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女主角为炫一条项链,一生都在还债。”
“CC,墨尔本现在有梵高展!”
“太好了!咱买个机票去拍照,我要发朋友圈。悉尼都没啥可拍的了...”
CC是我舍友,工薪家庭的孩子。
她人生终极追求就是买买买,然后朋友圈晒晒晒。
YSL的黑鸦片什么时候出新款?
DIORAMA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这么摆位好看吗?
你上次朋友圈用的是哪种滤镜?
看来美图软件还是付费的好用!
朋友圈里,她可谓是大多数男人心中的女神。
她常常把一些川端康成、毛姆、艺术馆美术鉴赏以及乐理知识的文章,配上自己总结的或者复制文中的句子,发朋友圈里。
在堪培拉滑雪,在斐济划皮艇,在北欧的小冰屋里看极光,在芬兰与麋鹿合影。
然而,她并不享受滑雪的刺激,也抱怨斐济的阳光,更心疼去北欧的机票。
她告诉我,这些都没有发朋友圈重要。
拍照片,修图,然后发朋友圈,才是踏出家门的终极目的。
了解CC的人都知道,朋友圈里的她,和现实中,相差甚远。
毛姆啥的几乎一本书也没看完过。
你问她《岛上书店》或《聂鲁达诗选》的想法?
她会歪着脑袋忽闪着大眼睛对你傻傻笑一笑,特别不好意思的摇摇头。
然后谈谈地说:至少那些素材建设自己的朋友圈足够了。
有时,超出自身水平的过度炫耀,在旁人看来是件可笑的事。
Amenda的家境并不富裕,除了平时学习,还要兼职。
一开始,她在奶茶店当店员,每个月兼职收入本够基本生活费。
但当她看到周围同学的朋友圈,内心有了种莫名的向往。
为了满足开party, 自驾游,买包...,她又兼职了第二份工: 在保健品店当导购。
慢慢的,她也开始学修图发朋友圈。
慢慢的,你会发现脱下工作服的她,是另外一个样子。
齐逼小短裙游艇出海,花团锦簇的网红店吃brunch,在高级酒店的房间里和姐妹们开party,顶楼的露天泳池里戏水,遥望着整个纽约CBD。
她用一切来凸显自己“名媛”的气质,也越来越靠近周围那些同学。
其实,和一群打扮华丽的人儿们合影,也就是一面之交。
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不拆穿罢了。
我曾不止一次问Amenda:“你开心吗?”
她抚摸着手里新买的Chanel Leboy, 嘴角微微上扬抽搐了一下,尽力保持着高雅的姿态。
“也没什么开不开心,也没几个真心朋友。可这又怎样?大家知道我过的好就行了。
钱不够了就去借,反正用兼职和父母给的生活费,基本能顶上。
我平日打工洗碗涮锅,就是能在朋友圈里过名媛生活。”
最近,朋友圈里流行晒“不常联系的朋友”。
大家纷纷PO出自己有多少朋友,对比后发现,不常联系的多达百分之九十。
表面上,人们有许多朋友,可实际真正关心在意自己的,却寥寥无几。
大家享受着朋友圈内几百上千的朋友数量,享受着坐拥社交queen或社交king的title与光环,内心的空虚寂寞无人知晓。
而我们,也不愿透露给他人我们内心深处的凄凉。
很多人在浏览自己朋友圈时,喜欢以一个旁观者身份来审视。
思考这个朋友圈的主人有没有自身的特点,是否足够吸引他人成为焦点。
Goffman的Impression Management(印象管理)指出,我们在朋友圈中展现的,是我们希望别人看见的自己。
那个自己,往往更加漂亮,优雅,勤奋,幽默,时尚,自立,是理想中的自己。
通常,这个自己(ego)比我们自身完美太多。
此外,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
通常来说,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你的第一认识,而近因效应指的是人们之后对你的印象叠加。
长久来说,近因效应更为重要。
这种认识可能是其他人对你第一印象的深化,也可能将改变他人对你的第一认识。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运用社交媒体来潜移默化强化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朋友圈的展现,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体现。
我们会尽力去隐藏他人不喜欢的一些小癖好,展现出别人倾佩、羡慕的优势方面,来博得他人的赞许。
然而,这或许有些徒劳。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无论一个人圈子多大,真正影响他、驱动他、左右他的,通常也就是身边那八九个人,甚至四五个人。
所以他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真正在乎你的朋友,也从不会只在朋友圈关心你。
其实,我们可以在朋友圈真实的展示和分享,那捕捉的是幸福的情感与生活。
它可以告诉父母,我们在国外学习很用功,放假周末玩得很开心。
那是真实的图书馆和学习,那是真实的旅游和风景。
它会让我们有成就感,增强信心,激励自己以理想中的自己为目标,奋斗下去。
但请不要虚假地“秀晒炫”。
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可能只会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