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不了孩子“依赖”,但可以给他们“依恋”

给不了孩子“依赖”,但可以给他们“依恋”_第1张图片
00154M342-0.jpg

文:许迪(traveler)

01

今天在医院牙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爸爸妈妈带着一个10岁的小男孩来看牙,男孩看样子在路上一直哭十分排斥被“强行”带来的。

一看到医生情绪更激动,哭闹着拒绝治疗,看到这种情况,医生说到“这样不行,如果真不配合,只能去省*医院去看,那里医生有办法,把父母拒之门外,然后把孩子绑起来。”

妈妈在一旁说到“你到底治不治”。孩子听到更害怕,直接逃出房间。

我看到因为害怕身体有些发抖哭泣的孩子,还有医生和妈妈在一旁的“火上浇油”,心里难过极了,眼眶有些湿润。

虽然知道我出于礼貌不该“插手”,但还是忍不住提醒下那位妈妈“孩子是太害怕了,可以先帮他消除下心理上的恐惧。”

或许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那位妈妈好像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走到走廊,孩子试图偎依到妈妈跟前寻求理解,但妈妈头扭向一边,严厉地说“你看看刚才那位小哥哥,一点没事,你都已经10岁了,你不是2岁!有什么好哭的。”

爸爸此时和医生在屋里沟通,我站在旁边也跟爸爸说到“孩子只是在害怕。”爸爸似乎听进去了,有些埋怨地说到“是的,早上孩子他妈给他看网上的视频,吓到孩子了。”

然后,他走到孩子身边,温和地说到“看牙呢,只是医生给你地牙齿塞上一个棉球,不疼的,早上妈妈给你看的那个是太严重了,你的一点都不疼......”

然后他边比划着边用温柔的语言跟孩子解释如何一步步把棉球放进去。这时,我看到孩子整个人放松下来,不再哭泣,认真地听爸爸讲解,还不时地说出自己地疑问。

最后,孩子同意了治疗。

然后爸爸去缴费,孩子想要跟着出去,妈妈说到“你去干嘛,呆着就行,都这么大了!”孩子也没吱声,默默地跟了出去。

我知道,孩子因为在爸爸那里得到了理解,他的情绪可以在那里得到表达。

02

在这个事件中,孩子其实不是排斥治疗,他只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害怕。

当他的这份情绪通过哭闹表达出来时,开始没有被父母以及医生看到,所以他会抗拒、排斥。

后来,他想向最亲近的妈妈寻求理解,但很遗憾的是,妈妈看不到这份情绪,而是表示“你不能这样”。

当爸爸感受到他的恐惧,并帮助他看到这份恐惧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也明确告诉他爸爸会在你身边陪着你时,小男孩便尝试着敞开自己,在爸爸的接纳下去信任外面的世界。

在这里,其实爸爸和妈妈分别扮演了两种妈妈。

当能很好地回应孩子时,妈妈就是“好妈妈”;当不能回应孩子时,妈妈是“坏妈妈”。相对应的是,面对“好妈妈”,孩子会是“好孩子”,而面对“坏妈妈”时,孩子就是“坏孩子”。

爸爸扮演了“好妈妈”,妈妈则扮演了“坏妈妈”。

所以好妈妈的回应让孩子觉得被理解,便产生了信任。

03

也许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不应该太惯着,应该从小培养他的独立和坚强,不然容易养成他的过度“依赖”。

但是,请您知道,依恋和依赖是不同的概念。

依赖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而不自己做,依恋是一个人情感上,能够****向情感对象的打开。

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包括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是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04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拔牙,是拔掉一颗横着长的智齿,需要割开牙龈、缝合,算是一个小手术。

我小时候拔过一次牙,那时技术不够发达,麻药也不怎么管用,我记不清当时具体细节,只知道当时特别恐怖。

所以,这次拔智齿我,虽然意识层面,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成年人,而且必须要接受治疗,但因为小时候事情心里仍然是十分害怕。

而这位牙医的做法就是,没有一味说什么“没事,不疼,不要紧张,不要害怕,都这么大了”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

他温和地看着我,听我表达自己地恐惧和担心,温柔又耐心地告诉我接下来的每个步骤,可能会有疼痛感,但不会太疼,跟我沟通如果有太疼可以示意他,还建议我可以做深呼吸放松身体,打趣说到“如果有音乐我还可以给你来段轻音乐”。

这些让我感到被接纳,他可以被我信任,我愿意把自己交给他。

过程果真没有太多恐惧,当可能有疼痛感时,他会提前告诉我,然后一边温柔地说到“接下来可能会有一点疼,好了,最难的部分已经拔下来了,很快就好啦”,我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一下。

拔完过程竟然会觉得有些“愉悦感”。

05

其实,每个人作为一个主体都在寻找着客体。

当我们发出的“渴望”被看到并被接纳时,我们便与外界建立了良好的情感链接,这是一种对外界的信任和情感的敞开。

当我们不被看到或不被接纳时,我们的这份能量便藏在了身体里,它并不会消失,可能会继续向外“攻击”或向内攻击自己。

比如,故事中的小男孩,当他不被看到时,他会继续哭闹并拒绝治疗,直到被爸爸看到并接住。

如果爸爸也没有看到并接住,他可能会继续哭闹并向内攻击自己,“我这么大了,还这么胆小,不应该哭闹”,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日后他的不自信、“讨好性”的表面坚强、拔牙的心理阴影。

那如果这样,到底是“以10岁孩子不应该哭闹来强迫孩子坚强”,还是“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并帮助他分析并一起面对”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另外,“听话”的孩子容易迟钝,因为他的身体和情感发生了分离。想到之前语姐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个例子。

语姐(ns30riji)家的宝宝吃饭时,爷爷为了能够让他多吃一点,每次都说“你还没吃饱,再吃一些”,以至于有段时间宝宝每次吃完饭都会问爷爷“爷爷,我吃饱了没?”

孩子的情感和身体发生分离之后,他会变得迟钝,不相信自己身体,甚至感觉不到。

看看孩子,看看小动物,我们会看到生命原来的样子:一方面,他们会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使其;另一方面,他们都在寻找情感依恋。当有依恋产生时,一份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现在,我明白当时拔牙过程中那份“愉悦感”就来自于当时产生的那份依恋,医生的看见与接纳给了一种情感的信任与链接。

06

其实,看到孩子表达的情感,并温柔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善意”的接纳和陪伴,让他们形成依恋,并对这个世界敞开并信任,是我们给予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的礼物。

End


PS:

其中关于依恋的一些概念来自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

你是否有过类似被看到和接纳,产生“依恋”的经历?留言告诉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不了孩子“依赖”,但可以给他们“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