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1张图片

2018刚刚拉开它的序幕,传媒1号(id:zcfhxy)推出《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专题,向业界、学界大咖取经问道,向读者提供关于2018传媒产业的趋势、机会、发展的参考意见。

本系列共包括:

电视篇(李鸣·未来电视CEO)

视频网站篇(郑蔚·优酷副总裁)

直播篇(吴云松·梦想直播总裁)

新媒体篇(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台网联动篇(戴钟伟·东方明珠总编辑)

电视剧篇(赵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综艺篇(冷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新闻篇(王嘉鹏·财新传媒编委、财新网高级运营总监)

政策导向篇(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市场格局篇(王钧·中视传媒总经理)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2张图片

冷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博士。节目创新研发专家,策划人。


对冷凇教授的采访节奏,是由司机师傅把控的。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都很忙。在纷繁变化的传媒市场环境中,有的平台谋求突破冰点,有的公司谋求深化发展,有的客户谋求营销转化,有的筹备着新项目的上马。大家都想要在2018年的行业变局中找到一个专业的抓手,探寻到答案的方向所在……作为行业内有实战经验的一线学者,平均每周2次甚至更多的出差是常态。

采访地点是一辆赶往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上车前的他刚结束一个研讨会,满脸倦容,感觉离下一秒睡着就差一个枕头的距离,但是接过录音笔之后,迅速兴奋起来,对我们设计的十几个问题时的热情和专注程度让我们惊讶。甚至经过了一个多小时采访,到达航站楼后,他还拿过了录音笔,在空旷的T3航站楼里,做了一段长长补充。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3张图片

冷凇教授回答问题的方式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几乎每个问题的题眼,他都会做多个维度的论证。大把的例子信手拈来,再对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多年来严谨的学术研究思路和行业观察形成了他的答案逻辑对我们采访逻辑的全面包裹。经常说到后边多个问题之后引出的现象,还可以对前边的观点,再做一次正向或者反向的论证。整个论证体系紧密相连,浑然一体。

在整个采访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中国综艺市场的全产业链,有着从战略大局到细节操作都非常系统的思考和了解。

我们的整个采访是围绕“综艺节目整体在2017年的发展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话题开始谈起的。

网综崛起给了垂直细分节目舞台,让分众市场拥有了绽放舞台

冷凇教授特别强调2017年是网络综艺蓬勃发展的一年,出现了《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王者出击》、《演说家》包括“火星IP系列”的等一系列爆款和精品,也有《疯狂大爬梯》一类通过益智互动拉动汽车营销的创新尝试,这里面最大的亮点是有说唱、游戏竞赛等之前被冠以小众化定位的细分品类的崛起,这说明在网络平台中猎奇性、精准性的欣赏心里更有机会催化对“垂直、分众品类节目”的大众围观,过去“小众节目给小众看”的传统观念面临彻底颠覆。

中国用户人群基数的庞大,分发渠道众多。这可能意味着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做到极致后可能都会激发一个庞大人群的关注。同时,网络综艺在节目话题宣传和发酵也给传统的综艺制作单位带来了启发。《中国有嘻哈》就对参与人物、人物关系、音乐题材类型做了多个角度的宣传。这种“小众题材切入蓝海市场”,通过“分话题”、“分层次、“多维度”的宣传方式,来实现“对大众热情的激发和市场环境的培养”产品开发思路,对于无论是电视平台,还是其他互联网平台的综艺节目来说,都值得仔细思考和借鉴。

电视机“不方便”了,但依然不能低估它,因为直播态让电视连接一切

与此同时,冷凇教授强调,并不能由于网综的火爆就唱衰电视的价值。“电视播出的线性规则所催生的超级宣推功能”同互联网的“点播”相比,并不一定是劣势,甚至是电视的优势所在。“线性播出”能够实现“广场语境的同时到达”。电视节目在同一时间播出,用户都是在同时在观看。所以节目内容所产生的话题、感受对于观众来说是同时感知。这就容易在统一时间内爆发出“话题点”,实现话题的叠加效应。而网综往往是分时点播收看,所以话题感受力和爆发点时间都不同,也较难实现话题同时共鸣。

“所以网综每个平台每年能实现‘爆款’的相对有限,而电视在目前的大IP数量上还是相对多一些。”——尽管如此,但眼下的电视产业确实需要改革。比如优化电视屏幕呈现方式的算法、依托已有的机顶盒实现迅速帮助用户找到需要的收视内容、实现电视内容的短视频拆分等。同时电视节目的制作观念、制作品质、制作技术和内容品质都需要发生改变。”

