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世语》之《心性学》续(三)――鼎然

2009-02-17 16:28

执着与无着

所谓执着,意为迷恋于物欲或情欲当中无法割舍.牵制执着的无形相为“觉知心”。因有所觉,故才有所识;因有所识,才会有所恋。觉知心是组成执着的重要因素。因觉知心对有识物质进行分别,从分别中锁定自己喜欢的某些物质并形成贪恋。这是执着的运作特性。而无着,意为运用觉知心进行有识物质的分别。但于分别中不产生对物质的眷恋。知道觉知心是组成物质分别的重要因素,但懂得组成物质分别的觉知心不依恋于物质,也就是不随物质而左右浮动,于中时常保持稳定,这就是无着的运作特性。“相”是表达物质形态以及动感运作过程所产生的起落变化。有相则有。是针对觉知心的。无相则无,也是针对觉知心的。知道有相则有,因觉知心产生的物质形态。若因有相产生物质存在的真实,并以此为眷恋对象,就会使觉知心与贪恋交织成性,并衍生执着;知道无相则无,也是依借觉知心生起的思维感知。但这种依借觉知心生起的思维感知与前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依借觉知心去感知事物,但于感知当中易生起眷恋。而后者是依借觉知心去感知事物,但于感知当中不会生起对物质的眷恋。虽然两者都借助觉知心,可运作方式所产生的运用效果却不一样。这就是执着与无着之间内在区别。

离尘,有分别性,名为真实之心。若离尘,无体,是名前尘分别。而尘非常住,皆依借觉知心生起的眷恋而得以存在。运用觉知心对物质进行分别。但于中无所眷恋,就是离尘。因远离尘嚣物欲以及情欲的纠缠,于中时常保持无所执。犹如每一个人同样拥有一个头脑,但在考虑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等方面就相距太大。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有的人过的比较快乐,有的人过的非常痛苦。而有的却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甚至厌弃和绝望。综观其原由,皆是运用觉知心出现偏差所导致的结局。有“相”的存在,自然就有觉知心跟随其后。如果我们直言说“无着,就是什么都不存在或什么都不眷恋”,也是错误的。相有则在,若言无着,此无着,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无着,因相而立,因觉而显。若执意无着名为不存,就违背了无着真实之意(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所以,无着,是于物质当中不生眷恋之心。也就是不眷恋物质之心,并非因物质而产生的不眷恋。而是因觉知心产生的不眷恋。物质只是作为表象,觉知心才是依借表象进行系统分析后形成的最终论证。犹如白开水中放入晶体白糖,并使其溶解。当人喝起来的时候感觉这是糖水。但却无法看清楚白糖的真实形态。误以为水就是甜的。所以,水的本质,我们又称为水性,本质是无色无味的。只是给水中参杂不同物质,才会形成水的不同滋味。但这种甜不是水产生的,而是单晶体白糖所产生的。因此,透过表象看本质,你才可能顿解事物存在的真实性。

善意的执着,指的是不违背自然规则,凭借善良,真诚和勇气,对某些事物进行有目的地索取。譬如为事业产生执着或为自己的理想能够成为现实进行奋斗。但若把执着建立在贪图享受或执意贪恋甚至丧失人性之上,那么这种执着因其参杂污垢才会导致结局上的痛苦。善意的执着不仅仅包涵勇气,她还包涵清净与平等。魔鬼与天使犹如孪生弟。没有一定的精确见解以及清净的觉知,很难分辨其真假形态。双胞胎的近似之相如同善意执着与邪恶执着,需要清净智慧去辨别。只有自身清净,才能够洞悉他身清净。只有清晰地明了觉知心的运用本质,才可以看清楚“执着”的本质特性。

