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今年5月就要去澳洲读博士了,最近在整理之前的工作,看到了一篇之前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笔记,翻出来看看还是有很多感悟。
刚毕业时,我有两个选择,去咨询公司做项目经理,或者去培训公司做产品经理,我经过一番斗争,去了薪酬更低的教育行业做产品。尽管现在看起来这两个行业有很大相关性:都是出售知识、经验、方法、以及方法论,做的工作也很相似,都需要做需求访谈、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结果评估等工作。单当时的我觉得,做教育产品可以留下一些实体的东西,这个事我更喜欢的。
刚入职为了提高业务素质,我自己买来当时最畅销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希望可以快速入门。读完后,做了一点笔记,感觉对产品经理的工作了解了大概,然后就开始工作啦。但后来发现,真正的学习是在之后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公司工作一年,离开的时候开发了2个在线测评系统,参与了2个培训项目的开发,以及搞出了两本教材:一本20多个高校在用,一本成了人保部的指定培训教材,躺进了国家图书馆……(下边是我离开一年后,当时一起编书的产品实习生跟我的对话,现在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开心)
后来虽然换了工作,但毕业3年一直在做教育培训产品研发有关的工作,工作的传统称呼应该称作教研员,但因为最近的知识变现的风越刮越大,突然发现自己就在这个行业,于是我觉得自己做的这个事情可以称为:知识产品经理。尽管产品经历的心得很多,但是知识产品经理的心得似乎并不多。这里结合当时的读书笔记写一写自己做知识产品的心得。
从似乎是2015年开始,在线教育产品拿到了好多融资,号称在线教育创业元年。2年过去了,尽管在线教育没有想象中发展的那么好,不过似乎大家真的看到了一个为知识和经验付费的市场在逐步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得到app和知乎live,以后肯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我想以后做教育或者知识产品的产品经理也会有更大的需求。博士毕业后我也还希望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所以这里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下,一方面作为自己的梳理,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为有志于这个方向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
读书笔记及心得1 —— 新人的成长之路
相信有很多学心理或者教育学的同学希望进入到知识产品的这个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到底好不好走,新人如何成长肯定是很多人的问题。这里先引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笔记的前两部分来做个简要的说明,可以帮助新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产品经理到底在做什么,如何成长。
当时记录的书中的笔记是这样的:
1.全书讲的几件事:功能(需求)、项目、团队、战略、自我修养。基本上前边的四个部分就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之路:先做一些别人指定的需求和功能,再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展,然后上升到带领团队,最后做一些战略决策。
2.产品经理必经的几个阶段:1)产品帮助自己;2)相互帮助;3)自己帮助产品
笔记太干了,我分别用3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初入行的朋友。我离职前参与到的最高层次就是到团队,还没有战略的经验,应该说也是在自己和产品相互帮助的阶段,还没有能力去帮助其他的产品。所以以下内容仅适合新手阅读。
第一个阶段:找需求,改功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可以说我的第一个免费体验产品主要就是做功能和需求,也就是上级提出产品中一个局部的需求,我来把它实现了。因为我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所以第一次的主要任务就是修改测评产品的题目和报告,但这里的修改目标并不仅仅是提高题目的信效度。提升信效度是心理学学术研究的需求,但是公司业务的需求是通过测评最好能筛选出那些最有意向买课的客户。所以我做了以下三个步骤来让测评内容跟公司的业务关系更紧密:
1 优化题目: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首先减少了原本的题目,让客户可以更快速的做完题目,这样可以增加客户留存。
2 增加用户漏斗:减少题目后节省出的时间我增加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有没有兴趣了解公司其他产品”等,作为筛选他们意向的标准。
3 提高用户意向:我在测评报告中增加了很多实用的内容,提升用户的好感,并且增加了与公司产品链接的内容,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产生兴趣。
调整后的产品上线后,我们追踪了一个多月的数据,最终把调整好的方案确定下来,开始制定的目标基本达成了,用户留存增加了,筛选精度提高了,也减少了销售的压力,具体数据这里就不说了。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到,我们把产品做好以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追踪产品的各项指标,知道它们达到最初的目标为止
这个阶段,产品帮助自己学会了流程,熟悉了工作。最开始我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测评,只知道用因素分析去优化信效度,最多也就只想到尽量把报告做的对用户有用一点。根本想不到还要向销售询问他们的需求。后来是当时带我的产品老司机把我带上了道。这里也很感谢他。与其说是产品帮了我,不如说是老司机对我的帮助最大。在公司中做心理测评产品,不仅仅要考虑信效度,还要考虑用户和业务!
