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标签

昨天一同学非常难得地询问我对台湾人的印象。刚听到她的问题时,我非常为难,不仅仅是因为我压根就不认识什么台湾人,印象无从谈起,更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无法回答。

小至个人,我们得承认他的多样性;大至民族,更是鱼龙混杂。即便敷衍谈个大致印象,但方方面面又该如何谈起?不过我想谈的并不是台湾人的形象,也不是该同学对他们的偏见,而是在她观念中这种集体性的思维。

贴标签是自媒体文化的一大特征,写手们为了增加说服力,光是用邻家小妹已经不足以满足大众,总得把个体放大到群体,用失去“主人”的他们代表一类现象。于是习惯性地开始了一场集体自省。早年间80后、90后的“堕落”,现在“小鲜肉”、“00后”的“自我”,都轻易地实现了人群的划分与评价;接下来上演的反省大戏赚足眼球,总免不了有种半个社会都因部分人的行为而失去支撑点的感觉。写手们试图用“标签”激起大众的情绪,因为他们早就培养了大众将自己标签化的意识,于是“代表人物”的人设一塌,相关人员纷纷加入其中,或是悲叹群体,或是为群体辩护。少有人想到:关我鸟事。

由个体到群体的放大,越来越失去逻辑;个案总是轻易地变成集体问题。更加可怕的是在这场标签化的运动中,“我”越来越失去地位;轻易地被代表,轻易地被决定。

我仍然觉得这是个常识问题,个体与集体的差异,这不是从开始上学就知道的事情吗?不由得开始习惯性地揣摩那只想看得见就看得见、想看不见就看不见的手,它究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任何体制问题都该找到对应的人,权力、政治、体系,都是“虚空”的,背后一定有特定的人构造这一切,他们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途径又是什么,这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看完觉得有些启发,这些“大”的词汇成了这个社会怒意的排泄口,在它们背后,是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输入;在这张因虚无而永远无法破除的网络架构背后,是个体的人在操纵喧闹的人群,他们俯视着,永远安全地进行着他们的操纵游戏。

“台湾人”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仔细想想,并不是在询问一个普遍印象,它更像是标签化后具体意义的验证,通过你的答复,俨然要实现阵营划分。

这难道不该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吗?就算你让我进行自我评价,我都会很犹豫,若以圣人自束,那简直差到家;若以一般人的乐观心态,那大概是还不错吧。

这不仅仅是评价标准习惯性的统一,还是对集体多元的忽视。不过这两者,本身就相互作用,习惯性地承认集体的统一自然也就遗忘了差异。

你可能感兴趣的:(撕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