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

        呼伦贝尔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与俄国的边境线有一千多公里。不知道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上有多少个类似室韦这样规模的小镇。但室韦肯定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室韦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建筑

        从陈巴尔虎到室韦有130多公里的路程,路上可以尽情观赏大兴安岭林区风光。放眼望去,路的两旁白桦林带绵延不绝,郁郁葱葱,充溢着这个季节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据导游介绍,这种被称为“大兴安岭美少女”的树木是俄罗斯的国树,她的物语是生与死的考验。我们停下车,爬上低矮的山坡,在一片浓荫匝地的林子里拍照留念,白桦林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我仔细地端详着这些刻满沧桑的银色树身,忽然想到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女儿是水做的身子”,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用“美少女”来比拟这富含碳水化合物、树汁丰富的美丽的白桦树。可是,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谁的耳边又会轻轻回荡起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那首深情而忧伤的俄罗斯民歌《白桦林》呢?

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_第1张图片
耳边是否响起"我们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的歌声

        汽车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边镇室韦。室韦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的乡(镇)之一,是蒙古族发祥地,也是我国境内目前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全乡总人口5549人(常住人口3141人),其中俄罗斯族629人,华俄后裔1145人。在这里可以远眺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村落,也可以品味俄罗斯风味的美食,比如酸溜溜的列巴、甜滋滋的奶酪等。这片原本沉寂的边地,在几年前被驴友们发现后名噪一时,我们的期望值也因此被拉升得很高。

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_第2张图片
走向木刻楞的脚步有些匆忙

        刚下车,便被带着参观主人家的房屋。这是一栋纯木的两层楼房,一根根大木头仿佛是一点点横着堆砌上去的,从墙角则可以发现端倪,原来这些木头都是借助榫头固定起来的,整个房屋“四面八方”咬合在一起,异常坚固。里面有着松木和桐油的香味,据说冬暖夏凉,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建筑“木刻楞”,其基础是石料,木头之间的夹缝里是用苔藓垫着的,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也许这样的屋子和先前看到的白桦林一样更适合飘着大雪的天气来体味。屋子里的陈设也很有讲究,板壁上挂着驯鹿(我们这里称“麋鹿”)头项的标本。匆匆看了看,导游便让大家去学做饼干。盐城老乡一行18人赶紧洗干净手,就差一点要“沐浴焚香”了。大伙一脸严肃的在一张长方桌前坐下,仔细地听主人的讲解,然后忙着擀面,摊平,再用模子印出饼干的各种图案,就等把自己的成果送进烤炉,享受饼干的香甜了。可惜主人说是天气热,烘烤的炉子不好开下来,于是大家眼里写满了失落。

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_第3张图片
大伙或站或坐,做饼干的热情空前

        我们入住的房间也是木刻楞,里边的条件还行。有空调,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漱的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只是房屋里有不少苍蝇和小虫,洗澡的时候一阵热水一阵冷水,最后干脆没有了热水。电视机下面有一个提醒牌,上面写着:空调与热水器同时使用而导致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镇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木刻楞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洗去了这两天在旅途上的劳累与汗渍,有人骑着共享单车去镇上逛去了,我则一个人就近的街道走了走,商店里兜售的大多是跟俄罗斯有关的商品,很多店面还没有开张。外地来的客人三三两两的在镇上漫步。后来东台的丁医师邀我去吃晚饭,顺道去边境看看。我们东台、大丰的8个同游安步当车,在镇子里拐了两个弯,走向界河边,谁知道刚看到额尔古纳河和对岸河边的一艘银白色的船只,一阵暴雨就劈头盖脸的下了起来。我们赶忙躲到一个旅店的雨棚下面。看着自天而降的雨水在地面上砸起的水花,大伙一阵激动,我们给草原带来了甘霖。这雨好及时啊!接下去的行程里再看草原也许会绿意葱茏了吧?

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_第4张图片
和东台的朋友们在一道,这是上午在草原上的留影

        暴雨下了差不多20分钟停了,雨水哗哗地沿着陡坡往下流淌,气势汹汹,汇入了河面原本就十分宽阔的额尔古纳河,这就是《呼尔贝尔大草原》那首歌里唱到的“流过大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啊!可惜现在成了中俄之间的界河。有人缓缓地牵着马去下面平缓的河岸上吃草,有裹着俄罗斯艳丽头巾的母女从眼前往右边的路上匆匆走去。河对面的俄罗斯小村庄很沉静,暮色中弥漫着和平的气息,天地间浑然一体。传说中的中俄友谊桥没有能看到,这又是一重遗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呼伦贝尔纪行(二):边镇室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