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ki系统引入rtimer可以满足精准定时的需要,一些对时间极为敏感的模块(如MAC协议)依赖于rtimer。和etimer的粗粒度(常见为100Hz)不同,rtimer是细粒度(常见为10kHz)定时器。根据经验,细粒度定时器如果中断频繁特别容易消耗CPU资源,为此contiki设计rtimer时尽可能地减少中断,大部分应用场合为读取定时器计数值。
Rtimer的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time赋值为下一次定时器超时中断的时刻点,func是定时器超时中断的回调函数,ptr是传递给回调函数的数据指针。
图1 rtimer数据结构
从图1发现,rtimer没有常见的next指针来挂接后续节点,确实,contiki为了减少rtimer中断的爆发只能挂接一个rtimer结构,如图2所示。如果同时挂接2个或以上的rtimer结构,那么最新挂接的有效,其它的rtimer结构将丢失,即图3的解释。
这种只能挂接1个rtimer的机制使设计很简单,并且硬件定时器中断只在需要的时候才爆发,极大降低了CPU负荷。当然,它也带来一个限制,只能串行使用rtimer定时器的中断回调功能,即不具备排队功能。
图2只能插入一个rtimer
图3挂接2个rtimer时有1个丢失
图4展示了rtimer的中断时序,当调用rtimer_arch_schedule()时,它设置rtimer定时器的中断间隔时长timeout,中断服务程序rtimer_irq_handler会调用rtimer->callback()回调函数。
需要特别注意2点:中断只允许发生一次,即rtimer_arch_schedule()使能中断,而rtimer_irq_handler()禁止中断;rtimer->callback()是在中断状态下运行,特别注意防止竞态错误,例如,调用process_poll()合法,调用process_post()非法。
图4 rtimer中断时序
有了上述rtimer的理论,再来移植rtimer就比较容易了,即,基于MCU实现rtimer-arch.c和rtimer-arch.h。
需要特别注意,大多数定时器(尤其是8位MCU)位宽为16位,即MAX=65535,而MAC协议往往需要1秒以上的定时周期,因此rtimer的频率必须小于30kHz。一个比较好的数值是10kHz,它既可以保证比较好的精度(间隔为100us),又具备6.5秒的满量程,这可以适应大多数的应用需要。
另外,大多数应用需要随机撤销和重启动rtimer,它可以通过添加2个函数来实现:rtimer_arch_disable_irq()和rtimer_arch_enable_irq()。
作者简介:
蒋俊,男,硕士研究生,现任长沙市锐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CEO。
从事通信研究与嵌入式开发10年,主攻微功率无线网络。
精通LoRa无线扩频通信,无线星型/树型/MESH网络设计;
通晓Contiki,Linux,uC/OS-II,OSAL等操作系统;
熟悉ARM,DSP,STM8,PIC,PC104等处理器;
擅长AD,RF等集成IC开发。
Web: www.rimelink.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QQ群:352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