的是西方观念。水墨是西方的概念,真的笔墨是讲究笔,讲究墨,讲究那个气韵。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就讲的笔墨。我觉得笔墨真的是要多少年的功夫才能熬出这么几笔来,要利用这种语言,抒发你心中的想法,抒发你对生活的感受,对美的感受,这是一个花鸟画家必备的基本功。目前我们国内的大写意花鸟能画到晓军这样的程度,把功夫下到这个地方,下到这个程度的人比较少。大部分往水墨去了,在笔墨方面的功夫历练的不够。看晓军的画,我觉得迎面扑来的是笔墨抒写性,气韵大气,我觉得这非常难得。

——史国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大家谈李晓军_第4张图片
《秋思》  45x68cm

晓军的画是秉承了传统的大写意精粹,诗画并重,另外,他的用笔非常好,用笔老辣、生色、笔墨酣畅,所以说对这一块来讲,他有心得,也有自己的语言。就是我们常讲的大写意这块很难突破,但晓军这一块有突破,这非常值得庆幸。我也是画大写意的,所以我非常关注李晓军,也为他取得这个成就而感到高兴。

——吴悦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大家谈李晓军_第5张图片
《秋思》  68x68cm

气厚神和,我认为这四个字放在李晓军身上来形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因为这四个字是大检验,李晓军的画非常有气魄,这得力于他对传统的一种深入研磨,看晓军的画会感觉到传统的东西很厚,而且我认为他非常得益于书法的这种修养基础,他在中国书画界也是首先以书法这种面貌立足的,所以他的书法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书法家。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文人画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我们绘画过程中要讲究像书法一样的韵律,强调绘画的韵律。书法在绘画中体现的作用这么大,在晓军的画中表现的非常突出,这和他高深的书法方面的修养有直接关系,笔墨很厚实,而且气象很大。因此说叫气厚神和。

这些年我感觉他的画有了很大的调整,除了我们公认的晓军的笔墨厚实功底深厚之外,我发现他的造型是越来越丰富,造型也越来越深入,而且画面的方法、布局气势很大,和他非常厚实的笔墨形成了很好的一种呼应,的的确确有了非常强的一种笔墨张力和绘画的整体透实的精神,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而且他是以书入画的一个最典型的代表。我认为他对我们所有从事中国绘画创作的人,应该都具有非常好的启示意义。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6张图片
《秋韵》  96x60cm

晓军的画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特别的温和成熟,他没有那些毛躁和焦虑。我觉得大写意花鸟画慢慢的到最后那些画让人感觉都是特别的沉稳、沉静,很舒服。这个和晓军这几年的刻苦是离不开的。中国画离不开书法,大写意花鸟画更离不开书法。晓军的画主要得益于他在书法上的刻苦努力,我希望晓军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7张图片
《三友图》  96x60cm

李晓军对艺术非常真诚,他的探索精神和投入程度是巨大的。他这么多年来从吴昌硕的笔墨语言中提炼出了自己的语言,笔墨淳厚、大气,很写意,能画成这样的很少。好多人的画有形式但没内涵,晓军这两个方面兼而有之。中国画没有笔墨不行,要想有笔墨没有书法不行,晓军的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8张图片
《石榴》  136x34cm

李晓军的画气局很大,气象扩大,而且笔墨也跟他的年龄不相称的老练、老道。这得益于他的书法根基,他有很好的书法根底。书趣也好,书读的也高。在这个基础上画花鸟画,自然是驾轻就熟。晓军这个人心胸也大,眼界也高,而且有生活根基,所以画起来笔酣墨畅,情感充沛,一气呵成。他从明清大写意花鸟画里头吸收了大量营养,花了很多苦功。这个年龄的画家画到这个功夫是不多见的,值得祝贺的。格调高,气局大,笔墨老道,无论是形、是神、还有诗书画印的结合都是很好的。

——程大利(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大家谈李晓军_第9张图片
《双雀鸣春》  68x68cm

