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清白在人间(二)————记于谦

公元1398年,活了长达70年的朱元璋生命走到了尽头。但也是同一年,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一个名叫于谦的孩子出生了。

这个孩子未来将会在大厦将倾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一时的明王朝。


也先之所以敢带着朱祁镇来要钱,全在于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时候明朝的皇帝不是朱祁镇了。换句话说,朱祁镇不是皇帝了,所以他不值钱了。但即便如此,也先觉得,朱祁镇怎么着也是个皇亲国戚,也得来点钱吧!

他没想到的是,此刻朝中上下依赖重视的都是一个人——于谦。一来是于谦把朱祁钰扶上了皇位(当然不仅仅是现在,在朱祁钰当皇帝这期间都是如此)二是于谦几次三番的所谓所为已经完全震住了惶惶的朝臣。他一个兵部尚书,自当该负责调动军队。此刻,他负责的是京城的守卫,也就是说现在皇帝、后妃、朝臣甚至于整个明朝的安危兴亡全系于他一人身上。

我们现在来说说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兵部尚书是统管全国军事行政的长官,在明朝是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是不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加个但是。但是,这是国家20万大军刚刚战败之后;但是,这是在也先胁着太上皇来势汹汹的时候;但是,这是在城中无军的状况下。

但是于谦做到了,他组织起留在京都的一些残兵,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我在看《康熙王朝》的时候,曾看到九门提督一职,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并没有这个职位,而是分派九人,崇祯皇帝还亲自站过九门抵御皇太极,康熙为擒鳌拜才设立了这个位子。

此战开始,于谦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于谦自己和石亨(记住这个人)在德胜门外列阵,抵挡也先。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

也先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黄金和丝织品;又邀于谦等出城谈判。皇帝不准许。也先更加沮丧。

于谦令石亨在空屋里设下埋伏,派几个骑兵引诱敌人。敌人用一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发射火药武器,伏兵一齐起来迎击。也先的弟弟被炮打死,也先部队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抵御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来到,敌寇撤退。敌军正要退却,而几百个骑着马的宦官想争功,冲马争着向前。阵脚乱了,武兴被乱发的箭射死。寇兵赶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这仗打得很是热闹,总体描述就是也先没来就算了,也先来了的话,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始打,明军这边是换着换着打,也先要不眠不休的打,连个歇气的空档都没给他。而且于谦这个人很有些想法,白天打也就算了,晚上要休息了,他也先给敌军放颗火药弹再睡。就在这样的艰境下,也先带着他的草原骑士们撤退了,当然也带走了太上皇,毕竟他觉得太上皇还是该值点钱。

也先这人也很有点意思,不知道是太实诚了还是不擅人际,他来到一个门,首先冲门喊,叫人来接太上皇。门自然是会开的,但是出来的不是接太上皇的,而是来干架的。也先也确实有毅力,就这么一个门一个门的敲过去。

终于,也先打算走了,于谦却不想让他走得那么容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留清白在人间(二)————记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