执着具有三种演变过程:一种是感知执着所带来的烦恼,于烦恼当中有所觉悟;二种是感知执着能够给自己带来无限贪恋,于中痴迷不放;三种是感知执着所带来的烦恼才是真实的人生。第一种执着的演变过程具有思维解脱性。但往往与现实很难达成默契,不容易被现实思想(因人而产生的现实看法)所接受而形成孤立感。第二种执着演变过程具备思维可行性。易被现实(大众)所接受并形成共识。第三种执着演变过程含带欺骗性。在兼并第二种执着的同时,衍生出更加冥顽的潮流思想。其危害性足可以影响有情大众趋向贪欲。人不可能都有所觉悟。犹如每一个人长相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这是实际存在的现象。但是,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只是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知识、品质(个性或习性),爱好以及家庭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才造就了不同的人(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看法。但人的执着之心在人的原始野性未曾完全进化时就已经成型了。所以,要想马上让一个人彻底觉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且也要尊重人性发展规律。只要不过于在人性上“放肆”(以己为尊,轻视他人,把自己的执着目标建立在欺骗他人之上谋取一定物质满足以及毒害他人思想为目的地行为)完全可以理解。无着也具备三种演变过程:一种是对物质(物相或事件)产生不眷恋的同时可以获得超越物质或某些情感享受(清净之乐);二种是在不迷恋于物质(物相或事件)的同时,可以滋生人性的行为纯美;三种是当达到无所眷恋的时候,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第一种不眷恋因其觉知心处于清净时所产生的思维。这种思维具备能够抵御外界物相的诱惑。因具备抵御外相诱惑,才会超越外界任何物相的诱惑,从而能够真实显示出自己的“本来面目”(真实思维)。第二种不迷恋也因其觉知心处于清净所萌发的思维感知。这种不迷恋之心可以促使自己对外界物相产生清晰的分别能力,便于自己能够灵活运用外界物相于中不会被其所牵制而得到行为上的洒脱。第三种无所眷恋也是因其觉知心的清净所滋生出来的愉悦思维。这种愉悦思维可是净化思维内在空间,使其空间能见度达到另人无法相信的高清晰。不仅可以顿见内在思维一切想念运作轨迹,而且可以观见外界物相来去生灭变化的本质运作体系。因其清净觉知导致思维内在清亮透明。

空学的审美观

这里的“空”不是空气,也不是所谓的形态学。空,是一种运用觉知心理进行思维感知后所形成的无形定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动心”。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言说空就是什么也没有,那是形式学。思维感知决定空的影幻存在(似有非有,似无非无。近似虚幻,又彰显虚无)。空是通过思维感知进行有识辨别(识别外界物相或内在思维想念的真实性)后所形成的觉悟心理。这就是定学的前兆。也是空学的一种延伸。认知外界一切物相皆为虚幻,不代表它们的不存在,也不否定它们的存在性。皆为虚幻的外界物相,从思维根本讲就是让我们不要眷恋,从而达到思维内在无所执的目的。我们认可外界物相的存在性与否定外界物相的存在性,皆借助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依思维为主导进行感知并获得思维上的认可或否定。眼睛为见、耳朵为闻、鼻子为嗅、舌头为味、身体为触,意识为思。当眼睛与意识相互沾合,就会生成见思。若见思参杂贪欲和贪迷,使得思维感知系统出现模糊,便会产生见思惑。这种见思惑滋扰我们,使我们一生迷茫疑惑,颠倒错乱。依借见思所观一切色相,因其参杂贪欲与疑惑,故被色所束缚,无法逃离,终究烦恼不断,贪恋不止。若懂得贪欲与疑惑皆来源于见思,善于运用思维进行调整。内,不为想念所滋扰,外,不被物相所牵制。内外平等如一。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色相所诱惑,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感受到“空”的绝美境界;当耳朵与意识相互粘连,就会滋生闻思。此闻思因其参杂分别与计较,故使思维感知系统出现浮动与厌弃。这些所参杂的分别与厌弃,交织人的思维因声响形成自我膨胀,使人脾气暴躁,行为偏激。终日孤僻,倔强,无沉浮力。若明白分别与厌弃皆是滋生烦恼的源头,善于运用思维进行合理调整,久而久之,就会使思维逐渐平和以至处于稳定。遇事不急不躁,平稳和气。若继续持久如一地进行思维觉知,你便会真实体验到“空”的绝美境界;当鼻子与意识相互粘连,就会滋生嗅思。此嗅思因参杂不同气味,故与思维形成比较执迷的气味性。这种气味性含盖多种闻相。譬如香味或刺激性气味。当这些气味与思维相互交织时,就会出现识味性。因其识味性参杂分别与挑剔时,思维易受这些气味的影响,使人产生痴迷或厌倦。滋扰人们的日常生活。会滋生出恐惧,烦闷等不良心理反映。若明了分别与挑剔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甚至影响自己的生活时,就应该调整思维,使思维当中的想念不再参合其中,在思维空间输入一种无所执的信号,久而久之,这种因识味性所产生的不同闻相就会逐渐变淡以至消失。若继续不断进行思维觉知,你便会临近空的净至;味思、触思,意思也是如此。