李晓军的画可以说已经达到他这个年龄段的优秀画家,或者顶级画家。

这种画难度比较大,我把它定位在吴昌硕加齐白石的样式,画这种样式的人漫山遍野全是,特别的多,但是真正能够画的好的寥若辰星。主要是因为第一它需要功力,这个功力需要取象不惑,下笔取象不惑还需要有书法功力。在这方面我觉得晓军也是佼佼者。他的书法功力非常好,他的造型能力也很强,有了书法和造型功力是画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要求就是这种画也需要很高的学术修养,文化修养。晓军对整个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有比较高层次的认识,这些认识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面。最主要的,晓军是处在一个比较高层次的人际圈子里面,这个非常重要,有很多的画家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军奋战,很长时间以后没有见有多大的进步,我觉得主要是不能互相陶醉。《书谱》里有一句话,东晋世人互相陶醉,才造就了整个东晋书法的高峰。晓军就有这么一批好的朋友。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个性,这种画必须得有性格,豪爽、洒脱。但是豪爽洒脱很容易把画画的野。晓军的画画的很儒雅,他豪爽洒脱之外很有做人的人文智慧,这种人文智慧还不是生存技巧,他是一种很高层次上的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在这个高度上他去把握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历程,他把他生活活动历程中的感觉,体悟都化在了他的作品里头。所以他的作品其实就是他旺健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从这一点上看,像李晓军这样如此有人文生命力的画家,现在确实不是很多。很多人说我画的是文人画,走的文人画这条道路,但是文人画我们知道先秦司马迁的《史记》里面讲的,先秦有侠士,士人不是柔弱的,不是弱不禁风的,而是有着壮阔的侠义精神的,他是勇猛精进的。晓军的儒雅中有勇猛精进,有旺健的生命力,这是他最可宝贵的东西。

——付京生(著名理论家)

大家谈李晓军_第10张图片
《松鹊图》  96x40cm

李晓军的画非常有一种风骨。现在的花鸟画矫揉造作的比较多,再加上很多画家本身的书法底子不好,所以画出来的东西缺少一种力量。我们古人讲骨法用笔,在当今的很多花鸟画家手里面体现不出来。李晓军有过人的地方,这跟他书法的能力,书法的功底有直接关系。他把书法的笔意用在了花鸟画里,在这个年龄层面,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他的未来肯定有非常可观的地方在里面。现在晓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画有一种筋骨。这种筋骨的运用又运用的比较得体,尤其是他的墨和色的搭配很简约,非常质朴,不是那么的花哨,体现了他的人格的特点。因为晓军这个人也是非常的直率,非常朴实,不是那么矫揉造作的一个人,待人也非常厚道,所以他的作品,整个就把他的性情给彰显出来了。我特别喜欢他的作品,喜欢这种厚拙质朴的这样一种画风,也喜欢他这种待人接物的性情。我认为他的画跟他的人是非常完美的结合。

——何家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创研部副主任)

大家谈李晓军_第11张图片
《随风》  136x68cm

晓军的花鸟画题材多样。最关键的是晓军能够在立足于对传统的深度挖掘,深度研究的同时,注重通过作品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达。他的画的整个气象,应该说是非常大,非常好的。他从花鸟画的微观世界,一个局部,拓展到所包含的精神性广大和他所具有的当代性意义。晓军的花鸟画立足传统,同时又能够从创新的角度把握时代的关系。这是他一个新的呈现。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创研部主任)

大家谈李晓军_第12张图片
《听雨》  136x68cm

传统文化到了晓军的笔下生龙活虎,气氛非常的清新。晓军的绘画,他的简洁性也体现出他对艺术的一些思考,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喜欢他。特别是他的书法和他的画很配,他重墨的使用很明亮,这是非常难得的。简单的说,我对晓军的书和画演绎出来的现代新的花鸟画感觉到的是一种惊喜。一种书和画结合起来的一种美,这是晓军的画一个耀眼的地方。

