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轶之司马师传

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接过了权力的接力棒,升任大将军,开始独掌朝政。然而,成为司马氏基业的接班人,司马师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的长子身份,更多的是他的能力。

当司马师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经常和一些清谈名士在一起讨论人生哲理之类的东西。大家都觉得这人风度翩翩、神采雅致、沉着坚毅而又有雄才大略。

在那个时代,有了名气就会被推荐出来做官,司马师也不例外。他做官的时候,自己制定了一套明确的升职规则:每个人只有立了功才能获得提拔,否则就没门,走后门也不行。这样一来,他手下的那些官吏就再也不能暗箱操作了。

遇到问题,能想出好办法解决的,我们说他有能力;遇到难题,敢于尝试去解决的,我们说他有魄力。就此看来,司马师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

如果司马师就这样继续干下去,以后必然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有个人打破了他既定的职业路线。这个人是他的父亲——司马懿。

在司马懿决定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前几天,他找到了司马师,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司马师听了之后很镇定,他的表现就像早已知道此事一样。然后,父子俩开始商议计划的具体细节。

等到高平陵之变的前夜,司马氏父子已经制定好了这个计划,此时,司马懿把司马昭叫了过来,告诉了他明天要发生的事。可以看得出来,在司马懿心中,司马师比司马昭要更有能力、更值得信任。

还没等到司马昭表示不服,司马师率先抗议,他说自己的胆略也要强于弟弟。因为这晚睡觉的时候,司马师就像平常一样,安然入睡,而司马昭却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

第二天早晨,当司马懿看到司马师率领士兵已经在都城门口集结完毕整装待发的时候,他惊呆了,叹道:知道你小子能干,但没想到你小子竟然如此能干!

这是因为自司马懿从睡着到睡醒再到出门,他压根就没听见士兵集结的声音。要知道,士兵是有兵器的,还穿着盔甲,有的还骑着马,把这么一群人集合起来,没发出一点叮叮当当的响声,你说这事容易办到不?这样做是对的,不愧是司马懿的儿子,懂得阴谋保密的重要性。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呢。在这可能有人会问:司马懿不是被剥夺兵权了么,怎么还有士兵呢?

说的没错,司马懿是没有朝廷的士兵,但是司马师有。现在召集起来的士兵,实际上都是以前司马师偷偷招募的愿为自己效命的死士,并且这些人跟朝廷的士兵还不一样,他们平日里都是散落在民间各处的。

接到司马师的指示之后,这些人都立马按时到来。来到一见面,才发现城东打铁的铁匠张三也来了,又发现城西杀猪的屠夫李四也来了,最后还发现昨天还在村里沿街乞讨的叫花子王二麻子竟然也来了。此时,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司马师的死士。

这事不仅能看出来司马师平时结交的有多广,还能看出来他保密工作做的有多好。因为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帮人的存在,包括司马懿。顺便说一句,这帮死士的数量有点吓人,共有三千。

三千人突然一下子集结在你面前,说愿意为你效力,关键问题是你还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换做是你,你也一样会像司马懿那样惊呆。这就是司马师的能力。

高平陵之变成功后,司马师被赐了侯爵,加封卫将军(首都卫戍部队总司令),掌管了都城的军事大权。等到给老爹办完丧事之后,司马师又升为大将军(三军总司令),自此完成了权力的平稳交接。

前面说过,司马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一掌权,就让百官积极推荐人才、体恤百姓疾苦、处理积压已久的政务,一改曹爽执政时代朝廷的颓废之风。同时,他还让自己的兄弟司马昭掌管禁军,牢牢地抓住军权。

战事初尝试

司马师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阴谋和政务上,在军事上,他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当然,这是司马师自己的观点。

我爹司马懿,行军打仗很厉害,作为他的继承人,我要证明我打仗也一样很厉害。

急于证明自己的司马师,决定起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讨伐孙吴。发兵之前,他曾经咨询过大臣傅嘏,想向他讨教下用兵方略。

司马师的意思是,我已经决定出兵,你来给我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打比较好。 而傅嘏的意思是,你压根就不能出兵,那些将军们的进军建议都不可取。

为什么不可取?傅嘏开始了他的分析,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结论是不能出兵。虽然他的分析颇为精彩,但是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反正主角不是他。

司马师不听,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三路大军进发了。

就在司马师控制曹魏朝政的时候,南面的孙吴也出现了一个类似的人物,这个人叫诸葛恪——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听到曹魏进犯的消息,诸葛恪亲自率兵四万,星夜赶到前线。