空学的审美观点按运作性分为定幻、定相,定念;按审美观点的延伸性又分为依定照幻、依定照相,依定照念;按审美观点的无执性又分为虚幻、无着、无念;按审美观点的科学性可分为感知性、形象性,探索性。按审美观点的相互性又可分为定照互显、照定互用,念觉定绝(真空)。下面我们一一进行阐述:

一、运作性:入空,名为启定显念。依定发念,固守一念为引。因“此”一念(净念。不含贪欲之念,也为无执之念。此念中心含摄不恋他念为主并借助思维进行运作)不作他想。这一念普照一切想念视为虚妄。可以减少思维与外界产生贪恋,使其内在达到无所迷恋。因定发念,故为定幻。若依定显相,名为定相。以至因定发念,名为定念。虽然运作方式不同,但他们的运作性质本无差别。这里不再进行重复性的阐述。。

二、延伸性:入空,因空显定。依定为引,名为不动。此不动,名不随念动,可觉知念的运作,但于念无所动。易诱发慧。借助慧进行思维扫描。可照见思维内在任何想念的运作体态并清晰地观见外界一切物相生灭变化并视为虚无。于中无所执着,与外界相本无动摇。因定发慧,依慧照相,名为定照幻。依定显慧,知慧可用,因慧发念,此念同虚,本无所有。视所有相皆为虚幻,名为定照相。定本无念,不做定念想,也不做念定想。定与念同属虚无,无执,也不做执想,名为定照念。

三、无执性;入空,视一切生灭变化相皆为虚无(包括想念,外界物相)。并借助幻念(清净的幻念)进行思维运作。可使思维感知领域在认知程度上有一定的辨别功能。因其物相皆为虚无,使思维内在不再粘连与外界有关的色相。从而降低思维与外界之间的贪恋欲望。也就是降低人的贪欲之心,促使思维内在活跃性的清净想念大量滋生,使人产生愉悦,减少烦恼(虽然并不使其彻底觉悟,也不属于究竟解脱。但总的来说,已经接近“空性圆明”的边缘了)。因其视为物相皆为虚无,故名为虚幻。若不眷恋其间得来的愉悦,名为无着。若不作无着想,名为无念。

四、科学性:修空的人,其思维境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感知性。修空的人,只要方法得当,心态端正,基本是可以获得到比较殊胜的愉悦心理而且看待问题比较清晰,脾气或个性非常稳定,不容易受外界环境或事件左右浮动。修空的人,其境界所观见的物质变化(包括细微物质或粒子物质)所产生的能量与如今比较先进的科学仪器所观察到的物质变化基本相似或相同。修空的人其思维感知能力与超觉能力不亚于光速。其他的感知不多作阐述。入空当中出现的思维超觉相若用形象的图案或文字抽象地描述出来,名为空学形象。入空当中出现的任何境相若善于运用比较先进的科学仪器或富有比较真实的动感文字作为引导,依借思维,进行实践推敲、验证(论证),再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名为探索。

