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李笑来的分享“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知乎live1019

【笔记】李笑来的分享“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知乎live1019_第1张图片
IMG_20150904_145155.jpg

(照片摄于浙大的之江校区里@杭州)

李笑来自9月在知乎Live上分享”我的读书经验“后,10月的同一天又在同一平台上分享了一场”1小时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本文是仔细听讲后的加工笔记。
一点料:
美国时代周刊《Time》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是传媒行业的颠覆者。他成立的时代公司,就是现在全球最大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前生。他颠覆了当时美国传统纸媒杂志里编辑的地位。以前的编辑只是给记者整理材料,他们并没有权力进行改动或甚至加上自己的观点;而卢斯创办的杂志是允许他们的编辑对新闻进行改动的,并加上自己的观点。这样势必新闻内容就会有偏向性。别人就嘲讽卢斯的杂志,那你这个还算新闻吗?顶多就是个故事汇。卢斯反驳道,“对呀,我从来没有说过我的杂志是客观的,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编辑过的,无论什么内容,都反映我的观点。”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卢斯是把杂志当成了教育事业在做。
我引用这段美国传媒轶事是想告诉大家:我在这里分享的是我听过李笑来的分享后,经过我自己的大脑处理后输出的内容,可能有些内容是照搬的,但也可能有些内容是被我二次解读处理后呈现给大家的,理解上会有偏差或疏漏。如果大家觉得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意义,为确保无异议,建议大家可以再去听那次分享或者后台与我交流。谢谢大家理解!

整篇的重点提炼:
不要以为自己会读书,识字不代表能读懂,就像高中时候学的文言文、就像学的唐诗宋词,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除非天赋异禀,否则第一次的时候还是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打破了这个幻想后,我们就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读书,缺什么,学什么,第一遍看不懂,就看第二遍,直到读懂为止,或者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反正就是要“死磕”,这个阶段就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是有一套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的,例如理解基本的概念,梳理作者行文的逻辑,各种关联,注意其中引用了哪些科学方法论等;我们从小到大缺失的一个训练或者说能力是“如何分清事实与看法”,事实是有理论数据支撑的,而看法只是一个臆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当读书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想汲取基于事实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系统。分享中提到了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去阅读,可以去感知作者所看到的所有事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考思路,反转站在考官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题目。到最终,除了去学习书里的硬知识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所构建的写作思路体系。如果仅仅是输入(读书),而没有输出,这样是非常低效的。输出(例如,写作)常常会提高输入的质量,输出会提高思考的质量,思考的越多,对输入的要求也会越高,看东西的品味当然也会提高。所以这是一个闭环的渐进系统。

【1】热身
思考:大家先来看下面这张图(这是几年前非常著名的李庄案。李庄在狱中写了如下的文字,在通过了监狱里的审查后,交给了外面),你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

【笔记】李笑来的分享“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知乎live1019_第2张图片
李庄案例1.jpg

(答案文章最后揭晓)

【2】要读就要认真读
认真的人和不认真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前者看的到后者的世界,后者不仅看不到后者的世界,连后者的世界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可怜着呢。

【3】如何认真读
1. 概念
概念是基础基础基础。

思考:
当我们在没有搞清楚一个概念的时候,开始讨论,你知道整个谈话的气氛如何吧,沟通的效率多差吧。而且我们回想一下,在一个工作场合上或社交场合上,往往可以高谈阔论、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人,是那些可以把概念说的很清楚、清晰的人,他们不会用艰涩的语言来哗众取宠,而是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东西说清楚。那就是发言者对一个重要的概念已经经历了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并把概念融会贯通了。不要羡慕别人,你也可以。
在任何一个领域学习都是一样的: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你要死磕的就是那些你看不懂的概念。

2.关联:
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互相贯连;起连接作用的;相互有联系的

3. 逻辑
定义(不要概念混淆,很重要,确保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个东西)

分类(界限分明,分类要细,要完整——这样看来辩证法就是比较粗暴的分类,只有正反两面,如果还有其他方面,就不考虑了难道?)

