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那些年》有感

花了一周的时间,从喜马拉雅听里百家讲坛上听完了《崇祯那些年》,以下为本人的听后感。

崇祯皇帝,本名朱由检,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末代皇帝。在位十八年,从天启七年到崇桢十七年,受命于国家内忧外患之中。上任对内便整治了阉党魏忠贤,对外重用袁崇焕,有利地打击了正在崛起的满洲努尔哈赤政权。他本人也希望能够经过他的治理,让大明王朝重新恢复中兴。

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我们看中了开头,却猜不出这结尾。崇祯皇帝任命袁崇焕为辽沈总督,袁督师也是尽心竭力为皇帝办事,在和满金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崇祯二年,皇太极带兵攻打北京城,皇帝命袁崇焕率领守辽的关东铁骑回来迎救被困的北京城。袁崇焕二话没说,便直接回师北京,解救被困的京城。天寒地冻的战斗在荒郊之外,便提出让将士进城却遭到了皇帝的反对。一鼓作气地打败了皇太极的部队,正在进行计划,想打皇太极埋伏的时候,袁崇焕却被崇祯以商量军晌的名义叫进了皇宫,这一进去就被皇上以私通敌人的罪名给关进了大狱,八个月以后就被以了极刑。

从袁崇焕的经历看出了崇祯皇帝的第一个特点:反复无常。袁崇焕死了以后,崇祯皇帝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将军替他带兵守辽,东北算是彻底地沦陷给了满金。

崇祯皇帝的第二个特点:对敌人太仁慈,对自已人又太残忍。杨嗣昌算是深得崇祯心意的一名高级官员。他对崇祯提出了,北京城是帝都相当于头脑,而辽东只是手臂,手臂虽然很重要,也不会伤及元气,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却不能不除,他们才是影响大明的最终祸因。杨嗣昌提拔的人很是得利,孙传庭活抓了高迎祥,打得李自成只剩十八人逃进了深山。而洪承畴打得张献忠直接投降。杨嗣昌建议皇帝一定要斩草除根,崇祯却认为他们已够不成威胁,直接对诈降的张献忠进行了招安。把孙传庭招进北京城来保卫京城的安危,孙说他的兵大都是陕西人,不习惯京城的生活,要求回陕西去把李自成全部歼灭。崇祯皇帝却因为孙不听他的话,直接把这个优秀的将领关进了大军。等后面李自成死灰复燃,带着百万大军闯进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自已落得个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的下场。

崇祯皇帝的第三个特点,也是他最致命的一个弱点:没有担当。袁崇焕提出和满金议和,做为权宜之计,保留实力,先解决农民军。皇帝以通敌的理由对他处以极刑。后来洪承畴也提出议和,因为实在没人带兵了,皇帝没有杀他,只是一再地带他出兵。洪承畴不得以出兵,结果自然是被皇太极给抓了。后面清朝皇太极主动要求议和,崇祯皇帝满心喜欢,却又希望大臣们能全部同意最好。在明朝,这些言官什么都没有,嘴上功夫却是十分了得。不管是议和还是迁都,都是可保实力,以后回来重整山河便又是英雄好汉。可这些言官的爱国情节全部体现在了嘴上,大明江山岂能拱手相让于他人,一定要誓死守城。皇上问有什么办法解决国家的内忧外患时,众大臣却是鸦雀无声。因为皇上的不担当,底下的臣子也是不担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朝的士兵到了最后打战都是不战自败,或是直接弃城逃跑。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都觉得花钱买官不过是为了赚钱,何必拼上性命。

同样类似的场景其实也出现在明朝中期。当年因为太监王振煽动当时的皇帝朱祁镇出兵也先,这就是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也先率领部队来攻打北京城,京城的兵部尚书于谦,就是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组织官兵和留守的人民一起抵挡也先的“北京保卫战”。当时的代皇帝朱祁钰对于谦表现了高度的信任,任何言官反对于谦的言论,朱祁钰全部不置理会,对于谦的行为给予百分百的支持。

崇祯皇帝手底下不会出现像于谦这样的人,因为他自已本身就不相信任何人。而那些他能够相信的人,也不过是掌握了他的这种心理,利用他怀疑的心态,达到铲除异已的目的,而且还是假皇帝之手。

明朝会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因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他长达48年的统治里,有30多年是不理朝政的。他的不作为滋生了很多的国家问题。后面的朱常洛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便一命呜呼。接下来的天启帝更是荒唐,朝政都是被魏忠贤把持。崇祯皇帝接手的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只是看他怎么把这一摊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的王朝如何维系的时间长久一点。

崇祯皇帝临死的时候,写的血书:朕非亡国之君,而你们却都是亡国之臣。他勤政却终究换不回大明王朝的中兴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崇祯那些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