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

支付宝和微信互撕,抢占地盘的大戏正在上演,各种满减、打折促销抢占支付市场,特别是前段时间微信手撕苹果,上演了一场宫(si)斗(bi)大戏!可是作为支付的重要一方银行业,小M只想说,你的戏份太少了吧!

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_第1张图片

近日,北外丝路研究院发起一项调查,来自“一带一路”地区20国青年选出“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得票最多的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又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可以说现在可以不用现金、银行卡的地方越来越多。买菜,买零食,发快递以及去饭馆吃饭,基本上拿个手机就能搞定。就连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小车上也会挂个二维码,而且有些国家的购物退税也是支持支付宝的,一瞬间觉得支付宝逆天了!

现在的支付宝、微信不仅有支付的功能,而且余额宝、理财通又为全民科普了一次基本的理财知识,所以现在许多小伙伴的梦想不再是和马云做朋友,而是想叫他爸爸!

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_第2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事情不是银行该做的吗,银行哪去了?

支付方式日新月异,成为当今金融行业的一大特点,特别是移动应用内 (手机 App) 支付, 如星巴克、 优步、 滴滴, 直接在应用程序内嵌套了支付解决方案。 这些应用程序往往将手机应用的服务内容与支付服务紧密衔接,缩短了完成整个服务流程的速度, 提升了安全性, 因此客户的满意 度高,体验提升较大。同时,各国也纷纷出现各具特色的通用型钱包。例如,荷兰本地最受欢迎的 iDeal 支付公司有三大特点: 一是与各家银行的支付体系打通,适用范围广;二是设有一个统一的支付界面,将支付功能和账户体系无缝连接,体验比较顺畅; 三是在 i⁃ Deal 的钱包体系中,存在奖励和反馈体系,通过它的钱包进行支付,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调低支付转账费率、 申购理财产品以及消费信贷的手续费或利率(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支付宝)。值得注意的是, 通用型电子钱包的成功案例更多的是集中在某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比较小的市场,真正全球 性的由银行主导的通用钱包还是非常鲜见的。此外,主要的卡组织包括万事达 (MasterCard)、 维萨以及银联等也在积极推动自己的支付方式。

此外,增值服务日趋重要也是一大特点。 在商户的支付过程中, 除了支付结算之外, 商户也在呼唤更多的增值服务。 例如, 在支付完成之后,商户往往希望能有一个内部对账的系统, 跟它的 ERP 体系简单对接。 这样对于它的采购、 销售, 乃至盈利分析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两类增值服务是支付机构拥有一定优势,但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发展乏力的领域。

一是基于支付的大数据增值服务。商户希望支付机构能够在服务过程中为商户开展大数据分析。例如,在商户的门店管理问题上,不同地区的不同门面产能存在差异,但原因往往千变万化。通过支付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给商户在 门店管理上提供大数据分析,引导其调整选址,优化店内布局。

二是商户需要自身客户的画像,以及进一步开展交叉销售的提示信息。商户往往只了解自身客户在本店的消费情况, 但是对于客户整体的 收入情况、 社交情况、 消费情况往往是管中窥豹, 难以开展分析或 分析的成本过高。 在这个过程中, 支付服务提供商有较大的可能性 来打破客户信息的局限性。 支付机构去收集整理客户在不同商户上 不同的采购习惯, 如客单价、 品味和消费时间, 然后将相关信息提 供给商户, 商户就可以对这个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和交叉销售。

传统金融机构往往无法掌握一个客户在互联网生态圈中,不同的业态、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时间里所做出的不同行为。 而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巨头、 电商巨头,甚至苹果等移动设备制造商的巨头,却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捕捉到客户全场景的数据,由此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客户画像描述就可以入木三分。

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_第3张图片

创新与跨界:复杂的支付生态系统

全球移动支付生态系统主要汇聚了来自三方面的创新力量,一是非金融机构 (常常是零售商) 推出与营销一体化的支付服务,二是专业支付机构持续创新的 NFC 和非NFC支付,三是传统金融机构在支付介质、业务模式上的推陈出新。

中国支付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各个派系的支付机构凭借自身差异化的禀赋优势建立各自的支付场景,扩大自己的客户基础。主要的派系包括以支付宝、京东支付为代表的电商系,以银联为代表的卡组织系,以翼支付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系,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社交应用系和以拉卡拉、汇付天下为代表的创新型第三 方支付公司系等。虽然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基本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导,但其他支付机构也在持续探索例如行业专业化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支付行业四大制胜关键

不管是全球支付市场还是中国支付市场,均呈现百家争鸣、蓬勃创新的局面,而要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必须关注4个成功要素。

第一,需要有海量的客户基础。客户基础的大小对于日后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有许多服务需要依赖客户基础扩大后的规模效应实现扭亏为盈,也有许多数据服务需要有海量客户的长时间数据积累作为支撑。 做大客户基础本身就会成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护城河。

第二,需要双边激活的解决方案。首先激活商户,然后激活用户。用户端的激活有两种方式。一是深度嵌入场景,因为支付往往是消费行为的最后一环,需要和整个消费过程无缝连接; 二是将支付体验的便捷或创新做到极致,通过第一种方式往往相对更容易。

第三,需要打造 “支付+” 的业务延展性。 单靠支付业务往往很难盈利,因此需要在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叠加其他产品,提升单个顾客的钱包份额,从而实现单客价值的提升。

蚂蚁金服是以支付为基础,打造 “支付+” 的金融生态的典型例子。2003 年支付宝公司成立,主要服务于电子商务在国内开展的交易需求。2010 年,蚂蚁金服建立小贷业务,2011 年推出淘宝理财,2013年推出余额宝,众安保险成立,随后又继续建立了芝麻信用、 网商银行等一系列金融平台。这是一个以支付账户体系和客户基础为骨架, 不断深挖客户数据和客户需求,从而实现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金融生态的典型。

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_第4张图片

第四, 需要灵活的组织架构。 支付行业由于其天然连接用户和商户的性质, 处于金融行业 O2O 的前沿,倒逼支付企业去积极调整自身的组织架构。 例如, 线上商户往往是迭代创新速度快的新兴互联网企业,这倒逼着支付机构调整自身的企业组织架构,缩短管理链条,加速决策过程,去适应和对接客户的需求。 同时, 面向个人客户的数字化支付在移动端也越发成为一个独立的 App 和重要的流 量入口,这要求支付机构建立互联网运营的能力,建立类似电商、在线旅行社 (OTA) 的运营部门,去更好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支付宝PK微信,银行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