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诗经》第十七天:《柏舟》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dan 四声)彼两髦(mao 二声),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te 四声)。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我读《诗经》第十七天:《柏舟》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毕业不到一年,大学一对拍了差不多四年的同班情侣就宣告分手了。当时那位女同学告诉我说:“我父母不喜欢他,觉得我跟着他以后不会有幸福。”女生觉得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不可能幸福,便与生活在另一个城市的男友分手了。毕业季,分手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可是诗歌《鄘风·柏舟》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却比我那位同学勇敢地多。

当女主人公的父母反对女主跟她心仪的男生在一起时,她坚定地站出来大声说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移,“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啊,那个梳着中分头的男生,实在是深得我的喜欢,我发誓我对他的心永远不会变!这几句话仿佛是女主在宣示着属于自己的婚姻自由主权一样,无不体现这女主人公的刚烈性格和对爱情的专一。但是,仅仅是这样宣示主权也没用啊,毕竟婚姻之事,父母之名,媒妁之言。没有父亲母亲的同意,自己也没办法和自己心爱的对象在一起啊。于是,女主开始感叹和哀求:“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我的母亲大人,父亲大人,为什么你们不相信我的眼光呢?我跟他在一起一定会开心幸福的。

诗歌的手法上使用了《诗经》里面惯用的起兴和叠章。诗歌一共有两章,均以:“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侧”起兴。两章除个别字不同,意思则是完全一样的。通过叠章加强了作者要求婚姻自由的意愿,以及对父母决定自己婚姻的强烈抗议。

看到这首诗歌中贞烈的女主角,很容易让人想到另外一首诗《召南·行露》的女主角。同样是烈女,可是《行露》的女主角却不幸得多了,因为拒绝别人的求婚而被陷害入狱。最后只能在狱中以诗歌来发泄内心强烈的愤恨。

行露

厌浥(yi 四声)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ru 三声)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诗的开头女主人公就慨叹,自己为什么不早早逃离?后面说是因为夜晚道路上露水太湿,怕弄湿衣服。为什么要逃?开篇第一章就已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了。后面才知道,原来女主拒绝了一个男人的求婚,为什么拒绝他的求婚呢?“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原来,那个求婚的男子早已成家,却谎称自己仍然未娶。女主在咒骂男子就像燕雀用尖锐的嘴凿穿她的家一样,将她送入监狱,破坏了她原本完整的家庭。”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可是,虽然你利用卑鄙的手段将我送入了监狱,但是我是绝对不会服从你,更不会嫁给你的!

为了强调自己的决心,诗歌用了叠章的手法,将自己的心意和决心再次重申了一遍,只是这次不再以燕雀来比喻男子,而是以老鼠的牙齿磨穿墙壁来比喻男子用卑鄙的手段破环了自己的家庭。

这首诗比起前面的《柏舟》来说多了一些含蓄,感情却表现得更加强烈和坚决。有种视死如归的气势。不过,毕竟抒发的对象不同,《柏舟》的女主反抗的对象始终是自己的父母,语气自然没有那么决绝,而《行露》的女主反抗的是地方恶霸一类的人物,语言自然是狠一些。不过,不管是哪首诗,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古代女子在面临封建婚姻中的强迫时,都能表现得非常坚贞,不管是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还是为了自己的幸福。

我们总觉得追求婚姻自由是现代女子的专利,现在看来,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刚烈的女子在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了。也许渴望自由,保卫自己的合理权利是人的本性,跟社会制度并没有根本上的关系。每个时代的人都渴望自由,都希望能够保卫自己的权利,只是在某些时代,人们这种合理的欲望和需求被封建统治者的强权给压制住了。封建统治者花了两千多年,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子可以三妻四妾这样的封建教条锁在了几乎所有人的意识里。而由于女子在古代社会中地位低下,力量薄弱,因此,封建社会中常常上演子女违抗父母或强权贵族而殉情的悲剧。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一遍遍演绎着这样的爱情悲剧。

或许很多人觉得家庭和睦,生活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既然退一步可以省去很多矛盾,又何必固执己见?可是,今天,你因为迫于父母或外界的压力,跟心爱的人分开了,以后也许就永远找不到另一个能打开你心灵之窗的人了。将来的某一天,你终于要结婚了,一起牵手走入教堂的是一个你的父母都非常满意的另一半,可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将日日面对着一个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婚姻原本是一座巴比伦,而你却把它变成了一座围城。

在我看来,不管是《柏舟》还是《行露》,不管诗歌中两位女主最后的结局如何,我相信,她们自始至终都遵循着自己的内心,起码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不会活在后悔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诗经》第十七天:《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