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

出品||帐下笑谈公众号

虽然《军师联盟》为我们开启了会看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新视角,但司马懿这个角色在绝大部分观众心中还是负面印象过多:藏拙、隐忍、专权,最终还是夺了曹家的天下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1张图片

而最要的原因却在于,历史上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撕掉了最后一层伪装,改朝换代建立晋朝,而其后半生却沉溺酒色放纵自己,立了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给晋的灭亡埋下祸根,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人间浩劫。

司马衷上位后,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司马一家相互夺权,民不聊生,北方边境不稳,五胡开始乱华,我国北方和中原惨遭蹂躏长达130多年,更有后人称五胡之后无汉人。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2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在东汉末年同样是天下大乱三国纷争,却为何没有出现五胡乱华事件呢?这里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北方快速统一

一般少数民族进攻中原,如西周的犬戎乱周,晋末的五胡乱华,都发生在中原腹地空虚,陷入混乱之后趁虚而入。

而当时曹操在北方快速统一中原,恢复生产,稳固统治。中原大定,五胡没有机会乱华。

这一点也能看出曹操确实乃一代雄主,眼光和胸襟绝非司马氏可比,可惜短命。

魏蜀吴三家势实力太过彪悍

三国时期各路雄主胸中都装着问鼎中原的大事儿,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怎么可以?

所以各个方向上的少数民族只能很不幸成为了魏蜀吴三家的战略后方,只有被征服的份儿,然后才好要人要粮要战马。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3张图片

当时曹魏控制北方,虽然还要应对东吴和蜀汉的进攻,但是,对少数民族的打击不遗余力。

曹操时期大破匈奴,扣押了匈奴王,迫使匈奴分裂为五部分。匈奴都被打残,更何况是其奴隶羯族了。

而且早在公孙瓒时期,其就在北方就大破鲜卑、乌桓。后来的曹操更是亲征乌桓,打进首都烧杀抢掠,鬼才郭嘉也因此而被累病最终英年早逝。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4张图片

此外曹魏将领几次率军扫荡高句丽,曹丕时期镇西大将军曹真平定西域叛乱,稳住了河西走廊。因此,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曹魏打残。

吴国地处江南,不缺钱粮,只缺人口,领地的少数民族是山越,一贯的作风是战争和掠夺人口,主要是为了弥补三国鼎立中人口快速消耗的空档。

即使蜀汉势力最弱,也能对南蛮、羌人、氐族人实施压倒性打击,还记得七擒孟获么。更不用说孙刘翻脸后,东吴陆逊的夷陵之战一把火烧掉了西川三分之一的男人。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5张图片

所以,当时即使五胡想乱华也没机会,更是不敢。

五胡内部还未统一

当时曹操时期势力比较大的匈奴、鲜卑内部都是分裂状态,相互攻打自顾不暇。

最牛的乌桓稍微强一点,属于东胡种,在秦汉之际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征服,此后一直未曾统一,有成千上万个部落酋长(单于),结果被曹操痛扁,几次直接打到灭国。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6张图片

尤其是曹操亲征乌桓,采用郭嘉“丢弃辎重、轻骑突进”之计大获全胜并屠柳城,使得乌桓势力大为削弱,无法成势。在胜利的归途中更是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蜀国内相对统一的羌人、氐族人势力又太小,再加上有诸葛亮此等妖孽坐镇,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7张图片

民族融合尚未完成

东汉末年的的少数民族基本都开始与汉族融合,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五胡还只会蛮干,简单粗暴直接起兵造反,而论实力又打不过魏蜀吴,又没有策略,所以最终不能成势。

到了晋末的五胡乱华时期,比如刘渊,石勒等,都不再蛮干了,而开始讲究策略,比如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刘渊,虽是匈奴族,但宣称自己是汉族公主后裔,理应是大汉的继承者,这样一来号召力就很大。

气候原因

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

东汉中期几次大规模打击匈奴的时候,恰逢北方温度剧降,以至于匈奴人大批的牛羊死于大雪,连牛犊、羔羊都接不上明年的春天。

同样寒冷的西北地区,羌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大量渗透进入汉族地区,甚至取代了当地居民,其根本原因也是气候变化。

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_第8张图片

五胡乱华的几百年,正是世界气候史上中古的大寒冷时期,在欧洲历史上引发了所谓“蛮族大入侵”,而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都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这一段时期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也是中国动乱最剧烈的时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是天下大乱,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发生五胡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