冷凇教授所提到的“电视的改变”就涉及到“电视产业改革”话题。这个话题一直被广泛讨论。在众多“电视改革”方案中,“台网融合”是认同感最高方案。冷凇教授认为“学界对于‘台网融合’存在一点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融合,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是一定的。拥有巨大装机量和影响力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及其旗下的短视频矩阵,拥有上亿粉丝和多个大IP互动权益、将电视通过摇一摇及红包手段连接到C端的天脉聚源等新媒体企业,始终走在传统电视新媒体化的前线,这些“改革”尽管并不是由电视主体主动发起的,但与电视联盟的核心是一致的:即将电视IP的价值更大、更多快、更好的、更全方位的释放出来。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4张图片

“电视拥有能够连接一切的价值”,冷凇提到近期从双11大战阿里巴巴的3星联播,到近期卫视季播节目的客户中常有的新媒体客户,如某某小视频,某某APP,包括各家大小春晚、跨年与新媒体的互动合作,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当有人唱衰电视的同时,为何被唱红的电商和移动新媒体反过来还要与电视合作呢?这说明优质电视内容依然是流量入口,无论将流量导向B端还是C端,这一点从根本上没有改变。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5张图片

头五家卫视在广告、牌照、IP、资源、制作上白热化竞争,而排名第五以后的卫视都面临如何活下去的问题,人口红利大省、GDP大省、政府扶持大省相对在广告上好说一些,毕竟企业是客户、政府也是客户,给谁干都是干。而2017年也出现了多家卫视组成联盟,包括“五星联盟”、“三星联盟”、“丝路联盟”等。但不论竞争格局如何变化:电视的整体开机率虽有降低,但是电视内容的短视频传播却成井喷之势,电视这块屏释放出的价值却没有缩小,相反倒逼出现了“拆条化”“平台化”“产业化”趋势。

冷凇教授认为,“电视开机率下降”与“电视短视频化传播”“社会热议量激增”是并存的,一方面,除了部分精品形态和题材外,“遥控器相对于手机的智能推荐,丧失了精准的到达与选择优势”。用户在使用电视端口时,无法依靠检索、推送等使用习惯,第一时间找到用户所需要的内容。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6张图片

但另一方面,电视由于广场语境所具有的传统线性播出结构,反而成为移动端议论与讨论的优势,如近期的“演员的诞生”的话题效应持续放大,这是网络断所无法比拟的。

这就造成了根据施拉姆所提出的传播学公式:

选择媒介或然率=媒介报偿/媒介使用成本

当下网络平台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由电视生产出来的优质内容。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还存在由网络自制完成的其他同类或者差异类内容。——所以在当下环境中,电视所提供的吸引力与网络所提供的吸引力相比,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因此电视所能提供的媒介报偿能力同网络相比并不占优。而用户在使用电视收看感兴趣的内容时,无法通过检索、推送等功能第一时间找到它们,不得不依靠遥控器慢慢寻找。所以使用电视的媒介成本(时间、硬件等成本)往往还高于使用网络媒介的成本。再加上电视具有不可移动等其他的天然限制。因此就形成了用户使用电视时:媒介报偿率小于或者等于使用网络的媒介报偿,但使用成本(便利性、找寻内容时间)却高于互联网的媒介使用成本。因此选择电视作为收看媒介的比率自然会降低,开机率也会降低。

但冷凇教授再次强调“绝不能低估电视平台的价值”。首先,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电视台”具有鲜明的舆论引领功能。电视台属于党的舆论宣传机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维护者,也是社会道德水准的基本建立者,因此电视台对于客户产品具有强大的公信力背书力量。电视还具有大量内容的发布优势和制作优势,这些与依靠资本和市场基因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媒体存在一定差异性。

另外,电视对于商业品牌来说,具有“广场语境推广”功能。电视广告在“客厅”的环境下,对全体家庭成员“多次概念重复,强化品牌记忆”。这是一股近乎于“洗脑”般的推广。所以在商业领域,无论是电视台的公信力所产生的“广告品牌信任度”,还是电视广告实现的“重复性的广场语境推广”,这都是电视在商业领域的独特优势。

实际上某些的卫视平台和视频网站,现阶段整体都处于“非专业化、大众化”定位。卫视平台通常节目的研发思路还在寻找大众审美的“最大公约数”,依然在试图依赖大量的同质化竞争来实现节目的市场优势,而实际上综艺节目“专众化、垂直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悄然形成。