那一天,天降大雪,冷的要死。魏军将领看到这种鬼天气,就大开宴会,喝酒行乐。但是自古以来,下雪都是偷袭的好时机,孙吴老将丁奉也深通此道。

为了更迅速的爬上城,丁奉带头脱掉了铠甲,扔掉了长矛,只带着头盔拿着刀,裸身往上爬。魏军士兵看到这一幕都哈哈大笑,以至于还没集结起来,吴军就爬上来了。

魏军大败,死了数万人,包括被吴军砍死的,跳水淹死的,逃窜被踩死的。 吴军取胜之后,士气大振。被吴军打败的魏军只是三路大军中的一路,但另两路听到风声之后,被吴军的声势吓得不敢再进军,灰溜溜的撤军了。

伐吴打了败仗,自然是要追究责任的,大臣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三路大军的将领治罪。这时候的司马师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迁怒于人,表示这是自己的战略不当导致的失败。

胜有赏,败有罚。诸将按我的意思行军,没有什么过错。错的那个人是我,我愿意接受处罚。

当然了,大臣们也都不傻,都说你是国家的顶梁柱,怎么能处罚你呢?

司马师也表示很为难,说那这样吧,我的弟弟司马昭,是这次军事行动的监军,对这次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就削去他的爵位作为惩罚。

你可别以为司马师有多高尚,削司马昭的爵位,其实没啥大不了的,无非少了点财富而已,对最关键的官位和兵权,那是一点都没变。

但是经过了这次失败之后,司马师明白了用兵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自己在军事上离老爹的境界还差的远呢。

不用着急,司马师,你复仇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这回可要好好表现啊。

新城之战

诸葛恪击退魏军之后,孙吴朝野一片欢腾,他也被加官进爵,负责都督全吴军事。

打了一次胜仗之后,诸葛恪就有了轻敌之心,觉得曹魏的军队也不过如此,随即不顾兵士疲劳,强行发兵二十万讨伐魏国,围住了曹魏的新城(今安徽省合肥市附近)。

面对强敌来犯,曹魏朝野议论纷纷。大臣们普遍认为吴军人多势大,并且判断他们除了围住新城还会分兵攻打淮河、泗河流域的城池,所以提议要前线部队分兵去守淮泗流域的各个水口。

对于这个提议,司马师很生气:你们想的太简单,太幼稚!

大臣们对此表示不服气,上回你打了败仗,还能有啥高见?有本事你想个不简单不幼稚的主意来听听。

充满自信的司马师开始了他的战事分析:

首先,你得研究诸葛恪的心理。刚刚独掌孙吴大权的一个人,只想着马上用手中的权力,召集大军合力攻打新城,一旦破城便能立功立威,哪里有功夫去理旁边的那些城池。所以,诸葛恪的口号是:但求攻克,不求多个。

其次,淮泗流域大大小小那么多水口,你守得过来么?每个水口分兵多点儿那前线兵力就空虚了,分兵少点儿等到孙吴来打的时候又抵抗不住。所以,我们的口号是:不管多少,一个不守。

说完之后,大臣们表示无异议,当然也不敢有异议。司马师就开始按照他的分析进行军事部署,让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两人合兵抵御诸葛恪。

诸葛恪也按照司马师的分析,指挥所率大军使劲的攻打新城,那架势真是不打下来不罢休,谁让我的眼里只有你呢。

毌丘俭、文钦当时驻守在离新城不远的后方,看到吴军围攻新城,就向司马师请战。司马师拒绝了他们,并且还让他们好好筑城、好好守城。两个带兵的将领都觉得司马师胆怯,怕了吴军,心里很不服气。

其实那边攻城的诸葛恪也不服气,我带了二十万士兵来打你一个小小的新城,打了三个月了,还没攻下来,搞得我的士兵死伤众多,还士气低落。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城外的人很恼怒,城内人的日子更不好过。新城守将眼瞅着城就要被吴军攻陷了,就写信跟诸葛恪说:

现在我已经不想再打了,当然啦,打也打不过。但是按照魏国法律,如果我坚守了一百天而救兵还没来的话,即使我投降,家里的人也不用受牵连获罪。你打我打了九十多天了,守城士兵虽然死了一半,但还都不愿意投降。你给我几天时间,让我来说服他们,等到过了一百天,就去向你投降。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我用我的官印作为信物。

诸葛恪信了,因为他也不想再攻城。但等他第二天看到新城破损的城墙已经被整修之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大怒之下,开始第N次攻城。

新城守将正是趁着吴军相信了他而不攻城的这段时间,连夜修补了城墙。此时的他,在城头上大喊:我是誓要战死的人,怎么会投降你们?

