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来看郭沫若

他是中国新诗、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也是甲骨学四堂之一,他还是中国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创造了《女神》,他写出了《屈原》,他跳出几千年的桎梏,为曹操翻案、为《武则天》正名,他的《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是现代学者研究甲骨文、卜辞的重要资料,他精通四门外语,翻译了《浮士德》、《战争与和平》、以及马克思的理论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艺术的真实》……

纵观古今才子,他的才华依旧屈指可数;总览天下学者,他的成就不可埋没!他是天生的学者,学术界的神话!他是郭沫若,他是神一样的人物。

从文化角度来看郭沫若_第1张图片
伏案的郭沫若先生


沫若先生,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之一,而作为文学学术大家,他的笔名自然也是有据可考的。郭沫若先生的家乡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有两大河流:大渡河(古称沫水)以及流入大渡河的雅河(古称若水)。汉朝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中有关“沫若”的一句,指的就是大渡河与雅河的汇流。因此,郭沫若先生便以此为笔名了。1919年9月11日,他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早期诗作时首次用“沫若”笔名,而随着《女神》诗集的出版,“郭沫若”这个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熟知,最后甚至超过了“郭开贞”的知名度。除了“沫若”这个笔名外,先生还有很多其它的笔名,如:尚武、文豹、汾阳主人、竹君主人、郭鼎堂、鼎堂、鼎、麦克昂、杜顽庶、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生等,无一不体现出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知识修养。

沫若先生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古今中外的学术他都或多或少研究过,尤其擅长文学,历史,古文字,翻译,戏剧创作等。


博古通今

说到沫若先生的文学,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等身著作。沫若先生一生著作颇多,他的第一部诗集——亦即他的成名作——《女神》发表于1921年,彼时,他正当而立之年。《女神》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创造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同时,他的《女神》诗歌具有前所未有的开创性,青春性与现代意识。 也因此,使得《女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震动诗坛的号角,又是拔地崛起的新诗开路之碑。

我国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强烈的主观精神和奇特的想象,洋溢着浓郁的神奇色彩。《女神》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表达了五四的最强音,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创造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她开创了我国新文学革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当时其他诗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尤其是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彻底地打破旧体诗词的羁绊,成功地创造和运用了崭新的自由诗体,成为白话诗真正取代历史悠久的文言旧诗的标志,从而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沫若先生的确成功地做到了“开一代诗风”。

先生的现代文学成就不只《女神》一集,更是有诸如《星空》   等。除现代诗歌、散文外,先生对古代文字学,尤其是上古文字学研究也颇有收获。

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中,雪堂是罗振玉,观堂乃王国维,彦堂为董作宾,而鼎堂则是郭沫若先生。他们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四人中,沫若先生的成就更偏向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他的著作也大都与之有关:《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等。

当然,先生在古代学术上的成就不止于古文字学,更在历史学、考古学、古器物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也利用研究之余的时间,写作了诸如《武则天》、《屈原》、《卓文君》、《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王昭君》、《蔡文姬》、《聂莹》、《高渐离》等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有的已拍摄发行。


学贯中西

作为一个现代学者,沫若先生不仅仅对中国文化信手拈来,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学也十分精通。

郭沫若天性聪颖,从小就表现出其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他在精通德语、日语、英语的基础上,逐步对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化作品产生了浓厚的翻译兴趣,由此走上了一条为各国优秀文化搭建“桥梁”的道路。

1921年,时年仅三十岁的郭沫若翻译出版了卡尔·马克思著名的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钱君胥合译出版了德国小说《菌梦湖》;1922年,他成功将德国著名学者歌德的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译为中文;1924年,他翻译了日本论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1926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集《雪莱诗选》由他翻译介绍到中国;1928年,他翻译了歌德的另一部巨著《浮士德》第一部;同年,创造社出版了他的《沫若译诗集》,美国小说《石炭王》也在这一年由他翻译出版;1935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经郭沫若之手翻译到中国;1947年,德国卡尔·马克思的另一部理论著作《艺术的真实》也由郭沫若翻译出版。除此以外,《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新时代》、《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屠场》、《美术考古发现史》、《煤油》、《生命之科学》、《日本短篇小说集》等一大批国外优秀作品也都经沫若先生之手介绍到中国,为当时中国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笔走龙蛇

沫若先生不仅仅在学术研究方面闻名于世,也以书法闻名中外。他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8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生成与他的诗、文、史种种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化境,以书法的外化形式展现给读者。

关于书法的学习,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说:“我从前也学过颜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从他的自叙可以看出他早年师颜鲁公的用功刻苦。从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见颜鲁公的精神,比如线条的朴茂、敦厚;结体的宽博。郭沫若行草书的精妙之处,在于“意”的挥洒和“韵”的和谐。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如果以郭沫若在文学、人格上的浪漫与文化上的“狂飙”来视其书法创作,应该是耐人寻味的。沈尹默有诗评曰:“郭公余事书千纸,虎卧龙腾自有神。意造妙掺无法法,东坡元是解书人。”

有人这样评价沫若先生的书法:浪漫风格――豪放明快、不拘绳墨;笔法特征———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结体———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章法———匠心独具,运用玄妙;草书———舞墨见豪情。将其“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的笔法特征”归纳为: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内擫外拓结合;藏露互用,方圆并施。归纳先生“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的结体”为奇正相生、疏密得当、虚实变化、开合伸缩、俯仰有姿、避让妥帖等六点。

沫若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辛亥年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严格看来,郭沫若并非专门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有目共睹。在中国许多名胜地点的招牌都采用郭沫若的题字,如:故宫博物院、北京四中、中国银行、荣宝斋、中国书店、沈阳故宫、华清池、黄帝陵、半坡遗址、吉林大学等。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

从文化角度来看郭沫若_第2张图片
郭沫若先生的书法


郭沫若先生文史兼长,博学多才,在学术界,他的地位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假使沫若先生活到现代,他的成就必定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此文仅从郭沫若对文化的贡献来写,对于他的人品,历来争议颇多,在此不作议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文化角度来看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