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舆情之殇

      周六的黄昏,电梯口出来,路过邻居门口,蹩了一眼,大叔躺沙发上,电视台播放着某抗日名剧。

打开手机微信,一堆医药免疫医疗学术群,微友们集体疯狂讨论一件事-“陈医生去世了”。朋友圈发起了黑丝带行动,满屏头像全是相同的黑丝带。

到了周日,朋友圈一边延续着广州伤医事件的发酵,一边唱起了对母亲的颂歌。

再早些时候,魏则西死了。知呼微信朋友圈集体充斥对百度和莆田系的讨伐之声;再早些时候,海南海口长流琼华村村民爆竹煤气对抗武警高压水枪的视频泛滥眼球。

哦,对了。还有周五,上证A股从3003直落2913,全天巨阴跌完91点。证券股票群除了卖方分析师间或发出各种语焉不详的研究报告,人们对巨阴下跌的讨论忧心忡忡。

这个周末,过得简直令人犹如炼狱岛般揪心。

     客观而论,魏则西的不幸病逝,根本罪因并不全在百度,但民众对百度竞价排名之劣行究责已久,则西之死,令这最后一根稻草倒下,群情激奋群起而讨伐。陈医生之伤,在多年的医患紧张关系中,并非独例;当年计划生育风行时,村官与村民闹斗,例如,一个家庭超生一个被抄家抄得空空如也的事例,顶多也十里八乡成为茶余饭后谈资。没有微信QQ微博FACEBOOK的时候,我们飞鸽传书咏菊祝寿。

     时代,已经变了。好的不好的消息,都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前几年的时候,记得当时国家层面成立了一个网信办,之后的一些事情,我们都看到了:用围脖发出非主流声音,会被撤;公众号写出忤逆之词,会被封;现在,我们的电视台仍能利用垄断优势,频频推送抗日神剧供大叔大婶饭后沉浸;我们的网站,仍能推送各种宫斗艳俗夸张的连环剧供无脑一族沉迷追捧。

但是,聪明的,请你告诉我,如何让我“逃离”这碎片化的微信微博QQ上言论舆情“凶猛”之殇?

大数据时代舆情之殇_第1张图片

       谷歌的Adwords和Adsense模式,让其保持了多年的广告收入增长--且是在保持搜索显示效果持续公正纯净的前提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没有因传统PC网络业务的迟滞放松步伐,开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时代,股票市值进入5000亿美金以上。百度的广告体系中,竞价排名逐年泛滥,大多数关键字搜索页面,前10页基本全为真假难分的广告,股票市值维持不到千亿美金。对于基于爬虫数据实现的传统搜索业务而言,PC互联网时代所有内容数据,都基于网站产生;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割据一方,大多缩身各种APP。求医问药有“**医生”,即时交流有微信陌陌,吼一嗓子有围脖广场.....这些数据大多独立于传统搜索引擎之外,无法被常规搜索。

从这个角度说,缺乏真正创新力引领时代技术发展前沿的*度,数据土壤逐步萎缩,进而暴露吃相难看疯狂将真假难分的广告推入用户视线,也就可以理解了,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它走的是一条必然的快速套现途径。从市场影响的结果来说,它直接导致魏则西们被网站错误的医治信息引导,加重了病情末期的痛楚。

      医疗市场化变异后多年医患关系的紧张,被媒体反复渲染,各种通讯工具不分白天黑夜传播着人们就医难挂号难误开药廉价有效药缺失的真假案例,形成了今天的普罗大众对救死扶伤的医生医院普遍缺乏信任;也导致了陈医生们甚至不得不戴着全服盔甲上岗。

      这不仅是则西之殇,陈医生之殇;这是大数据时代的舆情之殇。数据的市场主体--最朴素最不具有充分全面科学辨识能力的广大人群--从来不具有区分信息真假优劣前后逻辑传承的先天功能,它只会在一次次的辩驳中完成自我放大、迭代、变异,伴随着愤怒、怨恨、窃喜,周而复始。当人们的情绪被碎片化信息推动,很少有人会记得不久前的“停止军队医院有偿服务”禁令,很少有人会记得“三明医改”的持续地位上升。为试图让产业&行业发展进入预设“健康”轨道发展而点亮狼烟,却对随之而来汹涌乱窜的舆情发酵束手无策。

      最终,没有谁会是赢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时代舆情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