诸葛恪越发愤怒,但是在战场上,愤怒用处不大,再怎么愤怒城还是没攻下来。

我等了很久了,司马师说。在我告诉你为什么不能破城之前,先把你们送回家吧。他命令文钦带领精锐部队奔赴吴军的身后,截断他们撤退的道路,让毌丘俭带领大军负责接应。

诸葛恪怕了,现在兵力对曹魏也没了优势,士气更是比不过人家,还要被人截断后路,趁着还没截断,赶紧跑吧。

想跑?晚了。趁着吴军撤退,文钦趁机追杀,大败吴军,送了上万孙吴士兵回了家——地府。

打了胜仗,毌丘俭、文钦也就不再觉得司马师不会打仗了,司马师也不卖关子了,说:

当初诸葛恪率军刚来的时候,气势汹汹,只盯着新城,这是用兵死地,锋锐太盛,那时跟他们出城决战的话我们是抵挡不了的。所以我不让你们出兵,而是任由诸葛恪攻城。新城虽然小,但是城墙坚固,诸葛恪未必那么容易就能攻下。等他攻的精疲力尽的时候,正是我们士气正盛的时候,所以以逸待劳,一击必杀。

这通分析,真是和几个月前的司马师不可同日而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司马师,终于也要在军事上有一番作为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人生的最大磨难还在前面等着他呢。

司马师在执政期间,不论政事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做得很好,体现了一个优秀辅政大臣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比如皇帝曹芳。

皇帝的眼泪

曹芳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但他还从未品尝过权力的滋味。玩泥巴的年纪,曹爽专政擅权;青春期的时候,司马懿只手遮天;现在已经成年,司马师又飞扬跋扈,视我如无物!真是不想再这样混下去了,司马师,我要把权力拿回来。

另外一些对司马师不满的人是曹魏的忠臣,比如中书令(皇帝的秘书)李丰,皇后的父亲(国丈)张缉。这两人,联络了其他几个同样对司马师擅权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宫中与曹芳商议,准备废掉司马师。

一旦提到阴谋二字,那首先要想到是第一阴谋家司马懿。作为阴谋家的儿子,司马师在这方面也不差。不管是阴别人还是被人阴,司马师的嗅觉都很敏锐。所以当他看到李丰天天跟皇帝两个人在宫中神神秘秘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俩人在议论自己。

司马师受不了了,就派人把李丰请来,想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李丰自然不会告诉司马师实情,随口说了一些事想蒙混过关。司马师怒了,你小子几斤几两?还想忽悠我?还想暗算我?

算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都杀了吧。

就这样,李丰、张缉以及其他涉案的大臣,全部被杀,灭三族。因为张缉是皇后的父亲,所以皇后也没能幸免,先是被废,随后被杀。在心狠手辣这一点上,司马师也不比他爹差。

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曹操当年诛杀伏完及伏皇后的事情。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着急,才过了三四十年,当初曹操对汉献帝做的残忍之事,他的后代也一样不少的经历了一遍。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曹芳对亲信大臣被诛杀一事,心里愤愤不平,又惊恐不安。愤怒的是司马师你作为臣子竟然敢杀我的亲信,害怕的是司马师会不会对自己也有动作。

其实这时司马师心里也很纠结,把皇帝的亲信全杀了,这意味着和皇帝撕破脸,皇帝必然对我有所忌恨。怎么办呢?这个皇帝一心想阴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机废了他再立一个听话的。

曹芳你这死孩子,你不是想要我的权力么?你能夺得去么?权力不是你想夺,想夺就能夺。既然夺不去,就接受权力的惩罚吧。

在动手之前,司马师心里是很委屈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曹魏的股肱之臣,有功于江山社稷,有功于曹魏百姓。我觉得我作为一个辅政大臣,为治理这个国家,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何罪之有?你们为什么就容不得我,非要把我拉下马呢?

