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拖延法—《拖拉一点也无妨》

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罗伯特·本奇利

你今天拖延症又犯啦?你已经放弃治疗了?别着急,今天推荐下《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书,它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让你无需改掉拖延的毛病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本书的作者佩里,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已出版、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的他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至于这些“满是真知灼见的文章”(佩里自语)被其他作者收集整理,出版成册。然而,所有这些“深刻而睿智”的作品都不如本书中的第一篇短文《结构化拖延法》来得人气爆棚。自发表以来,这篇短文在15年间一直受到拖延者的热捧,并于2011年帮助佩里一举夺得了“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当然,这本书也是佩里老先生提出结构化拖延法理论15年后才完成的。

结构化拖延法到底是什么呢?佩里老先生开篇举了这样的一个小例子:”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这就是我称之为‘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所在“。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结构化拖延法则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等等。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的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避重就轻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吧。而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着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里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的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而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在这一一举例了。

工作中我们最离不开的也许是音乐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找几首合适的音乐,与不拖沓的人共事能让你更有效率的工作。显然,音乐和情绪之间是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的。当我们闷闷不乐的时候,一首节奏极富感染力的欢快歌曲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当然,不合适的音乐会让你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如果此时的你比较郁闷,这时如果你选择倾听灵魂唱腔神曲《 Lost Rivers》,那无疑是雪中送炭。

人类天生就是理性的动物,懂得三思而后行,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据说这是理智行事的能力,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所以似乎我们就应当是极其理智的,每个行为都基于慎重考虑,并且通过这样的深思熟虑,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正是对理性境界的完美苛求,造成了许多毫无必要的不快乐。也许这所谓的“完美主义”情节,让你对未知的事情产生了畏难心理:我能做好他么?我还能做得更好一点么?然而,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也许你也打算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它也没那么糟糕嘛。所以,允许自己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佩里老先生提供的结构化拖延法不失为一条高效工作的很好的思路,也许对于拖延症来说没什么用,也许拖延症真的就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敌人何止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敌人是一个比自己还要恐怖得多的东西。

打开手机看微信,加微信公众平台“Martin说”,每天收获更多Martin的闲扯。

原文出处:HugNew » 结构化拖延法—《拖拉一点也无妨》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化拖延法—《拖拉一点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