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道德经》207

第四十四章6 “知足”才不是叫你不做事呢

故知足不辱

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

“知足”不是懒惰的借口,而是说要认真做事,忘记结果,自己祈求的东西自然会来。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新的启发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商学院连续讲课,比较费嗓子,我就声音低点给大家讲,因为商学院EMBA课应该是最后的课程了,从明年开始再招收的EMBA就要参加全国EMBA的通考,EMBA要考数学、外语、逻辑等等,这些企业家每天都忙于经营,很多人白手起家,基础差一点,让他考数学和外语基本上是很难的,所以现在各个学校的EMBA有可能都是有些企业家最后一次能读的机会了,新的一届他们可能就读不了了。本来我已经大量减少讲课了,但是我觉得很珍惜这个机会,就好像老师要上的最后一课似的,所以认真的讲这些课。给大家分享的非常感动,课堂上大家很认真。我觉得EMBA是我们国家最具正能量的企业家平台,你想这些企业家不花天酒地,聚在一起读书,有人说这里滋生腐败,我告诉大家,我讲了五年的EMBA课,我所见到的EMBA的同学全都是积极向上的企业家,他们下课讨论的全是经营的问题,这是企业家里最具正能量的一群。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要重新考试,要全部再入学考试,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有一些企业家可能就没法学习了,我相信他们以后会上海外去学。

比如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地方,对于新加坡的本地企业家,他们去这些商学院学习,新加坡政府支助60%的学费,也就是你花的学费,60%政府给报销,如果政府指定的课程,政府会给报销90%的学费,所以新加坡经济实力全球排名第二,为什么那么高?因为对企业家进行培训,让你知道全球最高的、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什么,提升你的眼界,所以它的综合经济实力就在往前排,我真的建议,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给企业家再开一条生路,因为有的企业家虽然没文化,但是人家把企业做的很大,他们也需要学习,EMBA没有了,让他们去哪学?所以这两天我一直在讲课,我觉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把EMBA的课讲好。

今天跟大家接着分享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有点累,但是老子的课也是一定要讲的,今天我们分享这句话,老子说,“故知足不辱”,老子前面讲了很多,全是铺垫,“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做的结论是“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我们今天讲这句话“知足不辱”,“辱”是耻辱的意思,也就是说您会遭受损失,“知足不辱”字面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知道满足,你就不会被侮辱,就不会遭受损失。到底知足什么?我们大家通常解释为知足以后就不做了,我们一般的解释都是人生知足,知足好,我现在赚那么多钱,知足,一个月2000多块钱挺好,我能吃上一顿红烧肉,我知足了,我就不努力了,无所谓,不在意了。所以中国人往往把“知足不辱”这句话当作一个不进步的借口,就是说我知道满足就可以了,是不是这么回事?从某种程度来讲应该是对的,知道满足,就不至于太去费力去做什么事,知道满足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时候知足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老子讲的知足是什么意思?

我们前面老子做的铺垫,老子说你获取做事所带来的名誉、地位和利益等摆在前面会伤害自己,老子看中的是做事本身,老子告诉大家不看中的是做事带来的结果,我们说的“知足不辱”什么意思?什么知足?知足什么?我们从前面老子讲的铺垫推理下来就知道了,老子讲的知足不是做事本身,我不做了,而是做事所带来的结果,名誉、地位、名利等这些东西,我们对那些东西知足,对做事本身要积极认真的去做,对于结果我们知足就好了。我把更详细的讲给大家,大家就明白我们平常说的“知足不辱”往往作为懒惰人的借口,其实不是,您该做事还是做事,但是对于做事带来的结果,您知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获取太多,因为它迟早会来的,就像你把竹竿一立,影子会来一样,它会追您来的,但是您要追影子,这事就没戏了,这就是这句话的道理。

大家看,这句话里边有很深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您把这个放到生活中,您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影子,我想问大家个问题,你们给领导送过礼没有?这个问题很实际、很切中要害,有的人会羞于回答,我觉得多数人可能给领导送过礼,只要在单位里干过的。为什么您要给领导送礼呢?凭什么都是人,你要给他东西呢?没见领导给您送礼,是因为我们想从领导那获取到什么资源。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耻辱是你有所祈求带来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以前家庭生活都比较贫困,条件一般,我们家其实是这样,我父亲在大学上班,我父亲是个特别老实的人,他从来不为自己的权利去什么说话,当年都是国家给员工分房子,但是我们家就迟迟没有分房子,很长时间没分,我们家当时我奶奶、我妈妈、我爸爸、我和我妹妹五口人住一个12平米的房间,我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12平米多大,就是现在两室一厅,一间屋12平米我们家住,另外一个房间别人家住,我们两家共用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卫生间,非常紧张,像现在很多家庭,两个卫生间才够。我们家其实一直盼望能改善一下住宅条件,我记得我小时候,房屋问题是我们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太紧张了。分房迟迟分不到我们家,因为楼也不断地盖,每次盖楼我妈心里都充满了憧憬,都去工地看,这个工地这个房子的房型,但是最后分是没我们家份的,有的时候我母亲难免着急,怎么还没分到我们家?有朋友说,你要跟领导沟通一下,讲讲你们家的困难情况。