司马师的这种心理,在历史上不乏共鸣者。那些权臣们,执政能力确实强的,对国家人民确实有功的,应该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包括魏武帝曹操。

但是,作为皇帝的曹芳可不这样想。他首先想到的是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被你司马师全权接管,这让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然后想到我才是一国之主,凭什么我发号施令还得你批准?这让我权威何在、颜面何存?

另外,曹魏忠臣们的视角就更不一样了,他们认为司马师太专权。朝议的政事,得听你的决定;官吏的任命,也要听你的建议;行军打仗,还是要由你来指挥。你别忘了,你只是一个臣子,曹魏的臣子,当你连上呈给皇帝的奏折都要先看一遍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君臣”二字?

在封建时代,对于以忠于君主为信仰的儒家士族大臣而言,司马师的行为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司马师动手了,他先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宣布废除曹芳的帝位,理由是“荒淫无度”。然后,他派兵“护送”曹芳回自己的封地(曹芳原本是齐王)。

曹芳终于解脱了。自从李丰被杀之后,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司马师要怎么报复他,现在他终于不用再焦虑。

但被废掉皇帝名分毕竟是很悲剧的一件事,曹芳在与太后告别的时候,哭了。刚开始是他一个人哭,后来太后也哭,再后来大臣们来送他,大家一起哭。

当然,假哭的必然也有,但有一个人哭的着实厉害。这个人叫司马孚,他很悲伤(悲不自胜),哭的都有些情绪失控。要记住这个人,后面他还会继续露脸,并且每次露脸他都是在哭。

废掉了曹芳之后,必须尽快再立一个新皇帝,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对此司马师已经早有人选,他对太后说: 我与诸位大臣商议过了,准备立彭城王曹据为新皇帝,请太后你把皇帝玉玺交出来。

太后擦干了眼泪,脸突然变得有点红,然后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司马师的提议,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曹据是我的小叔子。

小叔子怎么了?

现在我是皇太后!

哦,明白了。

司马师终于明白了太后的意思,若曹据当了皇帝,那她在太后这个位子上就坐的比较尴尬了。

因为司马师最初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太后的理由又相当充分,所以曹据是不能立为新皇帝。

那该立谁为皇帝呢?请太后明示。

这时候,太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贵乡公,文帝之长孙,明帝之弟子。

不用惊慌,上面那句话说的是同一个人。这个人的身份是文帝曹丕的长孙、明帝曹叡的弟弟的儿子,这个人的爵位是高贵乡公,这个人的名字是曹髦。

曹髦时年十四岁(之所以是曹丕的长孙,是因为二十多岁的曹芳是曹叡的养子,非曹丕血脉),司马师觉得这个小青年应该更容易控制一些,于是就同意了,但还是非要太后交出玉玺不可。

太后说: 高贵乡公这个娃,他小的时候我就见过,所以我要等到他入宫之后,亲手把玉玺交给他,就不劳烦大将军你了。

这话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两层含义:

首先我见过曹髦,司马师你休想用其他人掉包来蒙骗我。

其次我要亲手把玉玺给他,这样我才放心。虽然我是女流之辈,但入宫这么多年,宫廷阴谋之类的事也没少见,你司马师要是骗了我的玉玺自立为帝的话,那我岂不是成了罪人。

倔强守礼的一个娃

曹芳被废的时候,曹髦还在自己的封地,所以朝廷派出了车马去接他来都城即位。但是曹髦拒绝上车,理由是车马的仪仗是皇帝用的,我是一个臣子,怎么能用这个呢?

换了车马之后,走了几天,曹髦来到了都城外的一个宫殿,准备暂时住一晚,第二天进城。大臣们上奏请求他住在前殿,但是曹髦又拒绝了,理由是前殿是先帝住过的地方,我是一个臣子,怎么能住呢?

第二天,刚要进城门的时候,来接驾的大臣们纷纷跪拜在地上。看到这一幕,曹髦立即下车,也跪拜这些大臣,作为答礼。

司仪悄悄对他说:按照礼仪你不用答拜他们。 曹髦说:我也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不答拜?

快要入宫的时候,曹髦下车了,准备步行去见太后。随从告诉他,按照礼仪,你可以坐车进去。曹髦告诉他,我受皇太后召见,还不知道要干什么,怎么敢乘车进去?

