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给孩子留一片荒地

如果能给孩子留一片荒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王建军

学校西边是家属楼,楼后是一堵破破烂烂的墙。再往北,是原先的锅炉房,因为集中供暖,它的功用大大降低,被封锁在里面的,不过是一些阀门状的东西。再往北呢,就是学生厕所。

烂墙、锅炉房、厕所,再怎么说,我们也无法把美好同这样的地方联系起来。当然,这里与周边精致的设计相比,更不和谐。如果把这所学校比做一个美丽的少女,那这个地方无疑就是孩子青春脸庞上硕大的一块黑斑,让人心痛不已。在强调文化育人的今天,学校对这个地方不是没有动过脑筋。因为在墙上,分明是一些展板,内容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因为这个地方太过单调,孩子们也少有人来,久而久之,这里就更加冷清了。

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驻足望一望。有一回,在与校领导闲聊时,我曾说,如果把这个四四方方的大混凝土盒子改造一下,与周边协调起来,校园就更美了。

建议得到了肯定,但是混凝土盒子还是一直杵在那儿。也许校领导也在费脑筋,该怎么去掉这块黑斑呢?

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我们为什么不因陋就简,把它改造成展示学生个性与才情的舞台呢?

去年春节前夕,我有事去北京。闲暇时便参观了著名的北京育英学校。在一个小树林里,横放在地上的一段枯木引起了我的注意。枯木虽然横放在那里,但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地处理。它的旁边,卧一方大理石,上刻题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一段文字,乃学生所作。我问同行的校长,校长说:“这棵树倒了以后,怎么处理它成了一个大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拖出去扔了,要不给餐厅烧了也行,但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让这棵大树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我们以此为话题,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那刻在石碑上的就是最能引发学生共鸣的文字。”

诚哉斯言,教育不就是寻找一切适合教育的契机吗?教育无小事,于无声处有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那这样一个地方该如何改造呢?我想,如果学校能把所有的墙壁好好的粉刷一下,让孩子们到这里来尽情涂鸦,也许更好。我到过不少地方,可还没有看到一所能让孩子“涂鸦”的学校呢?

因为绝大多数的学校把乱涂乱画视为违纪加以管理,更因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按照专家的思维设计学校的。在所有的设计中,一切为了孩子,但却没有给孩子腾出一个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学生可以自由的创造,自由的发挥,甚至自由的发泄;在这里,没有老师悉心地指导,更没有评比。

节假日里,学生可以约上几个好友,也可以找爸妈帮忙,带一大盆涂料,为自己争取一个空间,尽情描画,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如果你的创造得到了同学的认可,那在吸引别的孩子目光的同时,你的那份涂鸦可能会变成一处长期的风景。如果你做的不够好,也许明天,另一个孩子会把一桶涂料重重地涂上。

如此,这样一个角落岂不是生机无限,活力四溢?当然,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在给予孩子充分尊重的同时,还需要制定必要的规则。比如要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卫生,懂得文明礼貌,这些简单适度的规则其实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因为只有在充满尊重与安全感的世界里,孩子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潜能,创造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我们做教师的,更需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好好说话”,而不是我们教师“自说自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文化就不会是一幅幅装帧精美到毫无意义的宣传画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去年到清华附小看到的一幕:在洗手间的墙上,贴的是一个小孩子虽然稚拙但认真画的一幅画,上面写着“节约用水”四个字。

还是说北京吧!据说,从2002年开始,一些艺术家进入几近废弃的798工厂,新鲜的艺术行为与工厂的旧有规划开始发生矛盾。之后,危机中的碰撞与成功使这个地区迅速升华,成为北京的新符号。

所有这些,其实都与一颗会飞翔的大脑有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给孩子一块荒地,我想,孩子们会让地上长出五颜六色的花朵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能给孩子留一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