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学术|刘畅:开展异态传播现象研究的构想(1)

刘  畅|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

所谓异态传播,是与常态传播相对的一个概念。不同为异,奇特为异,另类为异,非主流为异。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从求异思维角度看,其涉及和研究对象都是对传播一般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属于常态传播的范畴。但是,在此之外,还有一种传播系统鲜为人注意:异态传播,即在主流传播学视野之外的传播现象。比如,常态传播学关注社会信息的传递,异态传播关注沉默作为传播的一种方式的信息传递;常态传播学关注信息的确定性,异态传播关注不确定信息与不确定新闻;常态传播学研究知情权,异态传播研究不知情权;常态传播学研究准确信息,异态传播研究冗余信息。凡此种种,连接成为一个系统,就构成了异态传播学的骨架和血肉。开展异态传播学研究,或为丰富传播学研究、促进传播学的大陆本土化及破解传播学研究困境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就笔者目前思力所及,探究异态传播现象,有这样几个思考对象:一、沉默:作为传播的一种方式。二、不确定事实与不确定新闻。三、传播中的不知情权研究。四、传播中的冗余信息研究。鉴于本文篇幅较长,传媒1号(id:zcfhxy)将以连续4天的4篇文章对4个面向分别登载。

关键词: 求异思维;常态传播;异态传播现象;异态传播学

破解传播学研究困境:求异思维的视角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差异将人的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所谓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惟、辐射思维,就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新的未知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惟活动。 再进行细致分析,求异思维可具体体现为多向求解、多级发散、交叉发散和侧向发散等。所谓“多向求解”法,是指思维主体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打开思路,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多个方向去思考。其目的在于产生和提出新颖独特的想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摸索和试探。 例如,“竖版世界地图”的发明者郝晓光,思维触角就是多元发散,灵活开阔 —— 地球是圆的,可以纵切,形成“经线世界地图”,就可以横切,形成“纬线世界地图”;若将地球比喻为苹果,我们以常规的方法竖切它,看到的果心近似一只“蝴蝶”,但如果横切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五角星”。

借鉴这一思维方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的传播学研究,都属于“常态传播”的思路。从求异思维出发,或可提出“异态传播”的概念。所谓异态传播,是与常态传播相对的一个概念。不同为异,奇特为异,另类为异,非主流为异。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出发构建出目前主流传播学的框架,在中国大陆,可以《传播学教程》为代表。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传播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等,构成其主干内容。若从求异思维角度看,其涉及和研究对象都是对传播一般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属于常态传播的范畴。但是,在此之外,还有一种传播系统鲜为人注意:异态传播,即在主流传播学视野之外的非常态传播现象。比如,常态传播学关注社会信息的传递,而异态传播则关注沉默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常态传播学关注信息的确定性,而异态传播则关注不确定信息与不确定新闻;常态传播学研究传播中的知情权,而异态传播则研究不知情权;常态传播学研究准确信息,而异态传播则研究属于信息“噪音”的冗余信息;常态传播学研究基于事实的人内思维,而异态传播则研究作为一种特殊人内传播的“反事实思维” …… 凡此种种,由点成线,连线成面,链接为一个系统,就构成了异态传播学的骨架和血肉。开展异态传播学研究,或为丰富传播学研究、促进传播学的大陆本土化及破解大陆传播学研究困境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就笔者目前思力所及,探究异态传播现象,有这样几个思考对象:一、沉默:作为传播的一种方式。二、不确定事实与不确定新闻。三、传播中的不知情权研究。四、传播中的冗余信息研究。篇幅所限,以下分别简略勾勒并论述之。