步行入宫拜见太后之后,曹髦接过了皇帝的玉玺,在太极殿登基为帝。

曹髦守礼的这些小事,表明了他是一个受儒家“君君臣臣”思想影响极深的一个人。这种人,在君臣之礼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也一样,眼里绝对容不了沙子。

现在,曹髦已经是皇帝,正是他的这种思想,导致了他最后的悲剧,但也证明了他坚守的勇气,保全了他皇帝的尊严。

新皇帝曹髦即位之后,司马师因拥立有功,被恩赐参拜的时候不用自称姓名、面见天子不用疾步行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朝。这一幕,和当年汉献帝封赏曹操一模一样。

就这样安稳的过了几个月,司马师迎来了再次展现他军事才能的机会。这次军事行动并不是针对蜀、吴两国的,也不是司马师主动发起的,换句话说,司马师是被逼的。

寿春三叛第二季

扬州刺史文钦很怨恨司马师。本来文钦在官场上是有着光明前程的,因为他上面有人,但司马懿一手毁掉了他的未来。

文钦上面的那个人叫曹爽,曹爽和文钦是同乡。曹爽掌权的时候,文钦因为老乡的身份颇受曹爽器重,再加上他本人骁勇果敢,这样一来,既有能力又有关系,前途不光明才怪。

仗着曹爽的权势,文钦表现的很狂傲,一般人不敢惹他。那时候的他,真是飞扬跋扈,富贵荣华。肚子饿了,想吃鹿肉吃鹿肉,想吃马肉吃马肉;想喝酒了,喝一碗倒一碗。

后来,司马懿把这一切都夺走了。因为文钦并不是曹爽的族人,所以司马懿清算的时候没有捎带上他。但在文钦心里,已经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是你们司马氏夺了我的荣华富贵。

虽然怨恨司马氏一家子,但文钦头脑还是很清醒的,看看寿春三叛第一季的结局,就知道跟司马懿干仗的胜算了。

等到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上台执政,正是司马师干的那一件事,彻底激怒了文钦,引爆了他深埋心中的怨恨。

其实一直以来,文钦并没有想为曹爽报仇的意思,他只是想着自己的前途、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在他任扬州刺史期间,经常向朝廷谎报战功,明明斩敌首三千,就敢上报三万,以便能得到更多的奖赏。

前面说过,司马师治理朝政很严谨,比较痛恨弄虚作假、谎报军功这种事。所以对于文钦虚报的这些军功,司马师不仅不认可,还经常警告他。

你小子当我是傻瓜么?魏吴前线除了你这个扬州刺史外,还有监军,你做了什么我还不知道?想忽悠我,你还嫩得很。

文钦就这样屡次被识破、屡次被拒绝之后,心里对司马师的怨恨越来越深了。

以前你们司马氏断了我的官运,现在又断了我的财路,看来就是容不下我啊。司马师,我是怕你爹,可我不怕你!

当时在魏吴前线,除了文钦之外,还有一个人说话比较有分量,这个人就是镇东将军毌丘俭。在司马师率军打退孙吴诸葛恪的进犯之后,毌丘俭就和文钦一起驻守在寿春附近,共同抵御吴军。

毌丘俭也很怨恨司马师。与文钦不同的是,他只怨恨司马师一个人,而不是司马氏一家子。另外,他怨恨的原因也和文钦不同。

原来毌丘俭一直都和李丰关系很好,在李丰被司马师诛杀之后,毌丘俭内心充满了恐惧,不知道司马师会不会也杀了他。这个时候,毌丘俭的儿子对他说了一番话,掩盖了他的恐惧,激起了他的怒火。

父亲大人,你在军事上担当着国家重任,现在曹魏社稷马上就要覆灭了而你还安然无恙的自守一方,你这样必会被天下人责骂。

既有对司马师的恐惧,又有忠君思想的支撑,毌丘俭决定和司马师掰掰腕子。

下定决心之后,毌丘俭打算先搞定文钦,否则还没等把司马师逼出来,自己就已经被文钦摁死在寿春了。

经过几番试探之后,毌丘俭向文钦亮了底牌。文钦自然是大喜,哎呀,这下可找到战友了,你也不用跟我解释,反正现在我们共同的敌人都是司马师。

蹩脚的忽悠术

生死同盟结成了,下一步,开始起兵讨伐司马师。此时距离第一季的结束还没过多久,王凌坟头的草还没长高,这次一定不能再犯他以前犯过的错误。

首先,我们得寻找一个起兵的理由,这样将领和士兵才会甘心听从调遣。可是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到,找不到那就编。

