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 - 草稿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浅释:

本章节老子还是阐述的无为而治的理念,从内圣外王两个层面来讲解。让我们来分句解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圣人:悟透宇宙至极真理的大觉者

这句话字面解释是天地不讲仁义,把万物当成刍狗,圣人也不讲仁义,把百姓当成刍狗。如果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不仁,乃大仁也,仁、义、礼、智、信,道体本有,阴阳未分化,没有分别见。至善,无善无不善,至仁,无仁无不仁。

天地效法道,合于道,没有分别见的,平等的对待万物,没有偏执,没有好恶,自自然然的养育着万物,每天太阳准时升起,准时落下;一天24小时,不差分毫;冬去春来四时变化从无差错。

圣人效法天地,合于道,没有分别见,平等心的对待百姓,顺应自然,不以个人好恶来对待百姓,不偏不倚,行中正之道,何为中?《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何为正?《大学》讲“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正就是指我们的心灵,小真空纯至静。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籥:风箱,安装在炉灶上,用手来回推拉控制,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的一种装置。(关于风箱的工作原理,有兴趣问度娘吧),下面是风箱结构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漫谈《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 - 草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屈:竭尽

天地之间,不是很像风箱吗?风箱里面虚而不空,看起来空空荡荡,但是却不是空的,充满了空气。人为的一动就会有风动。天地之间虽然看起来是虚空,实际不空,隐藏着一切因素,条件不具备未显化而已,人为一干预,就会产生动荡,生出种种不自然的状态。这里是说圣人之治,无为而治,顺乎道,合于道,不过多人为干预,自自然然, 以此,无所不治。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言:政令、号令

中:无极,道,心灵

颁布过多的政令,反倒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而达不到效果,遭到挫败。不如执守道,循道,按照道的规律行事。

以上讲的是对外治国之道,外王也。对内讲,是修身之道,即内圣的功夫,人是小天地,百姓喻本心所生万念。本章节是教授人修身之法---执中精一,抱元守一。本心所生万念,不执不住,不起念干预。万念终归无念。

受想行识万念生,不执不住终归空。

执中精一神不散,尘劳烦恼生灭幻。

外王内圣皆如此,守道合道万事毕。


参考书目

张玉林先生著《漫谈金刚经 心经 坛经》

张玉林先生著《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