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什么爱玩这些游戏?
——从“蓝鲸”“人体刺绣”这些自伤游戏给家长的警示
又是一年暑期到,很多家长忙于生活,忙于事业,给放假在家的青少年更多的自由空间,玩手机,玩网络游戏已是司空见惯,殊不知,一些危险的网络游戏正悄悄来到身边,极大地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据了解有不少孩子表示听过“蓝鲸”这个游戏。其中,大部分小学一年级段的孩子还有点一知半解,四五年级段的孩子明显“老练”很多,有几个孩子甚至能说出“要看鬼片”等语句。
自今年5月初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一种名为「蓝鲸」(或称「蓝鲸挑战」Blue Whale Challenge)的死亡游戏正由国外传进中国,有国内网友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组织相关代号为名的游戏群组,而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自虐任务,最终以自杀结束,而一旦选择开始这个游戏,就不能退出。蓝鲸游戏,是一款发源于俄罗斯的死亡游戏,因与自杀挂钩,受到很多国家的恐惧,有消息称,蓝鲸游戏已经传入中国,蓝鲸游戏,在完成50项游戏指令之后,就需要自杀,“蓝鲸”死亡游戏的发起人虽于2016年低已经被捕入狱,可游戏没有灭绝,还在各国蔓延,在英国、阿根廷都有青少年自杀,多个国家已对家长发出相关的警告
目前我国虽对类似”在QQ群组中“蓝鲸死亡游戏”“4点20叫醒我”“蓝鲸:死亡4:20”这些“蓝鲸游戏”的代号,予以严查,但目前又出现“人体刺绣”等诸如此类的自残游戏,
到底这些恐怖的死亡,自残游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沉溺其中?
据调查,“蓝鲸”游戏的发明者俄罗斯21岁青年布德金
“在学校期间他是个不友好的人,母亲由于上班太远,很少有时间陪他。”
“他与伙伴们经常有冲突,学习方面表现不佳,课后他就泡在网上。”
“他妈妈早晨5点离开家,很晚回到家,给自己和儿子弄点吃的,仅此而已。他妈妈说,他甚至都不出家门。所以,这个人从未与他人建立过联系,突然他发现自己能主宰别人的意志和生命。当他把那些孩子们推向自杀的时候,他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在天上,我会把你们都收编起来’。”
此游戏发明者花了5年的时间设计这个游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程序使人筋疲力尽、绝望无助直至自杀。
据调查,“蓝鲸”是网络深海中的嗜血幽灵,却将死亡塑造成“温暖的归宿”,将死亡浪漫化、游戏化、程序化。一些处于脆弱懵懂期的青少年以为加入组织“很酷”,带着好奇心试图寻找,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牟利。
一些 遇到挫折、心理压抑的孩子极易被“权威”蛊惑,被“团体”控制,进而走上自我伤害的道路。
“蓝鲸”的开发者在被捕后表示,这款游戏给予一些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由此看出,“蓝鲸”“人体刺绣”等游戏的传播折射出目前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不足,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价值感、生活幸福感、团体归属感。有的孩子经历坎坷,有着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还有一部分青少年也许家境优越,不愁吃穿,但是缺少对于自身的认同和在集体的归属感,对死亡的认识很浅薄,诸如:“蓝鲸”“人体刺绣”等游戏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抱团的群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自杀,还有相当多的人尝试自杀。自杀是15岁-29岁年轻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刻不容缓,在此强烈呼吁:
暑期来临,也是孩子们集中玩游戏的高发期,各界人士尤其是20岁以下孩子的父母们,要多关注,多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进行生命教育,15岁到19岁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是最高的,家长尤其要关注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干预和引导。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胳膊上出现莫名的红肿,或已经出现了“蓝鲸”,“人体刺绣”这样的行为,请立即制止!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予以心理疏导。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生命教育,让青少年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互联网带来的病毒式、匿名化传播,让教唆他人自杀者得到网络的隐蔽,变得肆无忌惮。因此,在打击非法游戏的同时,社会各个方面应从根本上筑牢“生命之篱”,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多年的一名心理咨询师,愿尽最大力量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和谐幸福,助力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心声:耿睿婕 (201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