于是,毌丘俭和文钦就对士兵们说: 兄弟们,我们接到太后密旨,要我们起兵讨伐司马师。你们看,密旨就在我手上,你们不认字,我读给你们听吧……

宣布起兵之后,毌丘俭希望得到全国州郡的响应,就把讨伐檄文发往各郡。然后,又上表朝廷,陈述起兵的理由和目的:

司马懿是有功于社稷的,他辅政我们没有意见。司马师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功劳,也敢辅政?你看国家被他弄得乱七八糟,竟然连皇帝都敢废。所以我们请求废掉司马师的官职,让他滚出朝廷,让他的弟弟司马昭接替他。太尉司马孚,威望很高,希望能授予他重要的职务。

对于这份奏折,我表示十分无语。首先,废立皇帝确实是司马师的主意,但他都是以皇太后懿旨的名义干的。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远没有今天发达的三国时代,曹魏的百姓,甚至小官吏,都不知道内幕,都以为皇帝是因为荒淫无道而被太后废了。其次,即使废掉了司马师,也没道理让司马昭来接替他。人家两个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你废了人家大哥,当弟弟的岂会善罢甘休?难道你以为所谓的忠节大义能敌得过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这份奏折导致的后果是,天下人没有像毌丘俭当初想象的那样,群起响应;各个州郡的带兵将领也没有共同起兵,倒是镇南将军诸葛诞送了一份大礼——毌丘俭使者的脑袋。

毌丘俭和文钦感到很尴尬,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既然国内找不到支持者,那就去国外找。于是,两人决定向孙吴借兵,各自派了儿子(共计四个)去孙吴做人质。但是孙吴也表示不感兴趣,你们魏国人自家闹吧,我们吴国人搬个马扎看热闹。

无奈之下,毌丘俭和文钦只好率领本部的五六万人,渡过淮河,占领了项城(河南项城市),以便能向西打到洛阳。这,实在是太难了。不管有多难,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司马师的决断

司马师需要马上做一个决定:平叛是必须的,但是否需要我亲自去平叛?

对此,司马师没有他爹司马懿那样的魄力和自信,他没了主意,只好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朝议此事。

让司马师想不到的是,大臣们的讨论结果让他更混乱,有建议他去的,也有建议他不去的,各有各的道理。这很正常,大臣们看这事的角度各不相同,结论自然也不一样。更极端点,有些大臣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你爱去不去,跟我有什么关系?

最后,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多数派主张由司马师派遣几个将领去平叛即可,不必亲自去。理由很充足: 大将军你是国家重臣,岂可随便劳师远征,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那真是国家社稷的重大损失啊。

少数派自然是支持司马师亲往淮南平叛,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充足: 当年关羽水淹于禁,从荆州北上进攻中原,威震华夏。可孙权从背后偷袭了荆州,俘虏了荆州将士的家属,害的关羽的军队一天就瓦解了。现在淮南叛乱将士的家属大多在内地,只要先派兵去看住他(她)们,再抵挡住叛军的进攻,那这些人就会重演当年关羽的悲剧!

这条理由实在不足以说明司马师亲征的必要性,司马师并没有被说动,多数派趁机又加一把了火: 大将军你刚做完眼睛手术,还在休养,岂可亲征叛军大动刀兵?不管怎么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说的不错。司马师的左眼角长了个肉瘤,经常流脓,前几天他做了个切除手术,把肉瘤切了。可是眼睛现在还是很疼,创口也没有愈合,还是在家养着好得快。

眼看司马师就要被多数派说服了,少数派的代表人物傅嘏使出了杀手锏: 大将军,淮南叛军战斗力极强,而毌丘俭又铁了心的想攻打洛阳,他们的气势盛大,锋锐不易抵挡。如果你不亲自去平叛,派去的将领胜了也就罢了,倘若败了,大势一去,到时候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话说的实在有水平,多数派一直坚持不让司马师亲征的理由是建立在不论派谁去都必能平叛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仅仅是一个假设。只有傅嘏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点出了司马师没想到却又最担心的事情。

是啊,如果派去的人战败,那叛军就更猖狂了。那些墙头草的大臣、刺史、太守,本来就对我不是那么忠心,到时候还不跟叛军一块来捶我这个破鼓?

想到这里,司马师也顾不得自己还在术后恢复期,猛然站起来对群臣说: 我意已决,马上召集大军,我要亲自前往淮南平叛。

虽然少数派取得了胜利,但事后看来,多数派的理由也确实有理。当然了,这是后话,司马师不会预知未来。

去吧,司马师,去淮南迎接你的命运吧。即使凶险异常又能怎样,大丈夫就是要亲手打败敢挑战自己的人,假手他人又怎能证明我的本事?