有一次我妈就想准备讲一讲,沟通一下,就买了两盒糕点准备去给领导送礼,因为平时跟领导都挺熟的,都在一个院子里,本来想见面讲一讲,但是正好赶上领导吃饭,领导就没让我妈进门,不行,我们吃饭呢,别跟我说了,不用跟我说,就把我妈轰出来了,我母亲说现在讲讲还是流眼泪,当时是含着眼泪回来的,内心感到特别耻辱,因为平时见面都很熟,我就说两句有什么的,但是不但没有说,礼也没送上去,其实她不带礼去跟人说话也应该没问题,都是同事,都经常见面,从此我妈就把这事记住了,我妈以后再也不提房子的事了,我们就住这么大房子,认命,不提,爱怎么分怎么分吧。

后来,我们家也是分房子,到我爸分房子的时候,就改成集资共建,要拿钱来买了,所以我们家后来改善住宅也是自己拿了一部分钱买的房子,接着改革开放,我妈就开始下海自己开诊所,认真做事,低头做事,就不断地给人看病,患者特别多,站大排,所以诊所的效益是不错的。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就慢慢改善了,后来我们家买了房子,这个房子买的就比较大,200来平,200来平房子其实价格不高,因为沈阳的房价现在也不贵,之前更便宜,虽然不贵,但是面积很大,很宽敞,有大阳台,我妈就觉得梦想终于实现了。其实孩子往往受父母的影响,我妈就经常告诫我们,千万不要送礼,送礼没用,如果领导偏袒你,那是他违反原则了,领导不偏袒你,送礼有什么用呢?做好工作就行了。

我妈从那以后不给领导送礼,这个人就一直这么做下来的,我受我妈影响也这样,我这一辈子,我也从来不给领导送礼,我觉得没有任何必要去讨好任何人,我用什么礼物达到你帮助我的目的,没有任何必要,这个礼物没有那么重,所以不给领导送礼。公平的论,我妈当年送礼这事,那位领导做的是对的,不让我妈进门是对的,因为现在反腐倡廉,拿两盒糕点也是礼,人家做的也是对的,我母亲当年为了改善家里边的环境,那种迫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都没错误。但是我觉得让我妈一辈子不送礼这事,得到的结论是更好的。这个结论给我的影响反而很大。

我现在认为老子“知足不辱”这句话,我觉得老子说得太到位了,你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如果事情没做到位,你却想拿到一个很高的一个结果,那个结果距离您很远,您没做到位,您要踮起脚尖去够那个很远的结果,往往会让您遭受耻辱、遭受损失。因为你会跌跟头,你够不着,不如忘记那个结果,您就低头慢慢做事,认真做事,做到位以后,您放心那个结果自己会来的,所以这是老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老子指出的“知足不辱”的这种状态,有可能是做事最好的路径,您总是想那个结果,我觉得不是最好的路径,忘记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想把这个事怎么做好,愉快的去往前做,那个东西会来的。

我们之前很多人解释“知足不辱”就是不做事了,那是不对的,如果以为知足就是不做事了,满足现状,那永远不会进步的,老子并不是一个消极退让的人,告诉你永远不进步了,而是老子告诉您那个结果不要太在意它,做事做不做?老子《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让你“为”,不是让你“不为”。老子通篇都在讲这个道理,但是很容易被后人理解偏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这些话,其实是有所指的,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是我们生活中怎么理解它,老子在当年为什么讲这些话?因为当年的很多国君是自己的国家没做好,老百姓穷得没饭吃,自己国家治理的一团糟的时候,结果这些国君的欲望欲壑难平,欲望越来越大,我要把那个城也占过来,邻国的土地也占过来,然后就开始打、开始进攻,结果惹祸了,别的国家一看,你进攻我,那我也打你,结果一打过来,把自己的国家给丢了,国君被抓砍头了。

这种情况在当年是常见的,这叫不知足遭受了耻辱。因为你自己的国家老百姓还没有吃得好,国家实力还不强,您就贪得无厌了,这是不行的。所以老子讲的“知足不辱”这句话,是指领导者要把你做的事做好,把你管理的百姓管理好,让他们富足起来,这是把事情本身做好,不要过多的想自己的欲望、权利、地位、金钱、财富等等,您要想那些东西会举措失当的,您的措施一定会失当的,所有的角色都会出现问题,所以会遭受损失和耻辱。忘记那些东西,把百姓管理好,让他们富裕起来,作为领导者又会遭受到什么耻辱呢?不会的。所以老子说“故知足不辱”。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重复一遍,我们总结一下老子所讲的“知足”不是安于现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借口,老子讲的知足不是不做事,而是对做事所带来的那些结果,虚幻的名誉、地位、利益等等,那些东西您知足,但是对于做事本身您要做,您应该扎扎实实的去做事,当您把事情做好了,您曾经所祈求那些事情一定会来到您身边的,只是我们对它不要太关注而已,来就来,别在意而已,所以这叫“故知足不辱”。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分享,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注:本文章来自“罗大伦频道”,感谢罗博士的细心讲解,这里分享的是文字版,语音版可以关注公众号收听:大伦书院。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大伦《道德经》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