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种修行

如果在《舌尖上的中国》以后,还能有什么纪录片能够引起轰动的话,《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定会是备选项之一:2016年1月央视首播,B站点击量近200万,全网播放量过亿,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

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当这三者结合起来的时候,差不多就应该和枯燥和乏味画上等号了。在这个娱乐真人秀大行其道、什么都要和互联网+扯上关系的信息时代,没有任何“流量担当”的主角,却在2016年的春天意外爆红网络。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人心?

或许是因为暗暗抚慰了这个时代焦虑和浮躁的气质。就像木心的那首小诗《从前慢》里写道的一样:从前的日子过得很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面对焦躁的成功学的层层侵蚀,故宫西三所文保科技部里的日常,成了许多人渴望而不可得的梦想。

但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并不是惬意和舒服的代名词,故宫的修复师们传承上百年的修复工艺,他们“服务”的对象是这个国家精心收藏的最顶级的文物,需要他们具备精湛绝伦的专业技能,因为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一座宫廷钟表层层组装,上千个零件必须从最底下开始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错零点一到两毫米都可能导致最后的整体罢工;一件青铜器碎成毫无规则的一百多片,有一片位置不对都拼不起来;在三伏天的深夜一个漆农忙碌一晚上只能采漆八两,“百里千刀一斤漆”;古字画修复揭命纸有时靠手搓,一副画揭一两个月,过程枯燥,只能拼耐心;临摹一幅画的周期是一年起,一位临摹师一辈子也临摹不了几张很成功的作品。也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们的身上具备了超拔的独特气质。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在查抄小官巨贪的赵德汉家里,银行工作人员着实秀了一把“花式点钞法”。很多观众觉得有点钞机放着不用,用这种方法靠谱么?是不是故意演的?作为曾经的一线柜面员工,看到这一桥段时,深深觉得汗颜。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不但很靠谱,而且行业“大牛”还能做到比点钞机更快更准。只不过,我们当初培训的时候仅仅学会了最简单的一种,但即便就是最简单的这种方法,也刚刚达到了及格线而已,因为我们太依赖于价格不菲的点验钞机了。古语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其实,任何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见得有多么高深,更多时候就是量级重复后技艺的飞跃而已。“无他,唯手熟耳。”故宫修复师们的身体力行,也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不同于学校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故宫修复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师承制。在过去可能是恭恭敬敬地敬茶拜师,现在可能是签订一份协议。但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核心的内容总是不变。师承制所传承的,不但是修复技艺这种具象的外在,更包涵了内在的处事态度和精神气质。特殊年代里,老一辈的修复师们进入故宫工作,更多的可能是对敬业、精艺的坚守。漫长岁月里入定般的工作状态,打磨的不仅仅是手上的一件件文物,还有自己的心性,并慢慢地由安身立命的物质依托转变为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新一代的修复师们大多是科班出身,学历高、思想开放,似乎是和历史积淀的氛围格格不入。考虑到帝都的消费水平和个人因素,能不能坐得住成了一个精神和现实的双重考验。真正能留下来的,除了对于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以外,可能更大的原因需要归结于“喜欢”二字了。其实,世间看似不合理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归于这两个字。

不同于纪录片更注重视觉效果的用力呈现,同名纸质书选取了12位修复师的口述内容。通过他们的娓娓道来,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体会这份工作的神秘与清淡、外延与内涵。阅读过程中,总会很容易从他们质朴的言语描述中寻找到共鸣。世间许多事情的道理,原本都是相通的。比如漆器修复师闵俊嵘的口述:

“上学的时候,包括刚工作的时候,生活的目标,人生的目标都不太明确。现在是逐渐地在明确,在学琴以后不断清晰。其实,做漆也好,做琴也好,弹琴也好,它是一种修心的状态。古人讲格物致知,你得研究这个东西,研究它其中的道理,然后诚意正心,心态要端正,目标要明确。然后是修身,在前面制作研究的基础上,修养心性,然后你的素质不断提高。后面齐家,成家立业,娶媳妇生孩子,后面才有更大的发展。古人讲这个人生的顺序是不能乱的,前期肯定要格物致知,如果这个格物致知的过程做不好的话,后面你成功的概率就没这么高。所以工作这十年,其实一直处于格物致知这个状态。”

故宫周一闭馆的时候,陶器组的纪东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骑着自行车迎风驶过。第一次这么享受的,是爱新觉罗·溥仪。

一辈子很长,可能会错过很多事;一辈子很短,也许只够做一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