带着十多万大军,司马师踏上了平叛的征程。在出征之前,他向几个亲信大臣咨询平叛方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着急跟叛军打,要坚守城池,慢慢的消磨叛军的锐气,就像当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一样。

不得不说,司马师虽然在军事指挥上达不到司马懿的高度,但是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用别人的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大脑,也算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了。

最后的辉煌

司马师除了自己带了十万人之外,还召集了淮南临近诸州郡的军马,准备先在许昌(河南许昌市)汇合,然后再收拾叛军。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叛军将领当场就吓晕了两个,这两个哥们苏醒之后,立马带领本部兵马投降了。其他叛军将领心里也开始犯嘀咕,都在想跟着毌丘俭叛乱到底有没有前途;相比之下,叛军士兵的想法比较简单——赶紧回内地的老家,搂媳妇的搂媳妇,抱孩子的抱孩子。

毌丘俭和文钦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他们就司马师大军到来之事迅速达成了共识——龟缩防守。两人赶紧把士兵都拉进城里,闭门不出。没想到的是,他们等了好几天,都没等到司马师来围城。

这下两人郁闷了,不知道司马师在打什么鬼主意,难道这小子看不起我们两个?

司马师看到叛军的动向之后,也把士兵都拉进城里,闭门不出。这么做一是遵守之前制定的战略,二是等待其他州郡的兵马。

在这一点上,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行事稳重、善于隐忍的特点,果然将门虎子!

但平叛的将领们不愿意了,他们可不稳重,也不隐忍,只想着赶紧找叛军干一仗泻火。所以当他们看到司马师城门四闭坚守不出之后,纷纷进言,要求围攻项城。

司马师并没有用权威镇压这些将领,而是问他们: 诸位到此,是想胜还是想败?

大将军你开什么玩笑,我们自然是想胜。

那你们是想毫发无伤的胜,还是想留下个胳膊腿儿作纪念的胜?

瞧大将军你这话说的,我们自然不想缺胳膊少腿儿。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别请战了。要想完胜,就听我的。

请大将军明示,以便消除我等疑惑,安定军心。

你们动脑子想一想:淮南的将士们本来没有反叛之心,是毌丘俭和文钦骗了他们。毌丘俭先用奉太后懿旨作为出师之名,又用天下响应作为造反成功的保证。可是这两点都是假的,别说天下响应了,就连淮北地区都没人搭理他。前几天,叛军有将领来降,你们也看到了,这说明叛军内部已经离心。现在毌丘俭他们是困兽犹斗,一心想着决战,就等着咱们给他痛快的来一刀。虽然我们强攻也能够取胜,但伤亡必然惨重。所以,我们不如就这么耗着,慢慢的,叛军内部就要出乱子,到时自然会不攻自破。这才是上乘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

高,实在是高,司马师不愧是司马懿的儿子,不光精通心理学,对事情的发展也判断的极为准确。

过了不久,司马师调集的各路人马已经集合完毕,在叛军驻地的四周,全都是司马师的军队。换句话说,叛军已经成了瓮中捉鳖的那个鳖,关门打狗的那个狗。

都到这个地步了,叛军士兵们哪还有心思再跟着毌丘俭造反,趁着还没开战,赶紧投降吧。而司马师一早就表明了对降将降兵的政策:知道你们是被骗的,投降的话就既往不咎。对了,你们的家属还在家等着你们呢。

这下好,叛军中凡是家在内地州郡的全都跑过去投降了,只剩下淮南地区的新兵还听毌丘俭的调遣。

毌丘俭憋得难受,进不能战,退又怕被人从背后袭击。唉,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

司马师这时候也觉得收网的时机到了,就派邓艾带老弱残兵去驻守乐嘉(一个地名)诱敌出战。毌丘俭一看,口水都流出来了,等这么久,终于能打仗了,司马师带来的军队就这么个战力?文钦,速速带兵去攻打乐嘉。

满心欢喜的文钦带着兵去攻打乐嘉,到了一看,竟然看见了司马师,还有他的大军。上当了!