比较(比较要同一性质,同一范畴进行,例如苹果手机与小米手机,苹果与橘子,共同拥有的同一属性,例如开机速度等)

因果(这个因是否导致了这个果;原因是否唯一;还有哪些原因;原因中哪个最重要)

4. 科学方法论(Scientific Method)
双盲测试

样本偏差

可证伪性

......

我补充一点来说,双盲测试(Doule Blind Trials)
在双盲测试中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对照组(control group)、哪些属于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采用双盲实验是为了要减少偏见(prejudices)和无意识地暗示(unintentional physical cues)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做临床研究的时候,双盲测试都会与安慰剂效应相结合。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

【4】如何像作者一样阅读
一篇文章把它拆解来看,所使用的语言元素不也就是涉及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不同的词性描述了不同的意境:
名词:你能感知的某个人或某个事的词汇,抽象或具体

动词: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的行为或动作,可被感知

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时候,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的感知

副词:修饰动作的时候,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的感知的感知

出大招(这个方法论可以让你钻进作者的脑袋里去,以作者的角度去感知他所处的世界):
当你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试着把文章中的名词都圈出来,这个时候你就相当于看到了作者那时所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然后你再去看形容词,把那些形容词都圈出来,你就相当于看到了他所看到的那些事物的那一瞬间的所有感知。。。

(像作者一样去感受TA所看到的世界)
引申思考方法论:
学东西: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写作:会像读者一样去写

教会人家:学是最好的备课

阅读:像作者一样去阅读

我们大脑里都有一个病毒:一个伪装成“事实”的看法

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装一个杀毒软件,分清楚“事实”与“看法”的区别,别人阐述的时候,多想一步:这个是“事实”,还只是他的看法?

分享:
记不清是去年还是今年上半年,朋友圈里在流传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就在教孩子们如何分辨“FACT" and "OPINION",而且都用诙谐的漫画表达出来。所以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分辨什么是事实,而什么是看法。而在中国这部分的教育是缺失的,很多时候,我们阐述的都是看法,而不是事实,以至于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都不能以事实为依据来讨论。更可怕的是,网上各种的是与非也都是基于各方的看法而已,可大家却都被“玩”的不亦乐乎!

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如何操作呢?
把文章中的事实划分出来,文章中作者的看法划分出来,这些作者的看法有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还是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一篇文章的质量在于作者输出了多少的事实!而不仅仅只是他个人主观的臆断。

【5】输出可能更重要
输出会倒逼输入质量

例如写作,必须保证输出质量,必须保证处理质量,必须保证输入质量。
最近的一些思考:
当我们在输出的时候,我们会思考自己的题材内容是什么,反过来去追溯哪些素材和理论依据可以支撑起我们的观点,丰富我们的内容,这样就会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去主题阅读和搜索。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也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案例与我们的输出内容做联系。
分享:
王烁在得到上的“王朔大学问”里说到:我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是高度融合的。许多时候的阅读直接以写作为目的。即使不是这样的时候,也很重视读书笔记。

可见,输出会倒逼输入质量,更可能输入就是完全为输出服务的。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可以先试着从读书笔记入手,每一段、每一节、每一章,对有感觉的地方就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本书下来,也小有几千字的积累了。

学习资源:
李笑来在自己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里有一篇关于践行的文章,大家后台输入”践行“,点开链接就可以看到文章。

大家还记得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嘛【揭晓答案】
(第一句话是把每一段的第一个字连起来,第二句话是每一段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

【笔记】李笑来的分享“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知乎live1019_第3张图片
李庄案例-解.jpg

我们以为自己识字了,里面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为什么就没想到这样的藏字表达呢?所以说仅仅识字没用,还要会读会看能理解才行。以后我们如果是监狱里的狱警,估计就不会那么容易被蒙混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李笑来的分享“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知乎live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