冷凇教授曾在多个场合中表达过“综艺节目的题材资源选择比模式选择更为重要”观点。“资源选题”能够体现出节目制作者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社会敏锐感。他也认为MCN垂直精分的专家级网红也是未来风口之一,“这个世界上没有没意思的事,只有没意思的人。”“有专业且有颜值+言值的人最有价值”,所以“有专业且有意思的人”涉及到的题材,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的选择题材。“寻找和开发‘有意思的素人’,这将是下一个综艺节目的‘风口’所在。找到‘有意思的人’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综艺薪酬,能够培育出更广阔、更专业‘综艺素人市场’。这也完全符合总局所提倡的‘星素结合’综艺制作模式。综艺节目按照星素结合的发展方向,选取精彩的素人角色,并推动更加细分的题材选择,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同时,今年的文化类节目的崛起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冷凇教授在采访中提到《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多个爆款文化节目。“这是综艺节目中,大众审美中的文艺美学的回归”。央视在题材选择上紧紧抓住这种大众审美趋势的变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实际上“观众的审美水平快速追赶消费水平发展速度”的市场变化,进一步反映出综艺节目选题专业化、小众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方向已经让过去很多难以实现的节目创意实现,并获得了成功:如《演员的诞生》实现了“正剧综艺”、“老戏骨与小鲜肉同台真实飙戏”;《朗读者》实现了高雅艺术审美的综艺化表达等。但同时,文化类节目也出现了跟风、雷同趋势,值得警觉,比如现在多数的文化类都集中在“益智”与“诵读”两大品类,急需新类型的研发。

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_第7张图片

在谈及未来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时,冷凇教授认为,

未来“家国情怀与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提升,

垂直品类引爆大众围观,

益智类知识类节目的回归,

棚内与户外真人秀融合打通,

公益类经营类节目迎来开局之年,

周间IP变成资本市场的资源平台入口”——这些趋势都有存在的可能。

低智化、低审美、不具备垂直产业延展空间的中小型综艺节目将会逐渐被市场抛弃。

大IP催生移动端的现象级话题讨论

在谈及2017年综艺节目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时,冷凇教授认为,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分化”。

首先,综艺节目的“四级传播渠道联动机制”初步形成:

第一级:电视屏幕成为综艺节目的“超级宣推”平台和精品创作工厂,负责主要生产头部内容;

第二级: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综艺节目宣传和关注度竞争的战场;

第三级:各大视频网站成为内容书架:通过购买自制等途径,获得优质内容。这些优质内容眼下还不能通过“节目火爆”来为视频网站带来粘性粉丝。对节目的需求有刚性,没粘性;

第四级:《今日头条》、短视频平台等实现的大综艺节目的拆分和精准到达。

在这四级传播里,电视和内容生产端是后续一切深度开发的基础,这条产业链的核心还是围绕着内容生产能力。但是作为源头的内容生产端本身的盈利并不高,甚至大量单位还出现了亏损。综艺节目所产生的主体利润大部分都集中在产业链后段的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和为综艺节目主体制作平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身上(如后期包装团队、剪辑团队等)。出现了“组局者风险大,供应商利润高”现象。

因此,在产业端,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平台在寻求借助资本的力量“上市”。希望通过股市完成“救赎”,通过金融渠道实现盈利。为了准备资本化,大量制作单位开始追求企业的盈利状况。因此一些企业出现了节约节目制作成本,减少或者缩减了项目投资。但问题在于最近IPO收紧,企业能够上市的成功率很低。

其次,出现了“户外真人秀回归棚内”趋势。这一趋势有观众审美发生变化的原因,赞助商的选择变化,对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之前,赞助商们普遍只认为户外真人秀、音乐类综艺更容易吸引观众。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赞助商发现任何高品质综艺产品都有庞大的垂直客户。因此这两年出现了“精品综艺节目回归棚内,同样能获得商业成功”的趋势。甚至过去广告商严格要求的“品牌和节目场景紧密贴合”,也发生了变化。

访谈进行到此处时,我们已经站在了机场大厅。冷凇教授除了把这一路采访的诸多关键信息重新梳理之外,还一再向我们表达“唯一希望是能够帮助到更多想做出好综艺的朋友实现心中想法”的观点。这一路以来,尽管冷凇教授面带倦容,但采访之中对中国综艺产业的观点之广博,评论之深刻,治学之严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常感谢冷凇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非常期待下次请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综艺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垂直精分引爆大众围观,精品拆条点燃社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