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系统将推出信贷流转平台”的消息,传递了金融调控的重要信号。
文│编辑 宋奕青
近日,银监会正酝酿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一个名为“信贷流转平台”的系统。顾名思义,该系统能够使银行彼此能够转让信贷资产。
据悉,这个被称为“信贷流转平台”的系统已经在几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之间做过几单交易演示。有市场分析人士直言,该系统将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一并成为银监会“盘活存量”、支持实体经济的利器。
“利器”悄然出台
7月末召开的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6月末出现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深层次的原因是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已经跟不上银行业务模式和风险结构的变化。
今年决策层面屡屡强调“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而信贷流转平台无疑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抓手。
“这项工作意义深远。”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政府在“盘活存量”上可谓动作连连。显见的是,和贷款转让一样受到各方关注的另一个“盘活存量”的重要动作—资产证券化今年以来也进展不小。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亦对此再次重点强调。
那么,银行可以资产证券化,为何还要信贷流转平台?
对此,此前就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平台使交易能够进入一个规范的市场,加大交易的透明度和信息完整度,提高信贷资产流动性。“银行转让的一级市场做起来之后,流动性充裕了,价格发现准确了,二级市场就可以开始为一级市场交易的贷款进行切割细分了。资产证券化的前提必须是要以一级市场发展为基础的。”
不过“最最关键的还是监管环境,如何让资产转让活起来。你再多建一个市场、搞一个托管人或者搞两个托管人,都不是问题的关键。盘活存量,现在最需要的是把现有的政策进行优化,让市场活起来。”这位知情人士强调。
盘活万亿存量
自国务院强调盘活存量货币以来,资产证券化被视为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尤其对于银行来讲,可通过将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
“作为小银行,我们缺少资金,存款来源少,做中小企业又很少有结算资金,这就要求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来源。而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可以将现金收回来。”某城商行一位中层表示。
截至去年末,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为263.79亿元,占同期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02%,占同期债券总存量的比例仅为0.10%,占同期全国GDP的比例仅为0.05%。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常规化发展,未来存量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以1%计算,那么盘活规模将达1万多亿元。
据悉,金融主管部门有意批复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为500亿元至800亿元,不过具体细节还有待确定。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认为,当前推动资产证券化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拓展实体经济扩张融资来源,从金融领域得到资金支持;二是可为投资者拓展投资渠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多具有一定现金流收入的基础资产都可以做成证券化的形式。比如市政投资的基础设施都可以做一些证券化的产品。”滕泰说。
因此,除流动性管理和盘活存量外,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也有望受益于资产证券化。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表示,单纯依靠信贷,发行信用债券等增加企业负债率的融资办法,现在看来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盘活既有基础设施中有市场价值的资产,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推出相应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
银行的迫切动力
目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有三类,俱几经曲折。
一类是企业资产证券化,即在交易所发行的企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因投资者范围受限、流动性不好,于2006年暂停,2013年证监会开始重启。
第二类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2005年试点推出,后遭遇金融危机暂停,于2012年重启。
第三类是2012年8月交易商协会推出的资产支持票据(ABN),由于承销商不积极,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由于资产支持票据并未真正实现资产出表,因此,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ABN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证券化产品。
滕泰向记者指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近年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暴露问题,带来很多宏观风险,使得中国证券化变得更加保守。
放眼未来,由于信贷资产体量较大,且银行有迫切的动力腾挪信贷空间,信贷资产将成为资产证券化常态化的主要市场。
今年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施行,银行增加再融资压力,未来利润减速下行也将使补充资本的压力有增无减。
尤其在今年6月经历了一场流动性紧缩压力后,“银行的一个挑战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严重不匹配,贷款放了很多长期的贷款,存款是流动性日益增强。唯一化解风险的办法就是使得资产流动性也得到增强,资产证券化就意味着可交易。”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记者表示。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公开表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盘活信贷存量,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
企业资产证券化方面,各家券商投行业务部近来也在各显神通。包括BT工程、企业大额应收款、能源合同管理等都成为证券化的标的物,但规模仅维持在300亿左右。
对此,证监会也有意为券商打开一扇门。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已将信贷资产纳入券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
在8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公开表态,将与相关部门一起积极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就扩大试点和风险评估等问题作讨论研究。但目前不确定是否需要单独出台针对信贷类资产证券化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