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吐槽入学审查,少拿自家问题来凑“悲情”

非京籍吐槽入学审查,少拿自家问题来凑“悲情”_第1张图片
http://7xo6kd.com1.z0.glb.cloudd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70519-1495162953783015180.jpeg

——本文约2104个字,阅读需3分钟

今天《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非京籍孩子在京“幼升小”审查亲历记》。
首先让我疑惑的是这篇文章的体例,说评论吧有很多事实,说报道却又无第三方信源核实,就连这个文章的作者身份似乎也不是中青报的记者,那么这篇文章似乎到有点微信小文的意思了。
但让我看完之后哑然失笑的是,这篇试图吐槽“审查”的文章,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问题试图甩锅给北京,这种打造“审查悲情”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有些无聊。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

老习惯,看问题咱们先看事实,梳理一下这位作者遇到的问题,大致有如下这些:

1.采集的信息并不多,但是因为说不能有误否则“后果自负”,所以填写的时候未免小心谨慎以至于有些战战兢兢的。
2.孩子的血型填错了。其实填的是正确的血型,只是户口本上写错了。
3.网上登记时错用了跟中介签订的三方购房合同的编号,实际上应该用网签合同编号。
4.两个孩子的父亲户口本上,婚姻状况还是“未婚”。
5.听别人说租房登记上户口的,房东会索要5万。
6.房本抵押登记没有完成的,要去房产抵押中心开个证明。
7.社保所每天只发40个号,想早办就得提前排队,这位女士让丈夫头天晚上10点去排队了。
8.房产证只复印了内页,没有复印封面,临时找了酒店印。
9.一位西北大哥一坐下来就对工作人员说:“感谢您的恩赐。”

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究竟哪一条是审查本身的问题呢?信息不能有误这不应该么?要这么说您把名字填错了也得给您办么?户口本血型错了是谁的问题?网上信息不是您自己登记的么?孩子父亲婚姻状态“未婚”这难道是应该的么?房本抵押登记没完成不该开个证明么?房产证没复印封面也怪审查么?
上述这些内容,占据了9个项吐槽事实中的6项,而这些可以说全是这位作者自己的问题,自己家的证件不齐全、资料不对或者自己提交的信息错误,这也拿来打造“审查悲情”,未免有些可笑和无聊了。

当然,确实有一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剩下三个问题。
比如房东索要配合办理入学的费用,但是这个说法是作者听别人说的,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实例,那么是真的存在呢?还是只是有一个都市传说?这让我想起“400分上北大”、“北京人都在当房东”等令人喷饭的段子,我就不做评价了。
至于所社保所每天只发40个号,尽管未经核证,我们姑且认为是真的,但问题是这并不是审查制度的问题,而是机构办事方式的问题。
进一步说,我也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如果您觉得40个号少,那么社保所加班加点日夜不休给您办,您就愿意了么?

至于那位西北大哥,虽然他说“恩赐”很悲情,但实际上工作人员当时就说了:“这哪能叫恩赐呀。”而且即便是这位作者自己,也承认工作人员都很客气。
这位西北大哥是这么解释自己的说法:“这就是恩赐啊,孩子能不能上学,就靠您了。”
那么在我看来,这位西北大哥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能不能上学,靠的是条件是否符合,而不是工作人员是否给您审核通过,如果条件条件符合但工作人员卡您,那么是他不对;但如果条件不过,工作人员给您办过了,则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孩子能不能上学”,靠的是您自己。
实际上,根据文章作者的描述,不论是帮助办理的居委会大妈、还是社保所的工作人员,都是很有礼貌、很专业的,居委会大妈甚至还发现了作者没有发现的问题,而社保所工作人员工作是值得赞赏的,为作者办理审查的时候用了不到10分钟,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

我这么一说,或许有些外省的人士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认为审查这事儿就是一种体验很不好的事情,觉得我是在替审查洗地。
那么我想,分歧恐怕不是在于审查的方式方法有什么问题,而是在很多外省人士的内心深处,审查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只要有审查就有人会被排除、剥夺资格。
如果没有审查,仅凭身份证交学费就上学,那将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而只要审查本身存在,需要他们进行一些材料的准备和登记,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去吐槽,即便是自己的问题也要扣到审查身上。

这种心理我其实是理解的,比如我去外省采访,也遇到过要求各种登记的情况,甚至有武警把我叫下车去审查,可以说任何审查天生就是不讨喜的,即便服务态度再好也一样。
不过问题是,现实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某些审查,否则社会秩序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具体到“非京籍儿童入学”这个问题上,像外省人士期待的那样,完全不加甄别地办理入学,只有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且平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当然,按照很多人的想法,只要政府加大投入,这种极大丰富和平衡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我想提一个我的观点:现实中种种,并非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政府机构单纯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各种利益、力量互相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
具体到这件事上来说,如果从本地教育部门包括一些本地人士来说,最好没有非京籍儿童来上学是最省事的;而如果从本地人士角度,增加教育投入应该至少不损害本地人既得利益才对;而从外省人士的角度思考,则教育投入不但应该增加,甚至应该倾向于接纳外省儿童才是。
完全不同的意见形成了现在的政策,这当然不排除某些官员的拍板,但拍板背后的逻辑仍然跳脱不出这种力量博弈。

于是就我个人看来,想要改变现实,首先需要打破的是这种博弈,不过至少目前看,我没有找到突破这种博弈的做法。而外省人士面对自身诉求没能实现,于是将怨气撒在审查的方式上,则属于一种小孩子乱发脾气式的做法。
而作为媒体,如果是为了蹭热点,刊登《非京籍孩子在京“幼升小”审查亲历记》来刷流量,我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青年报》也需要这样做么?需知这样的做法除了增添非京籍人士对本地居民的艳羡甚至愤怒外,实际上毫无裨益,这我就不理解了。
我倒期待,像《中国青年报》这样的媒体巨舰,可以找到比小孩子般乱发脾气更好的方法,来推动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均衡。
至于这位作者,我也祝您通过审查,让孩子可以好好学习,将来留学国外什么的,就不用在北京这里跟审查较劲了。

****作者:梁千里****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在后台留言联系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京籍吐槽入学审查,少拿自家问题来凑“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