五、相互性:入空,知定虚妄。因定发慧。因慧显定,定慧皆妄;相互性一,同等无别,也无无别;定念无念,无念无定,绝无无念。名为念绝定绝。

“戒”的逻辑审美学

用“遏止”来诠释戒,并不背离当代“行为学”。改正自己存在的错误行为,并引以为“戒”,是当代人行为的一种遵循模式。戒的通俗寓意有“反省,悔悟,审视”。把戒提升到佛学领域,就是“放弃”。这种因佛学而延伸的逻辑理念就是减少思维当中的贪欲想念,使思维处于清净状态,以至达到无所贪恋的目的。为明见“心性”做好铺填。戒,又是扫除一切烦恼障碍的变易学。他的逻辑审美观是建立在思维运转体系当中所形成的觉悟心理。运用觉悟心理来引导自我行为处于清净,以“戒”为引导准则性,就是戒的逻辑审美学。戒,是守护心性的最前沿。只有遵循戒的规则,才可以进入到心性的最后方。因此,戒的审美学又可以以心性得以展现。这是戒的后续变化。

戒,是具有文字抽象化的。但只能通过文字肤浅地进行阐述。戒的真实,是因自我心理进行自我提醒的同时,来进行善恶,好坏的分辨。他是给人一种心理引导,具有自主提醒功能。理论性的戒,不易被大众所理解。戒的提醒面非常广阔。但最终目的就是为明见心性而服务的。这就是戒之所以存在的真实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心性,就是人的真实之性。通俗地讲,就是人本质上的清纯。透亮,晶莹。不含一点瑕疵,近似虚空,犹如琉璃。他具有超越一切生死障碍,但又可以彰显一切“光明”于尘世当中,尽显靓丽。

戒的逻辑审美学按实际感知性可以分为六种:一种是借助外相进行思维感知(直观性);二种是借助思维进行外相感知(反观性);三种是依借信念进行自我支配(精神性);四种是通过人体器官进行有识感受(感官性);五种是依照理论进行自我约束(引导性);六种是通过人生经历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维觉受(实修性)。下面,我们一一进行阐述:

一、直观性:外界物相是填补我们思维大量空间的主要物质。有色物质占据主要空间。这些物质大多都具有一定固定形态。所以,诸多有色物质易被思维所吸收并使其有所沉淀(储存),故也会在思维空间形成一定的形态。这些形态主要是通过记忆系统才能够完全展示出来。当我们直观地感受(接触或索取)外界物质时,我们就会因感受这些物质而出现适应或不适应心理。因适应或不适应带来的不同结局,会导致我们思维对于某些物质产生敏感(戒备心理)。于是,我们自然就会重新审视外界某些物质并开始改变我们的观点。这就是戒的直观性运作特点。他的审美价值就是通过接触、选择、淘汰、锁定。最终找到自己认可的物质,排除其他物质,从而达到思维与外界平衡性。

二、反观性:思维在感受外界物质的同时,通过选择、淘汰、锁定后,再把这些选择、淘汰、锁定后的物质再反馈到外界进行再感受。最终在思维当中形成最后认可。然后把这些最终认可性的物质与外界某些被排斥掉的物质进行比对,生成比较稳定的思维认可度并保存下来。这些被保存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长久性。一旦思维所选择的认可物质与外界某些物质在比对中出现差距时,思维就会出现杂乱。导致思维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这时,我们就需要重新调整思维进行再反观。这就是戒的反观性。他的审美价值是通过选择、淘汰、锁定后的物质,再把这些选择、淘汰、锁定后的物质再反馈到外界进行再感受,在进行相互比对时发现出现的异常反映后所做出的重新调整。

三、精神性:当思维认可并最终接受某些外来信念时,固守不放。使思维与其信念形成统一。因固守此信念作为精神指导。这便是戒的精神性。他的审美价值在于坚定不放,并因坚定固守,促使思维与此信念无法分割,最终滋生信心与毅力。这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守戒”。

四、感官性:我们通过眼睛所见、耳朵所闻、鼻子所嗅、舌头所尝、身体所触,意识所思以至感受神经血液运转时所产生的觉受等肌体觉知,来判断物质的色彩、气味、形态、质地、温度等物质体态。从而做出对物质适度反映并进行索取或排斥。通过感官对物质做出一定的选择。在适宜与不适宜之间做出读物质的认可。这就是戒的感官性。他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人体器官进行有识感受并最终认可或排斥某些物质,具有选择性地适应。

