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某部经理:小A,上一次招的那一批人不行啊,没干几天,跑好几个了,有些刚到岗不到一天人就跑了,你们人事怎么招的人?我们现在班都排不开了,怎么办,怎么办,赶紧再招人来补缺吧……
HR:……
Q2:
BOSS:小A,工程部的负责人已离职快半年了,这么久了还招不上来么,是我们薪酬没有吸引力了么,还是我们标准太高了,还是你们人事部门能力的问题,再过一个月还没有进展,那就找猎头吧。
HR:……
Q3:
员工:你看他们人力的工作多轻松呀,天天坐在那里,打打电话招招人,月底收收考勤,做一下工资,没事还一天到晚一脸严肃,这不行那不行。
HR:……
Q4:
昨晚去逛超市,进去后,在一楼的最边边的角落,一抬头看到一个房间的门半开着,门上面贴着一张A4张,上面手书了几个字“人事部”。
这就是HR们日常要面对的现实,上学时老师讲的HR的六项职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眼下对于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老板、员工来说,那只是“书本上或教室里的事儿”,具体怎么干,还得因时制宜,变化适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今年要招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招到想要的人,人来后如何留住想要的人,人开干后干的咋样,活干完以后咋整?
问题有点多,思路还在理。
那么,我们还是先看下面的故事,因为答案往往就在故事里。
秦国的《求贤令》,搅乱了传统的人才市场,山东六国士子纷至沓来,函谷关沸腾了,老秦人笑了,秦孝公眉头舒展了,但很快,这位21岁的面试官就面临一些问题:虽求职者众多,儒、道、墨、法、杂等各家都有代表,但有多少是有真材实学,有多少是真心想留下来,有多少是真正了解老秦人,有没有六国密探?
于是,又观察半个月后,他对士子们说:“依六国惯例,士达则任职。然秦国与各国素少来往,山东士子对秦国也知之不详,难确职掌,现请各位携国府令牌,遍访秦国三月后出治秦之策,最后确认职掌。”
“什么情况,不是说能出奇计强秦者,便可尊官,分土么,怎么还要我们在这穷乡僻壤,到处刁民的不毛之地呆三个月,还要方案?到你们这来已经降低我等这高贵身份了,不干,我们还是到齐国去吧。”于是,很多士子纷纷要求离秦。
景监急了,说老板哪,咱现在这情况,不好任性哪,您看我这好不容易张罗来这么多人,你就这样让他们都走了,传出去,我上哪再去找人去呀。
孝公笑了,说不愿意接受安排的,都让他们走吧;暂时愿意下乡锻炼的,三个月后还有要走的,也都让他们走,不要设置阻碍,要走的顺利开心。并且何种情况离开都要给他们银两,报销他们往返路费。
景监“哭着”再次去执行了。执行力强是他最大的优点,想当初自己是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冒死把六国要围秦的这个消息带回秦国?再难,工作还是要想办法继续下去。
于是留下来的士子们开始去学习、实践、了解,并根据亲身经历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确定岗位。
那些离开了的,逢人就说在秦国的奇遇。
对于这一批员工的招聘,孝公格外重视,从需求规划、到招聘方案、组织面试、初试、复试、通知入职、入职引导、新员工培训、试用期考核等等均全程参与,事无巨细。
都说努力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老天终于被这苦命的CEO感动了。
有一个叫卫鞅的青年,三十出头的年纪,不仅面试表现优秀,交上来的作业更是可圈可点,在春耕大典后的朝会上,居然敢和叔叔伯伯、兄弟们辩论,而且完胜。让孝公对日后的国家大计更是充满信心……还等什么呢,开干吧,我等这一天已太久了,于是宣布卫鞅任职:左庶长,开府办公,准备变法。
会后,他找到景监说:此次招聘已结束,你小子干的不错,晚上咱俩好好喝两盅。
那晚,他俩都喝高了。
睡梦中,孝公依然能清晰的听到“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呼喊声,想起父亲中箭倒下回头看自己的那一瞬。
那晚,卫鞅独坐至天明。
拿着火把对着老秦国的山川形势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士为知己者死”,然此种情形,又该从哪开始?
鸡叫第三遍时,他笑了,笑着笑着便睡着了。
第二天,集市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边上贴着一张告示:有谁能把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赏黄金五十两。
轰轰烈烈的变法大幕正式开启。
富国强兵的强秦之路正式修建。
2000年后,历史对他当时所做的事情有如下评价: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惜,这位COO兼HRD,改变了一个国家,却终究没有预料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宿命。
公元前338年,伯乐逝世,他这千里马也随之湮没。
至此,那场招聘真的结束了。
商鞅虽死,但其变法却已在秦国牢牢生根,连“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他所奉献的秦国已如同一列呼啸的火车,完全在他设计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法家政治轨道上隆隆前行。
商鞅之后,各国士子依旧源源不断涌入秦国,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王嬴政六位国君统治期间,先后担任秦国相国要职的共有22人,如张仪、公孙衍、范雎、吕不韦、李斯……秦国成为战国时代平民士子为相为将最为密集的国家,也由此奠定了秦国东出,统一六国,成为一代帝国的基础。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帝国只存在了15年。
故事讲完,答案还是要自己找。
孝公在面对六国围秦,士子蔑秦,国力虚弱,帐无良将,宗族顽固守旧等问题时,是如何成功的做好“选、育、用、留”等关系国命的一系列工作?
商鞅上岗后,面对各种重重阻力,明枪暗箭,突发情况等问题时,又是如何见招拆招,各个击破,更是如何获得了孝公绝对支持?
这个章节,我已反复读了多次,并还处于在实际工作中的思考运用阶段,暂无小结。
但路漫漫而长远,我仍将继续求索。
因为生活的日常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因为身边的人一直在变,工作的事一直在变,这个时代一直在变。
时也,势也。
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能健健康康、开心快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