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鲁迅——《呐喊》

假期读鲁迅——《呐喊》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少时听不懂的歌多,看不懂的书也多,鲁迅的文学作品便是其一。

我对鲁迅最初的认识来自于学校的课本,以及影视作品《孔乙己》、《阿Q正传》和《祝福》。留在脑海里面的画面大约有少年闰土刺猹、孔乙己吃蚕豆、阿Q自我安慰以及祥林嫂诉苦。究其我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大概都被框在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类的固定分析里面。那时是不明白《狂人日记》的妙处。而正因如此,我保留了对鲁迅作品的好奇心,终有一日再读鲁迅。

趁着短假,在图书馆借了《鲁迅小说集》之《呐喊》。《呐喊》收录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写的14篇短篇小说。翻开《呐喊》的书页,如同看到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社会面貌。

鲁迅眼见民众对封建制度下的生活麻木不仁,在愚昧中困苦生活,遂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字喊出自己的心声,唤醒沉睡的心灵。正如《呐喊》的《自序》里所说: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不似长篇小说以完整的故事来展示社会现状,但收集于其中的短篇小说却融为整体。各篇小说通过不同的手法集中描写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下农民、旧知识分子和小人物的悲哀生活。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发出变革的呼声。

十四篇小说中《故乡》、《阿Q正传》、《风波》、《社戏》侧重描写农民;《狂人日记》、《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白光》、《端午节》突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药》、《明天》描写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兔和猫》和《鸭的喜剧》內容轻松,重在抒发情感。

这些小说,每篇说着不同的故事,但又呼应“呐喊”。

《故乡》描写鲁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伙伴闰土。鲁迅目睹故乡破落凄凉的景象、感受到和闰土的友情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礼教造成的深深鸿沟。透着“物是人非,是是非”的小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农村了无生气,农民困苦的生活。同样是写农村,《社戏》笔调却显活泼。“我”在京城看戏的体会是无聊烦闷,在农村看社戏却是快乐回忆。因为有了与童年伙伴游玩、偷豆、煮豆、吃豆的体验,于是看社戏备感有趣。两相对比的描写,既写出守旧文化的沉闷,又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Q正传》和《风波》在无奈的“喜”中反映出农民在社会变革下的无所适从。他们既无力反抗封建制度,又缺少改变社会的斗志,展现出当下愚昧麻木的心态和人性。

鲁迅,作为文化变革的先驱,所以对知识分子的着墨较多。

《狂人日记》初看来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的疯言疯语,周围的人都“吃人”,都要“吃他”。实际上鲁迅在描写的一个对新文化运动有初步认识的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身处在封建礼教的漩涡中,他在控诉、在抗争。尽管这个抗争是失败的,但这是最初“呐喊”的声音。《孔乙己》和《白光》中的主角都是读过书但又不得志的旧式知识分子。他们有着知识分子的自尊,却也迂腐守旧,最终在封建体制摧残下悲惨死去。《头发的故事》和《端午节》描写的是正在经历变革的知识分子,他们感慨着中国社会改革对自身的影响,有思想上的挣扎,也有对旧式文化的顽固坚持。鲁迅也借此批判了旧知识分子对文化思想的变革,流于表面,而非发生于思想层面。《一件小事》看似叙述普通车夫的好人好事,实际上审视知识分子的渺小,揭示出知识分子与民众的距离。

新文化运动影响知识分子,呼唤农民的参与,也波及社会群体中的小人物。

《药》和《明天》是社会悲剧,它上演的是社会冷酷无情的碾压小人物。《药》中革命者的血没有唤起民众的觉醒,所有的牺牲只化为治疗华老栓患有肺病的儿子的药引子;《明天》中单四嫂子竭尽全力也救不了自己的儿子,失去所有的亲人,孤苦生活。

只有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醒来,才能推动变革。呐喊者有抗争的声音,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兔和猫》和《鸭的喜剧》沒有其他小说的压抑气氛,情节简单。《兔和猫》描述了在三太太家安家的两只白兔,先后经历生小兔,被猫吃后获得保护的小故事,表达着同情弱者、憎恨施暴者的感情。《鸭的喜剧》重在抒发自己和朋友的友情。这两篇是《呐喊》中非直接描写社会现象的文章。

《呐喊》将描写现实和虚构相结合,以贴近当时真实生活的手法写出了不同的社会阶层,看似分离却又紧密相连。写人,人物形象典型;叙事,情节清晰简练;将令人窒息的封建社会下冷漠麻木的人性浓缩于十四篇小说中。《呐喊》不是从喉咙里“喊出来”的,而是从觉醒者的胸腔中迸出来,直击沉睡者的耳膜。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期读鲁迅——《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