一个人极度兴奋的时候,如果突然被吓一下,会有什么反应?文钦的答案是不知所措。当他看见司马师大军时,当场就惊呆了。这时,有个坚定地声音对他说: 爹,趁敌军尚未安定,我们猛然偷袭一下必能击破他们。

说这话的,是文钦的儿子文鸯,时年十八岁,勇力过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司马师宿命中的掘墓人。

恐怖的一幕

文钦听从了儿子的建议,当晚就兵分两路,准备突袭司马师。文鸯带领的那一路先到了乐嘉城外,开始击鼓攻城。

本来城中的军士都在休息,准备第二天跟叛军好好打一仗,这时突然听到城外的鼓声,都吓得不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师也是一样,惊恐万分。这一惊不要紧,眼睛瞪得有点大,用力又有点猛,导致左眼的创口裂了,那颗眼珠子一下子迸(史书用字)了出来。

这一幕实在太吓人了,也实在太瘆人了。站在旁边的卫士都快吓晕了,惊慌之余才想起来要去把大夫叫来,可是两脚实在无法走动。

司马师一生最大的磨难来临了,他忍受着别人无法体会的疼痛,颤抖着对卫士说: 别乱叫!动摇了军心,我斩你首级。传令下去,没我命令,不得出战。去把被子给我拿过来。

卫士连滚带爬的去把被子拿了过来,司马师接过来之后,蒙在自己脸上。疼啊,实在是受不了了,还不能出声,司马师就拼命地咬被子,最后竟然把被子都咬烂了。

真是有钢铁神经的男子汉!

赵子龙重生

文鸯这边攻打了一通,始终不见父亲那路兵马前来接应,正好天也快亮了,就收兵回去了。

这时候司马师已经知晓了详细军情,就命令大军出城追击文钦。文钦此时准备带兵回项城,文鸯说: 爹,如果咱们不能挫一挫司马师的锐气,是逃不了的。

说完之后,文鸯带领十几个骑兵一头杀进司马师大军中,所向披靡。然后,父子两人带兵撤退。

不能让谋害我眼睛的凶手跑了,司马师又增派了八千精锐骑兵去追击文钦。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文鸯再次展现了他的骁勇好斗,单枪匹马冲进这八千追兵中,一次就杀伤了上百人,然后突围出来,继续逃跑,跑了一会儿快被追上了,就再回头冲杀一阵。这样来来回冲了六七次,最后吓得追击的骑兵都不敢再紧逼,只好在后面远远地跟着。

听说文钦撤兵之后,毌丘俭觉得大势已去,吓得弃城而逃了。文钦这边虽然儿子英勇,但兵力实在悬殊,抵挡不住司马师大军,也逃跑了。

正是因为二人叛乱动机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逃跑时选择的不同。毌丘俭跑到水边的草丛里藏起来了,不管在哪,总是还在魏国境内;而文钦呢,带着儿子文鸯直接跑到吴国去了。

藏在草丛里的毌丘俭没坚持两天就被人发现了,就地斩杀,首级被送到洛阳。其家属,灭三族。

自此,寿春三叛第二季落幕。

临终的憾事

平定叛乱之后,司马师急忙率军回洛阳,到了许昌停住了。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动了。

因为左眼的伤势,再加上车马劳顿,司马师的身体越来越差。到了许昌之后,司马师一病不起,再也经不起颠簸。

聪明人司马师知道权力交接的危险性和紧迫性,所以在他弥留之际,先是让还留守洛阳的弟弟司马昭接任卫将军之职,然后让他速速来许昌,托付后事。

泪流满面的司马昭来到了病床前,见到了同样泪流满面的司马师。两兄弟做了最后一次交谈之后,司马师安心的去了,享年四十八岁。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司马师的死因,那是医学范畴,姑且认为是左眼伤口感染引发的疾病吧。那么为什么司马师会将权杖交给司马昭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有种说法是司马师以曹魏为前车之鉴,认为年幼的掌权者容易导致大权旁落,所以才把成熟的弟弟司马昭作为继任者。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这一点甚至更重要。

司马师没有儿子,一个都没有。

如果你要说司马师没有生育能力,他会很生气,还会伸出一只手来告诉你: 我有五个女儿啊,五个!

后来司马师实在不能接受后继无人的结果,就把一个侄子过继过来做自己的儿子,而这个侄子的亲爹正是司马昭。

没有别的选择了,弟弟司马昭无疑是接班人的最佳人选,不论从哪个角度讲。况且,司马氏两兄弟的关系确实一直都很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海探轶之司马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