——李庚(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13张图片
《晚翠枇芭》  68x45cm

晓军人很真诚,所以他的画中正平和又不失新境,我觉得这种画的品位跟人的品位,境界是联在一起的,这个也取决于他的学养。晓军有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力,包括他书法的功底,包括篆刻,再加上他对文学诗文的爱好,所以他的画里面有一种品位,有一种学养,也有一种气质。

晓军的画里面用笔在潇洒平淡里头有一种功力的支撑,他的行笔用墨很讲究,没有慌乱,坦荡里头也没有那种滞碍。传递出传统的笔墨样式和当代形式结构相融汇的时代气象。

——梁占岩(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画院副院长)

大家谈李晓军_第14张图片
《香雪》 45x68cm

晓军虽然以花鸟画为主,但他在诗书画印,也包括他在山水画方面都非常突出,他能够把书法用笔用到大写意的花鸟画创作当中,所以不仅仅是笔墨,我觉得他表现的生活情趣,以自己对花鸟画的构成等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特别独特的面貌。

——刘建(中国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

大家谈李晓军_第15张图片
《香雪海》  136x34cm

晓军首先是一个很有才气的艺术家,不光画画得好,书法也写得好,是一个很全面的艺术家。他的花鸟画笔墨非常的厚重,非常具有拙味,他就是大巧若拙这一路的风格。古人讲,要大巧若拙,看他的画的笔法都是拙拙的,造型也是拙拙的,但实际上他是一种更高级的巧。从他的构图和画面很多细节的处理上看,实际上是很巧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很拙很厚重的感觉。晓军的画比较耐看,有厚度,题材也比较广,能够看出晓军对中国传统的绘画研究的是比较深比较透的,晓军的书法与绘画结合的也非常好,风格非常统一,他的字题在画上是一种增光添彩,字和画是交相辉映,相互构成一个完美的图像。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大家谈李晓军_第16张图片
《向阳》  136x68cm

晓军作品走的是继承传统笔墨这一路,继承的是传统花鸟画笔墨的精髓。晓军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他的绘画方式,这种绘画在近几年逐步显示出他的优势。在大家向西方学习,在绘画面貌多元化的今天,对笔墨的坚守,对传统绘画里面最优秀品质的继承,越来越显得重要。

晓军的作品运用了传统的笔墨形式,但是他的感受,他整体绘画的面貌和画面后面的情感是当代人的,是他自己的。他是在生活中,在自然当中挖掘自己的感受,是一个现代人在对绘画的一种基本认识之上,运用传统笔墨的构成方式画出了他现在的作品。他的框架立足点是非常好的,他符合中国画发展创新的最正、最大的路子,就是继承和创新这么一条颠覆不破的原则。

——乔宜男(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办公室主任)

大家谈李晓军_第17张图片
《向阳丹心》 136x68cm

我认为晓军的写意花鸟画画的应该算是比较突出的了,因为写意花鸟画实际上是中国画门类里面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尤其从笔墨质量上来讲,人物画可以靠造型能力等做一些弥补,笔墨不足,造型能力强,靠那个可以转移人家的注意力,山水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下。但是花鸟它原来固有的笔墨程式非常强,你要摆脱固有的程式就很难,而且他跟书法的关系非常明确,所以它是属于在笔墨关系里面最单纯的一种画法,你所有的弱点、漏洞都是无法遮掩的,所以作为他这个年龄来说,能画到这个程度实际上肯定是下了很多功夫。

晓军的书法,画,笔墨的质量,我觉得还是相对不错的。全国现在写意花鸟已经是个弱项,因为院校里的学生现在一般不愿下这个功夫了,所以基本上看不见新的苗子出现,全国可数的也就这么几个,他是里面比较突出的。

——王孟奇(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大家谈李晓军_第18张图片
《新妆》  68x68cm

李晓军最重要的是他的一种坚持,就是他面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正脉,他敢于这样去坚持,在眼下的画坛当中,这个很难得,因为画传统有时候是需要有点勇气的。为什么呢?因为传统是很强大的,你画的东西人家给你的就有直接的参考,直接的有一个价值的判断标准,那个传统的大山摆在这儿,别人是要拿你跟传统去做比较的,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好多画家,都在用一种方法扬长避短。可是李晓军他敢于这样去直接的延续中国文化的正脉。