五、引导性:通过理论性的文字,对思维进行一定空间的清理。排除不必要的想念,使其思维空间尽量纯净些。因其借用理论性的文字作为引导。而这种理论性的文字本身具有清净性(真实至净之语),故他的引导性能不会出现偏差。易作为戒的首选条件。以此为引导对象,进行思维清理。这种依借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就是戒的引导性。他的审美价值在于借助清净的妙理进行思维净化,最终获得思维上的净悦。是接近觉悟的首选方式。

六、实修性:一切觉悟来源于艰苦的磨练(心性)。借事修心也好,借理修心也罢。都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毅力。通过一件事,一种经历,一份感激,一生磨难中,才可以成就自我。有时候,一件事情可以让一个人彻底反省并走向觉悟的道路。我们是需要走弯路的。正因为我们走了不该走的弯路,才懂得了怎么去寻找属于自己更加捷径的路子来。所以,戒的实修性就由此而来。他的审美价值在于敢于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并因现实生活当中各种事件,通过经历,于经历中逐渐醒悟。并因醒悟得以领悟。然后再进行思维觉受。把自己觉受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行有识验证。依借觉悟后的真实信念作为戒的指引力量。这种因实际觉悟后的实修戒,最易开启“心性”大门。因其具有实际性,故被诸多真实修行人所认可。并以此为首选方式。

综合上述,在运用戒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选择。无须勉强自我进行被动式戒行。否则,适得其反。读者理应灵活运用,避免牵强。

走向觉悟的四种方法

一、 观自心妄想分别.视为虚妄生灭.于无常中起落变化.

人常以“我”为中心进行获取或感知外界事物(包括事件)。因“我”所思,故有我存;因“我”所爱,故有我恋。时常被外界物相所牵制并形成自我执迷于外界的顽固爱欲。这种爱欲,其形成过程含杂非常复杂的“我执”。随着年龄与经历逐步增加,这些爱欲逐步沉淀在思维当中根深蒂固.能够明白“我心”与外界幻相皆具备起落无常(无恒久性)。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我们的所思所想以至所恋所爱来影响我们。观世间一切,总有起灭变化。何况我们的所思所想!世间一切事物,我们可以去感受它们,可以去运用它们,但无须执迷其中。因懂得了一切事物皆具无常,自然于自心不再泛起眷恋与狂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情绪才可以变得稳定而不浮躁。在遭遇不如意的事件中,我们总是可以灵活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总不会因为某些事件而变得急噪与倔强了。因为我们觉悟到了“自心产生妄想分别,被这些假相所诱惑,导致我们的情绪随它们左右而无自由。若觉知到这些妄想分别原本虚妄不实而不执迷的道理”。那么,我们在遭遇外界事件打击时,就会显得非常的平稳。人的情绪易被外界事件所影响,故使人丧失了理性的呵护。尤其在情感方面显得非常突出。大部分人总想去获得并为己所有,于是,自我贪恋的心就会变得更加膨胀。这种膨胀欲望是一种致命杀手,可以造成一个人一生的迷茫甚至一生的失落与痛苦。而贪欲之心若被邪恶想念所侵占,那么,我们的思维空间就会形成黑暗。这种黑暗形态中的污垢,在贪欲肆起的心理当中,不为一般人所能够觉察到。所以,当我们遭遇人生挫折与打击时,这些污垢想念自然发挥其自身疯狂欲望,促使人时常颠乱迷茫,甚至绝望与无奈。被这些污垢的贪欲想念所牵制,犹如牵牛的绳子,使你一辈子无法逃脱,最终活活累死。如果我们深刻地觉察到了思维当中存在的这些虚妄想念本质上的真实,犹如飞出瓶子中的蛾子,还会再飞回瓶子当中吗?

