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2群3组,皮卡丘37/51天输出——何谓“公共知识分子”

学者们在《百家讲坛》讲论语、三国、清史,很快通过公共媒体的平台成为了学术明星。同时也有人说,学者就应该在书房里埋头研究学问,还有人说,讲三国、清史、论语的这几个人肯定不是这些领域最专业的人,中央台为什么不请这些领域最顶级的人呢?

这问题就涉及到当代知识分子在这个社会中的自我认定,以及知识供给的圈层化特点。

美国一位知识分子写了一本书叫《公共知识分子》,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今天美国最受公众关注的,常常被大众媒体提及的,知名度最高的公共知识分子只有18位能列入各自专业学术文献被引用最多的百位名单之中。也就是说美国最常被提及的100位知识分子只有18个人,是行业中最顶级的学术专家。

其实任何知识都会呈现为两种重要的能力:一是在本专业中的钻研和在学术中的超前研究能力,二是有没有办法把自己专业中所获得的成就告诉那些本专业不了解的公众。

那18个人就是同时具备了这两种能力。

据此,学者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知识分子,另一类叫公众知识分子,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他们愿意对普通的公众来讲述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科普类的传播,二是他们甚至愿意冒险对超出他们的专业能力对更为广泛的公共议题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一个现代公民社会中,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在野的力量对公共事件阐述自己的立场,应该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平衡性力量,今天的中国社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中产阶级崛起的理性发展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越来越多的知识需要科普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公共议题需要理性和冷静的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核心2群3组,皮卡丘37/51天输出——何谓“公共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