他的绘画更多的取法了文化的正脉,他的绘画当中讲究用线,用线里面讲究用笔的质量,同时包括从绘画的构图、绘画的意境等等方面,尤其是在意境方面,追求中国传统绘画的注重格调,注重正大的气象,这个是他绘画当中的一个特色,也是他对传统文化现象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敢于这么去做,所以我觉得仅此一点,我就觉得他对于艺术的心灵是非常干净的,他的这种思想很纯正,可能画的这些东西,对于市场来说是不讨巧的,对于很多画家来说,可能这样的一个探索是很危险的,为什么?因为你要面对很大的压力。李晓军他敢于这样坚持,敢于追求这样一个正道,我觉得这种心灵,这种纯净的心灵是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的心灵方式,我觉得他沿着这样一个方式去下走,会越走越开阔。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大家谈李晓军_第19张图片
《幽林鸣雀》  96x60cm

李晓军是个非常有成就的画家,在书法和绘画领域都有着较好的成就,应该说现在是大家。他非常注重中国画品格的研究与实践,他的画一枝一叶都是有生命力的,而且这种生命力是有着他的典型特征的。从构图上,他把书法和画面完整的结合了,从书法与画面上结合的状态来看,提款与画面的布局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思考。从技法上讲,融和了很多前人大家风范的技法,非常丰富。从他的画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李晓军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在他的画里边用了很多书法的笔法去处理干湿笔墨的结合及侧锋、中锋的综合运用。但是他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他还是用写字的方法去提款,用画画的方法去画画。现在有很多人,用写字的方法去画画,用画画的方法去写字。看上去似乎有些形式上的变化,但实质上是有些本末倒置,或者说是错位。李晓军的画在笔法上综合运用,画画就是画画,写字就是写字,但从总体上审视,非常的协调,非常的统一,创造了自己的一个独特的方法。李晓军做人的风格就是很踏实、很勤奋、为人厚道,但是不乏风趣幽默,读书也多,所以在他这个画里面充分体现出来他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他的画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从他的画里面你能体会到的是生命,活生生的生命。

——王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大家谈李晓军_第20张图片
《绽金》  68x45cm

晓军的大写意画很有品位,而且逐渐的确立了李晓军在写意花鸟画领域里的地位,他的画传统功夫非常深厚,对书法的研究,对笔墨的认识,对写意花鸟画笔的运用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晓军的性格很谦和、很包容,从他的作品里面也可以读出这种博大,这种自然的品位。晓军是当代国内非常优秀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他的大写意非常的洒脱,非常的自然,他的笔墨越来越老道,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圆润,我希望他继续保持这种风格,保持这种对写意画清新、自然、包容的品格。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创研部副主任)

大家谈李晓军_第21张图片
《枝间新绿》  96x40cm

从晓军这个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如其人”,‘’画如其人‘’在这位画家身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他的作品题材多样,气势磅礴,张力特别大,笔头很壮,给人一种正能量。长枪大戟、锉彩镂金、直来直去、不卑不亢,看了之后让人感到非常的痛快。他的作品强调书写性,书写性也就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写意精神实际上就是书法的写意性和人的这种神采和性情相结合,借助形体作为一个载体,来表现个人内心的一种思绪和修养。晓军的画我们就能感受到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他把传统的文人画和现代画家的心绪、创作意识结合到了一起。他的题材并没有扩大,但是他的精神负载量却扩大了。所以看他的绘画,虽然有些作品画得很小,但是张力却是无限的,空间的展现是无限的。特别是一种气势给人的鼓舞,从精神上使一些脱离了传统文化状态的人为之一振。

——张桐瑀(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大家谈李晓军_第22张图片
大家谈李晓军_第23张图片
大家谈李晓军_第24张图片
大家谈李晓军_第25张图片
大家谈李晓军_第26张图片
大家谈李晓军_第27张图片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家谈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