综合上述,我们理应明白虚妄想象是造成我们心理产生妄想与颠乱。而妄想与颠乱自身也具备虚妄。当心不与这些假相交织在一起时,我们会真实感受(明理得真心,真实稳定之心)到自心内在的本来面目。然后依借这种感受来作思维引导再去真实感受外界任何变化相如同感受虚幻梦境,于中生起无所执迷之心。久而久之,会使人的贪欲之心逐渐减少最终达到觉悟。

二、明了自我习性是缔造烦恼与痛苦的根源,于中善于改变,恒久如一。

一个人一旦形成不健康的自我习性,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影响自己一生的命运。在经历事件中善于发现自己不好的习性,然后逐渐去改变。在改变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不急不噪,平稳行事。只有改变了自己不好习性,才有可能去真实感知这个世间存在着的一切与己有关的人或事,并从这些人或事当中挖掘存在着的真实。我们改变了自身习性,犹如已经清除过的房间,会显得格外明亮。若自我习性长久存在,犹如房间中杂乱的摆设,会使人压抑甚至烦躁。习性是主宰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成就的最大障碍。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习性。当我们心情变得烦躁时(这里不含带生理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思维当中的苛求想念在思维空间当中肆意活跃。交织自我情绪出现波动。若不懂得善于调整心理上的浮躁感,恣意使其继续蔓延,就会形成倔强与暴躁,依“我行我素”为中心进行行为辐射,最终的结局是不言而喻。有的人形成的固有习性,甚至连自己也觉察不到。这是因为在长时间事件经历当中,放纵了自我习性使其任意蔓延而无所觉,导致人的行为与习性形成麻木感。但是,在遭遇某些事件打击后,有些人才有所觉察,可惜因习性酿成的后果甚至让你在最后清醒时再也无喘息之机了。有些人可以借助物质或名利或长相或某些所谓的能力来展现自我的存在。因某些人具有“巴结”本能。助养了这些人的习性,使这些人的习性逐渐膨胀。当达到一定膨胀度时,犹如“热”过头了,就会被“冷”所取代。所以,人的习性是由环境(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经历事件、知识修养、心理适宜度等所决定。因此,人的习性,一方面是需要在经历人生事件磨练当中才得以改变;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心理觉悟。这种心理觉悟,不仅包涵“正言”中的理论作为引导,更重要的是人在静态中(思维处于平静状态),才可以觉知到内心当中习性的起源地,然后直指所发起的“病根”,把它抹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从根本解决。当然,改变习性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宜,自然有不同的选择方法。至于其他方法,在这里不作明示。当我们改变了我们的习性,我们的内心就会非常平和,思维感知力度明显提高。理性思维占据很大空间。所作所为稳当平缓,最终,会逐步达到觉悟。

三、减少贪欲之心,生活简朴平淡,是走向觉悟的必经之路。

贪欲的原始起源是为了生存所产生的本能性。但是,当人类不再为生存担忧时,这种贪欲之心就会开始产生变化。贪欲之心可以使人变得“六亲不认”;贪欲之心也可以使人走向毁灭;甚至贪欲之心可以让人丧失人性,祸患于人。虽然贪欲之心趋向于比较积极的方面,可以促使人努力奋斗并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积极性的贪欲,很难控制。因人本能是占有性的自私。很难操纵贪欲与心理达成平衡。更何况,外界诱惑如此“丰富而迷人”,谁也不能确保自己长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故积极性的贪欲在一般人而言,是不具备持久性的,易发生形态改变,最终列为消极行列。这是实际存在的行为效应,无庸置疑。减少贪欲之心,最起码是多了份愉悦,离烦恼也就比较遥远。减少贪欲之心,可以净化思维空间,促使思维内在产生平稳运转,不易因外界某些诱惑而浮动。“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品”其真实寓意就是“真心”之境界中所显一切朗然情趣。舍弃贪恋,主要目的是减少人的贪欲之心。只有减少了贪恋之心,我们才有可能顺畅地走向觉悟。扫除一切思维空间形成的污垢障碍,我们才会接近觉悟。而人一旦有所觉悟,其思维境界与行为境界同等宛然明朗而无拘无束(大自在中常显大智慧)。舍弃贪欲之心,真实的净朗智慧才会显露。有了净朗智慧,你便已经拥有了人间最珍贵的宝藏,受益无穷尽。生活简朴,是让我们消除心中的贪欲,减少自心分别,降低苛求之欲,为觉悟提供心灵上的供给能量。我们所讲的生活简朴,并非指的是让你去珍惜什么或让你去遵循什么。这里的简朴,其寓意就是让你放飞心情,自然平和而无分别地去感知一切事物,于中无所贪恋。简朴的生活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内心。使其在行为上变得稳重而睿智。因有清净的思维作为后勤补给,依借智慧作为引导,才可以运用行为来彰显你的睿智。当我们能够长久生活简朴,你的内心世界与贪欲之人的内心世界是截然不同的。简朴是为了心无所求。达到无所求而不使思维显得迟钝或古板,依旧可以借助外界事物进行运用,但内心世界已经是琉璃性的透亮,这种透亮所折射的思维感知,便是觉悟的能量。

