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纸墨笔砚”中的纸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蔡伦造纸"是在公元2世纪初,即东汉时,儿时历史课上就教过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实,纸的发明,要远远比这早。我们所见最早的纸,是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纸,成为"灞桥纸"。1973年出土的甘肃居延纸、1978年陕西扶风出土的"中颜纸",1993年出土的新疆罗布泊纸,均为西汉纸。西汉的造纸大都是麻质一类,到了东汉,稻草、树皮、藤等均已用于造纸,纸已经达到"平滑如砥"的水平。蔡侯纸是因其原料便宜,制法易行,质地坚韧而名世。

    在纸出现之前,战国时就有生丝织成的"帛"。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绢"为更粗的生丝织成。据出土资料,在殷周古墓中就发现丝帛的残迹,可见那时候的丝织技术就相当发达。但明确提及丝帛用于书画,还是在春秋时期。《墨子.天志中篇》如实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

    当时,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汉代虽发明了纸张,但是"贵缣帛,贱纸张",用纸张的,大都是买不起缣帛,而一般宫廷贵族还是习惯于缣帛。可以想见,当时造纸的目的,就是想能代替缣帛,既廉价又轻巧。

    再有一点必须说明,丝帛必施胶浆,否则书写时会洇。直接从槽中抄出,未经过处理的纸,也是会洇的,自古就有"生绡","生纸"之称。而"熟纸"是经过"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处理过的成品,必"虚柔滑净"。从古人的墨迹中可见,用的纸完全不洇,或只有一点点洇,笔迹顺滑流畅。古人是不时兴用"生纸"书写的,生纸用来葬礼祭祀,直到明代才用于书画。

    丝帛是像织布那样织成,一尺来宽,据说汉代织造的标准为四丈,可根据需要随意裁剪。因质地柔软,一般是卷在轴上书写,轴成了硬质的依托。由于拿在手里,线条只能短促而不均匀,所以古人常将绢绡裱在墙壁上书画。因尺幅有限,壁画往往要将绢缝合、拼接。因此,晚唐始用于桌子之前,要画相对均匀流畅的,长一些的线条,必定是壁上作。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唐代以前用笔均匀、勾勒精美的画,括号里都老老实实地写着"宋摹"二字。

    与任何朝代不同,汉代非常特殊,是一个简、帛、纸并用的朝代,亦是一个蕴含成熟生机的时代。在早期的书论中,可查到证据。西晋成公绥说:"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纨,染玄翰",清楚明了:

    指是动的,惟转转笔才需"动"指;腕是举起的,这"举"字非常说明问题。腕要超过肘的高度才能谓"举",拿在手里面写需要"举",壁书、壁画都需要"举";握素纨之"握"字,亦说明白色的丝帛是"握"在左手里的。后来流行的手卷,即源于此。只有转笔才能"染",使笔毫周侧依次连续下墨,不致于一侧偏浓或偏枯,得以笔画"圆润饱满"。

    这一"动",一"举",一"握",一"染",将古人的书写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举史料记载,由于造纸工艺所限,晋和晋以前的纸,一般都不大。现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高七寸一分,《中秋帖》高八寸四分,《兰亭序》的各种版本高都在七寸半。晋纸长亦不过一尺半。只有缣帛才狭长,如晋《列女传》就是画于狭长的缣帛。

    到唐代,纸仍是晋尺寸,但造纸的工艺可将纸加长,类似狭长缣帛,呈卷状。唐末至宋,除狭长纸外,还流行小张"笺纸",这跟大量印书有关,宋时方将"笺"装订成"册"。享有盛名的"薛涛笺"、"澄心堂纸",就是唐末女诗人薛涛和宋代李后主分别制作的笺纸。到元代,才有大型纸张问世。

    东晋末年,朝廷曾下令:"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以黄纸代之"。

    这"黄纸"是什么纸,史载晋代葛洪将黄檗汁浸染麻纸,有效地防止虫蛀,唐代有一种名贵的"硬黄"纸,较厚,施以蜡,"莹澈透明","以蒙物,无不纤毫毕见者,大都施之魏晋钟、索、右军诸迹",也专门用来写经。"硬黄",顾名思义,"硬"是指质地,"黄"是指颜色。其纸质非常厚实牢固,具有韧性。据古人言,硬黄纸"长二尺一寸七分,阔七寸六分,重六钱五分",可见其纸之厚重。我们现在看到的唐人王字摹本,皆用硬黄纸所摹,宋人亦继续如此。

  硬黄纸是用麻所制,麻是我国造纸的最早,最普遍的用料。晋代普遍还有茧纸、苔纸、侧理纸等。茧纸是因纸质像蚕茧外壳而故名,较厚,很像如今的"高丽纸";纹理纵横斜侧的侧理纸亦以此为名,均属麻纸;苔纸亦是麻纸的别称。

    另外,晋代还产有楮皮纸、藤纸等,都属坚韧厚挺、不易折损之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纸墨笔砚”中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