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24节气的伟大和神奇,想用自己的笔,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每一个节气对于我的含义和不同。
从春分,我开始了节气之旅,这是我旅行的第二站,清明。
每当想起清明,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大家耳熟能详,这首诗带给我什么样的体验?
清明,是一个经常和绵绵细雨相连的时令
清明,农历三月初八。名称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春分后十五日,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关键词:清洁,明净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因为清明风,吹散了空气中的各种尘土,天空呈现一片蔚蓝。因为清明雨,洗净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污浊和有害颗粒,空气中飘散着清新和潮湿的味道,清明本该和清洁、明净密不可分。
今年清明北京没有下雨。
了解春分节气时,我们知道“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有雨到清明”。
今年北京春分基本一直阴天下雨,持续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按照俗语看,北京清明应该是个好天气。事实上,前几天,天气晴好,太阳高照,正是验证了民间的俗语,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这不,清明前的这几天都是好天气。
可惜今天,清明节当天,北京开始雾霾 (哈哈,这种雾霾非天力所为,皆为人为,我们人类自作孽,不可恕)
2. 清明是一个肝肠寸断的时令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可不止一个两个,清明令大家肝肠寸断,为什么?
清明节,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墓祭又称祭扫,过去一般每年举行春秋二祭,春祭在清明节,秋祭在重阳节,重阳祭扫祖坟已湮没无闻。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清明此日祭祖扫墓。沿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风俗。
据传,清明节也和寒食节密切相关,寒食节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随着演变发展,慢慢在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而寒食节的相关风俗如冷食、祭扫坟墓,蹴鞠、荡秋千等,也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祭祖扫墓,以恭敬、敬畏之心,缅怀先人,寄托对先祖,对亲人的怀念和哀思之情。逝者已逝,对于生者,活着有时候反而更难过。动之以情,痛及深处,所以肝肠才会寸断吧!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
既然清明节已经承包了寒食节的风俗活动,那还是让我们一起看看现在的清明节都有什么风俗活动
祭扫坟墓
从古流传至今,这是最主要的活动,每年清明前后,大家又开始了一次大迁徙,回家去祭奠亡者。
踏青
又称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四月的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万物复苏,四处一派生机勃勃,如何能不去郊游?
踏青踏青,踏着春色和绿意而去,带着满足和愉悦回家。
“踏青”二字,寓意长远,想象你如腾云驾雾一般,乘着这满地的绿色赏花赏绿赏自然。
可不要真的将你的脚踏在青青小草上,或者折花折枝,只为自己欣赏。
每年的春游郊游,很痛心看到各种践踏和折枝,万物皆有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请君怜惜,手下留情,不要打扰它们静静的生长。
放风筝
这是一个大家特别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孩子,非常喜欢放风筝,奔跑着,拽着绳子,将风筝放飞,一路奔跑,通过牵扯着绳子的长短,方向的调整,将风筝缓缓送入高空。
这是一个对身体很有好处的运动,尤其是被各种电脑,IPAD,手机绑住,被颈椎病缠身的我们,需要放下手机,抬高我们的头颅,望向蓝天,奔跑,和孩子一起玩耍,体会这简单的快乐。
植树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清明风,清明雨,都很利于树木的成活,这时候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很多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住下一棵树苗,为它固土浇水,施肥除草,看着树苗一点点慢慢长大,未来我们收获的是一株参天大树,为我们挡风遮雨,提供氧气,是生的希望。
很欣喜看到很多人,无论老幼身份,利用各种机会为我们的环境改变而奔走,修复山地, 从大规模植树种树开始,藉由种树,我们也重新审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多年后,我们希望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祭奠亡者,是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更好的活。
痛过,哭过,哀思过,忏悔过,亡者是会接受到我们的真情和思念,如果真为了他们能够安心地离去,相信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他们是更愿意看到我们好好的活。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祭奠过,反思过的我们,就无需效仿古人,借酒浇愁,对身体,对安全都不利。
清明清明,本该是清楚和明白的时令,明白生的意义,明白死的存在和不可抗拒,对生的意义越明了,你的心才会越“清“,才会在世间更好更明白的活。
清明,愿逝者安息,愿我们这些生者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我们生存的环境,好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