一、沉默:作为一种异态传播现象

论述异态传播现象,首推沉默。沉默,即缄口不言,在某一时间段内无有效语言信息的传达,或是处于两个有效信息传播时段的间歇。常态传播依靠有效的语言或其他信息,而沉默则意味着语言或信息的缺席,沟通的切断,属于异态传播。所以,在正规或传统的传播学著作中,没有沉默的位置。实际上,沉默也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有效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信息,并不意味着没有内容,如耳熟能详的“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在某一传播过程中,总会有说者与听者,或曰信息的传者和受者。一方表达,一方倾听;一方发出信息,一方接受信息。否则交际和沟通无法完成。无信息的沉默与有信息的语言或其他信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了人类的交往。恰如学者所分析的:“人们每谈到‘会话’,总是立刻想到有声的言语, 却往往忽略了会话中重要性不亚于言语的另一现象‘沉默’。事实是, 日常会话中沉默占总会话时间的比例为5%一65%不等, 一般在40%一50%左右。许多会话研究者已注意到, 沉默是自然会话的显著特征之一, 是会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言语互相依赖,并具多种交际功能。因此,对会话中沉默的研究应成为会话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基于此,美国心理学教授古德曼对沟通做出了一反常规的定义:“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此语被称之为“古德曼定理”。可见,在人际传播中,“沉默”虽是一种非语言、无信息行为,可以独立存在,但语言交际过程却不能没有“沉默”现象。

法学领域素有“沉默权”之说。沉默权又称反对强迫自我归罪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针对司法警察、检察官、法官的讯问而享有的拒绝回答的权利。自从12 世纪问世以来,“沉默权”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可。世界一些主要国家, 都在其宪法或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沉默权的规则。1964年, 英国修订的《法官规则》第二、三条A 规定: 如果警察怀疑被询问人可能是罪犯时,则应告知其有沉默权。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 任何人都不得被迫自证其罪。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36 条规定: 初次讯问开始时, 要告诉被指控人所被指控的行为和可能适用的处罚规定。接着应当告诉他, 依法他有就指控进行陈述或者对案件不予陈述的权利。按照德国学者施密特的说法,在德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仅有权保持沉默,而且有权说谎,而无须被追究伪证罪的刑事责任。意大利新《刑事诉讼法》第64 条规定: 在开始讯问前,除第66 条第1 款的规定外,还应当告知被讯问者, 他有权不回答提问。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1 条规定: 被告人可以始终沉默或对各个质问拒绝供述。 从这一视角出发,或可开展传播与犯罪行为与心理的研究。

另外,沉默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副语言,或静默语。所谓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也可称副语言特征或伴随语言特征。副语言一般指的是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沉默,在此指在讲话和交谈中不是明确地做出有声的表态,而是做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 副语言意义上的“沉默”属于“语义性沉默”,“广义语言学认为沉默的本质是一种符号,因而其符形与其所传递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不确定。在教堂做礼拜,在大剧院欣赏音乐,人们一般都会保持安静,这是一种敬仰,肃穆和礼貌。而在日常交往中,沉默却常常表示话语的缺乏,即交际的缺乏,表示冷淡,蔑视甚至敌意。可见同样的表现形式,会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其意思的定夺尚需依赖具体的语境,即解释者自身的众多因素。这种符形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反映了沉默的本质”。 而静默语,据学者介绍,“属广义语言学范畴,其本质是一种符号,因而其符形( 形式) 与其所传达的信息( 意义) 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不确定”。 作为副语言、静默语的“沉默”,其特点是间接性、模糊性和文化依附性。由于其这种不确定,它较重地依赖周围的“语境”,例如,“在教堂做礼拜,在大剧院欣赏音乐,在法庭听证,人们一般都会保持安静,这是一种敬仰、肃穆和礼貌。而在日常交往中,沉默却常常表示话语的缺乏,即交际的缺乏,表示冷淡、蔑视甚至敌意。可见,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其意思的定夺尚需依赖具体的语境及解释者自身的众多因素。这种符形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反映了静默语的本质”。

