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的日子在春节过后明显倍感压力,除了要应付即将到来的几轮模拟考试以外,无论是孩子还是考生家长都会面临着大学学什么?就在本地还是外地等问题。这些问题哪怕是过来人也把握不好!
我是去外地上大学的,所以身边朋友也总有问我去外地上大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一个北京人,去到北方以北的东北上大学,四年的春夏秋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时候我也会扪心自问。然而,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看,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不以利弊论处,却从未后悔过。”
而当我大学毕业选择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我曾经和我的在京上大学的高中同学也谈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似乎也难以概括,但是,他们似乎也从未后悔过!
然而如今,你如果问我究竟本地读书好还是外地读书好?或者是哪个专业好?我只想说四个大字“殊途同归!”在我看来,地域,专业的不同并没有利弊优劣。更多的是改变自己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
一、本地求学,外在条件优渥,但自己多生长于温室!
不错,能够在本地上学,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便利的外部条件的诱惑了。熟悉的环境、得天独厚的主人公优越感、遇到问题可以暂时逃避的避风港;同样,找工作和升学时较低成本的支出。这些都可以成为本地求学学生选择的理由。
但是,本地学生似乎缺少的,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是独立的处事能力。这项技能重不重要?读研这件事我不敢说,但是一个大学生迈入社会工作的时候,这项技能实在是太重要了!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被称为“菜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因为他们对工作的生疏产生的适应期的长短,另一方面,他们社交的情商明显低于职场的老员工,而本地毕业的学生相较于异地学生,这项技能就显得不占优势。他们需要在工作当中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去学习如何独立处理工作,如何独立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独立的处理和上司同事产生的矛盾!
二、外地求学,一个人的战斗!
作为外地求学大军中的一员,我可以把我切身感受分享给各位考生。
当你背起行囊的那一刻,这四年就注定是一个人的战斗,你的第一课就是如何享受孤独,进而锻造出一项如何独立在外地生存的技能,这项技能类似于职场法则,但却远不如职场,只能算是职场的雏形!
当你一个人背井离乡,褪去东道主的光环后,你就是一个外地人,你需要自己负责吃喝拉撒睡,也要平衡自己的学习生活。而宿舍生活是灾难还是你另外一个家,完全取决于缘分还有自己为人处世之道,一旦发生矛盾又如何去机智的化解?
当然,这只是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好不容易习惯了大学生活后,大三大四则面临着升学或者择业,何去何从,剔除了一切本地的便利条件,外地学生的苦才又到了极致!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外地求学收获肯定很多,除了获得了独立能力的雏形以外,你可以用你的炙热的心收获来自天南海北的友情,即使毕业良久,也注定成为你的人生财富。同样,你大学的城市,会成为你的第二故乡,工作以后,它的美会成为你的精神寄托。这种感觉是本地学生体会不到的!
所以,本地求学or 外地求学,做出一个大致的选即使阴差阳错也随遇而安即可,你只需做最好的自己,至于四年所感,皆是意外之喜!
三、大学学什么专业?
至于大学学什么专业,时代不同,热门专业不同,况且,热门专业在就业时的情况如何?我们不敢定论。
我是理科男,大学学的是文科专业,足够拧巴,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我能做到的是随遇而安!毕业多年,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却也觉得所学的专业没有遗憾,从专业当中获得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收入囊中。
如果让我说几条建议,我觉得,这几条参考一下吧,不多解释。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用功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成为专业的尖子,这是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
第二,专业不喜欢要么尽快离开,这并不丢人,要么认真对待,最起码要合格毕业。当你合格毕业的时候,你的收获一定会超出你对专业原本的预期。
第三,学习最重要。别相信大学人脉那套骗人的理论!大学积累的是朋友,兄弟。不是人脉,包装好自己,存在即合理,人脉自然会朝着你的方向而来?
最后,我要告诫所有的同学们,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与其去相信虚妄的成功学,还不如去相信选择的力量,成功本来没有标准,不能量化,就算可以,貌似成功和汗水真的没有板上钉钉的因果关系。
而选择可以,选择一次就会得到一副牌,怎么打,打的好不好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了。而人生之所学,也会因为你的选择而先后遇到!
而人生之路在于选择,永远不要给自己画一个圈子,设置一定界限,读书和生活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