四、通过人体七种表象构造进行觉悟。

人体七种表象构造分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神经。眼睛所视范围是“明前不明后”。因借助明与暗对事物进行形态,色泽以及清晰度与模糊度来做出判断。眼睛一旦被色尘(外界色相)所利用,其视觉敏锐度就会明显降低。我们可以用眼睛“感受”外界一切色相,若于中无所迷恋。即使外界色相如何迷人,我们的眼睛因无眷恋他相,故使眼睛本身具有清净性(见性),这样,可以有效抵御外界色相的诱惑。这就是“可视度觉悟”;耳朵所闻范围极其广阔,因其“聆听八方”的功能,故耳朵又称为“觉闻大师”。耳朵是借助动静来“感受”外界声响。而动静二种尘相皆来源于外界物相所产生的声响。耳朵的听闻范围虽然广阔,但是它因适应外界声响的能力却是脆弱的。如果外界声响不适合耳朵,我们的情绪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因其声响所牵,故会使我们的思维具有分别感。若因耳朵可以听闻到外界一切声响,于中无所分别。虽然可以知道不同声响变化,但于变化中不乱听闻,于自心时常保持不动。因其听闻性不随声响变化,这便是临界觉悟。但这种临界性的“声灭闻存”(外界声响进入思维空间形成记忆声响。遇外界声响刺激便会再生)若不用“静态”思维调和,容易潜伏其中并形成声垢。(特别提示:声,是外界物相所产生的声响。闻,是思维记忆所产生的声响。外界声响具有直观性。思维声响具有隐匿性。故声与闻是不同的);鼻子具有嗅觉功能。能识别外界物质体味。外界物质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因有局限性,所以嗅觉功能也是有限的。嗅觉不仅具有识别气味的功能,也具备感受外界温度冷暖功能。冷暖的形成是嗅觉通过外界物质体温变化以及空气流动时所产生的速度快慢来判断的。但嗅觉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识别气味。我们“感受”物质体味的不同浓度,皆是通过鼻子(组成嗅性细胞的总体)。外界物质气味依旧可以通过鼻子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理应对外界物质气味不应该过于在乎。这样可以减少因外界带来不同气味而产生的烦恼。鼻子的另一种功能就是连带呼吸。我们通过鼻子呼吸时所产生的气息(呼与吸之间形成的有识空气量与速度缓急比例)快慢、冷暖、滑涩,轻重来调整我们的心理。依借气息流程,去感知,去觉受,从而减轻我们思维当中诸多的杂念。这种调和方法也助于开发身体各方面的潜能。具有调节身体内在细胞以及血液流速(当人在静态中,血液流速达到一定平稳度时,因不过于遭受外界或自身外力的侵入。使人在静态中容易产生大随乐).若方法得当,我们就很容易觉悟;舌头具有识别物质滋味的功能(其间含带识别冷暖功能,在这里不介入其中)。因其依借物质本身的滋味,通过舌头表面覆着的紧密“味蕾”,对物质进行有识滋味辨别。这些味蕾具有吸收(本能性的辨别)外界物质滋味的功能。舌头的品味功能是能品出一种或多种单一或复合性的滋味。当舌头在品味多种滋味的同时若,若反复咀嚼品味,也会丧失它的辨别功能。这主要是因其他滋味参与以及舌头味蕾运作显得迟钝(运作疲劳)所造成的。我们不应该时常挑剔味道好的食物进行有选择性的摄入,这样,容易滋养味觉系统形成依恋。一旦某些味道不适合自己,自然会生出不快意的烦恼。所以,不要执迷于某些所谓“独享”的味道;我们可以运用识味功能对物质滋味进行系统的思维调节,减少味觉对物质体味产生迷恋。这样容易诱发心性当中的隔绝系统,促使我们对任何物质体味产生无所执迷,这样就降低了我们味觉的贪恋。久而久之,味觉会有甘露性滋味(净味相反映),这是净觉反映,也是觉悟体相;身体内在感知是借助离与合得以存在。因外界某些物质的触动,使身体表层毛细网枝根部所连接的神经系统把外界因触动所产生的触相直接传递到大脑后所形成的触觉。触觉是通过离合二尘。而离合二尘又是借助外相形成初触感应。两者之间不可分离。若用思维来分散触觉,久而久之,会使触觉逐渐消散,随之所替代的就是触性。