此外,沉默还是不同社会地位、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外在标志。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宁王宪(玄宗兄)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晰,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云云(即《息夫人》诗)。王乃归饼师,使终其志。”按王维所作《息夫人》诗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息夫人,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公元前680年,楚王灭息,将她据为己有。她虽为楚王生了两个孩子,但终生默默无言,不和楚王说一句话。还有人曾以“沉默”为核心概念研究了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其云:“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描述的女性代表了中世纪传统女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女性。在当时的等级信仰、教会学说、生物理论、社会习俗、教育和职业等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活动范围被更多地限制在家庭。她们在社会中得不到与男性同等的理解与尊重。于是,莎士比亚常用‘沉默’来描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通过对欧菲莉娅、苔丝狄蒙娜、考狄利娅、维吉利娅、麦克白夫人和鲍西娅从‘被动’的沉默到‘主动’的沉默,再到‘打破沉默’这一过程的分析说明,莎士比亚时代的女性在不断地为获得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尊重、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权利而奋斗。” 王小波也认为“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在此,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是被主流意识形态剥夺了话语权的人,因此沉默也就有了文化内涵,“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因此“沉默也可以传播”, —— “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认为“沉默”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在一次访谈中,当访谈人瑞金斯问道:“读者能够从你的著作中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对沉默的欣赏。你描述了沉默给人带来的自由,沉默的众多原因及其蕴涵的意义。譬如,你谈到有很多沉默。这里面是否有某种自传性的成分?”福柯这样回答:“有很多种说话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沉默的方式。某些沉默带有强烈的敌意,另一些沉默却意味着深切的友谊、崇敬、甚至爱情。我深深地记得制片人丹尼尔•施密特造访我时的情景。我们才聊了几分钟,就不知怎地突然发现彼此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接下来我们从下午三点钟一直呆到午夜。我们喝酒,猛烈地抽烟,还吃了丰盛的晚餐。在整整十小时中,我们说的话一共不超过二十分钟。从那时起,我们之间开始了漫长的友谊。这是我第一次在沉默中同别人发生友情。这种沉默的欣赏也许还同说话的义务有关。我小时候生活在法国外省的小资产阶级环境中,我们不得不同家里的客人进行各种谈话,这令我感觉苦不堪言。我常常纳闷,人为什么非得说话不可呢?沉默也许是同别人交往时更有趣的手段。”

沉默,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内涵。美国作家梭罗就曾说:“人类交往的不幸,并不在于对话语的误解,而在于对沉默的不理解。”沉默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它自己的特性:间接性、模糊性和文化依附性。沉默时不说话,但并不代表无话可说,它和间接语言一样,可以曲折地传递信息,具有间接性。 因此,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有学者总结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沉默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一般而言,多数西方人倾向于将沉默理解为冷淡、气愤、敌视、反对、羞怯、难堪、轻视和厌烦等,而东方人喜欢将沉默理解成敬意、顺从、同意、深思和友好等等。” 其原因是各自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东方人倾向于集体主义,提倡他人取向,与他人协调, 相互依赖,等级观念较强。这使得东方人的用语倾向于委婉, 重心领神会、重和谐。因此, 东方人对言语信任度较低,喜欢沉默;在会话中, 无语出现的时间长,频率高。而西方人倾向于个体主义,主张个人独立,重自我,地位等级观念弱。这造成西方人的语用倾向于坦率, 重言谈沟通、重说服。因此, 西方人对言语信任度较高, 不喜欢沉默”。

当然,在特定条件下,沉默还是一种斗争的武器。据悉,中朝与美韩的板门店谈判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 —— 谈判时间最长的停战谈判,整整747天。原因是双方在战俘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国际公约》规定:“战争结束,战俘应毫不迟延地释放并遣返。”由于中朝方拥有对方战俘共计只有11551人,而对方拥有中朝方战俘达13万多人。美国在其它方面未得到好处,便想在战俘身上大做文章,坚持“一对一”交换。后在中朝方的斗争下,美方又紧紧捏着“自愿遣返”这张“牌”不放,以便扣押中朝方战俘。因此,在谈判开始前的会议上,李克农总要忠告他们,“政治上要高屋建瓴,具体问题要后发制人。”“在谈判桌上有些话宁肯晚说一天也不要抢先一分钟。”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有一次双方代表团成员都拒不发言,静静地坐着,虽然都如坐针毡,但竟然僵持了132分钟。副代表柴成文走出帐篷就此请示了李克农,我方还是按兵不动,最后美方沉不住气,先开了口。

综上可见,观照和研究“沉默”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角度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目前属于分散状态,亟需整合的、系统的研究。

1号邀约:“1号学术”是传媒1号全新推出的板块。我们的初心,是要让学界优质、前沿、新锐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不仅在学界互通有无、思想碰撞,也能在业界启迪思考甚至影响实践。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不吝赐稿,让“1号学术”可以成为有志者充电学习的平台,以可以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起点。

(本文部分发表于《当代传播》2014年6期,后经增改,特此说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1号学术|刘畅:开展异态传播现象研究的构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