第二个阶段:项目管理,统筹资源,把产品做出来。接下来,由于公司准备在学校推广测评产品,于是想开发一个面向学校的2B的测评系统。我做总体负责。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负责一个产品项目,从需求访谈、到竞品分析再到画产品原型、跟设计师沟通等都是我来负责。算是全程了解了一个在线产品的所有环节。这时这个产品还是尝试性的产品,没有全职的团队,其他人也只是兼职帮忙,所以需要自己需要自己来推进项目,统筹各方面的资源,成为项目成败的第一负责人。这时用我们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做不出来就跳楼。有了这个决心,就要运用各种软磨硬泡去让别人帮忙,如果真的没人帮忙,那就只能自己做。当时设计师不给力,于是我自己学会了画原型,做界面,就差画画和前端编程我就可以转行了……
后来产品已经做出来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司放弃了B端的业务,所以我没有看到这个产品最后卖出去。这个阶段我和产品是相互帮助,我帮助产品做出来,产品帮助我成长,也让我在工作中有了自己的定位和品牌,公司与测评有关的项目基本都会找我。
这里就不说这个产品的工作流程了,因为这个产品是最符合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的,所以我会在下一次的笔记中根据产品设计的5层次模型来详细介绍,这个模型是产品设计的经典图书《用户体验要素》里的模型,做产品的同学一定刚要学习,即使你做的是教育产品,与互联网产品有一些区别,但核心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第三个阶段:带团队,用产品思维编写教材。快要离职前,我带着3个同事一起编了一本生涯规划师的教材,就是开篇说的那本成功躺倒国图的教材。教材看起来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不同,但在教材1)交付物边界清楚、2)可复制性强,2)价值预期明确,是非常基本的知识产品。
一般的教材编写更像是写书或者程序开发中的瀑布式开发,也就专家驱动,从定标题、写大纲、然后分章节查资料来写。但是我们的教材一开始就是按照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方式来做的,所以做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沟通和反馈。我们首先访谈了教材利益相关的人,比如讲师、助教、学员等,搜集修改意见。后来发现最突出的两个需求就是1)标准统一化,2)增加案例。于是我们针对性的做了以下的事情:
1)因为过去的教材很多知识内容是不断累计上去的,前后会出现一些不统一,比如价值观问卷有好几个,让学员比较困惑。这次修改我们统筹了所有的内容,做到最精简,不一致的内容保留最经典的一个,同时将一些扩展性的材料保留在扩展阅读部分,并增加说明,减少学员的困惑,同时也保留了让学员开阔视野的机会
2)学院学习生涯规划后最需要的就是用,但是以前的材料只有理论和工具,并没有案例,于是我们这一版教材重点增加了案例。找了经验丰富的咨询师来撰写每一个模块的案例,在案例中将理论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展示出来。这样咨询师可以在案例中找到来访者的影子,了解如何运用理论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普通的读者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可以模仿上边的方法帮助自己成长。
在这个阶段我们团队除了我以外有3个主要成员,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产品实习生、一个咨询师。3个认分别负责不同的内容,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实习生是科班心理学毕业,主要负责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咨询师则负责撰写案例。我则负责样板开发,与上级沟通,产品质量和进度的监控等工作。简要的工作大概流程如下,详细的我会在第二篇更新。
大纲:需求整理——大纲开发——与顾问沟通大纲——修改——定稿
样张:撰写样张——与客户、顾问沟通——修改——定稿
团队统一标准:团队分配任务——各自撰写样张——修改——定稿
完成初稿:各自撰写剩余样张——与客户、顾问沟通——修改——定稿
完稿:统筹所有内容、格式、插图、链接等——完稿
后续工作:出版对接等
这里主要看一下,我们有多少沟通和修改的过程就好了,这个修改的过程就是互联网中经常提到的“迭代”。当时我们把大纲和样张等等拿去跟学员沟通的时候,学员都说这一版教材改完还要来复课……可见学员还是很喜欢我们的教材。这个阶段,我和团队相互帮助,我帮产品做出来,帮团队的新成员学习如何做产品,产品也给我成就感和带团队的经验。
预告:第2篇我会以本文第二阶段的2B端测评产品为例,介绍产品的5层次模型和应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