此触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显示在离合与触觉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潜藏连接”。它具备隐藏性,无一定性状,但可觉知。不立于离与合,也不散于触觉当中。因其与外界离合与内在触觉记忆,皆可若显若灭(又不完全断灭或完全彰显)。但又无法看清其真实形态,故称为触性。明见触性无形无相,但可通过净觉获得觉受,你就有所觉悟了;意识是思维当中最活跃的“杀手”。它具备直观展示与潜藏展示两大功能。大部分意识体态都潜藏在记忆系统当中。一旦被外界事件或某些物相所激活,便开始活跃起来。静态中的意识体相以及它的活跃方式不容易直观觉知到。没有一定的定力,很难洞察到它的真实运转轨迹。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说说意识中潜藏着的两大尘相:一是生(活跃性的感知想念);二是灭(静态中的稳定思维所产生的表象性的平缓想念)。活跃性的感知想念主宰人对生的苛求与贪恋。譬如兴奋、感激、爱慕、满足等等。表象性的平缓想念主宰人对死的恐惧以及对死的迷茫与无奈。譬如宁静中的孤独、过于沉寂所产生的断灭念,绝望时刻的无奈以及静态中的念定心理。若善于调和这些复杂多变的想念,使其尽量不落两边(生与灭),固守自己坚定真净的信念作为引导,久而久之自然消除;神经系统具备传导外界声响、光波,温度以及传导身体感触,并间接地辅助思维系统进行有识觉受。神经系统用微观眼光去观看,其体态近似蜘蛛网。所以,它本身具足传导信息的特性。依借神经系统进行觉悟的人,非常少见。但这种觉悟方法非常受用。运用神经系统进行觉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借用头疼进行思维觉知;二是借用外物敲打进行思维觉知。想事过多,因其事过于复杂,或其事带来自身压力无法解决时,促使大脑神经产生压力并形成自我保护功能迫使我们大脑神经出现疼痛感(身体病变不列其中)。这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脑神经所产生的疼痛部位。然后我们选择出疼痛的部位并锁定不变,进行感受。这种感受必须不离疼痛部位。起初感觉非常难受,神经疼痛的部位周遍隐隐作疼,而且带有抽搐感。在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强地继续进行感受。在感受过程中,只锁定疼痛部位,不作他想。其间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从思维当中泛起忧伤感或伤心感(由深层意识生起的前尘有情想念),甚至产生恐慌或无所措举动(由深层意识显露出的恐惧想念)。这些心理现象不是我们自主(直观思维)产生的。而是深层意识当中泛起的。由此我们会觉知到要想脱离生死纠缠,就必须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久而久之的体验,会让你对于疼痛处于适应状态,甚至因为疼痛而让你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于中增强自身忍耐感,以至达到觉悟;借助外物进行神经部位敲打,其方法与前者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使用敲打的频率应该保持平缓度。思维锁定敲打部位进行感知,其他的方法基本与前者一致。在这里不多阐述。

借用这七种表象进行觉悟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性。根据个人所适应不同方法进行修习,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心态端正,不做修行所求。基本是可以获得觉悟。当你获得觉悟,然后再反观这个世间一切变化相,就会发现:世间一切原本宁静。根本就未曾动摇过。恒久如一的世界,也无彼此高低,宽窄,更无你我分别,本来如此,本来清净。宛然如性,妙明怅然,坦坦荡荡。

你可能感兴趣的:(《尘嚣世语》之《心性学》续(三)――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