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理按键谈起

前两天借了朋友的 Kindle Paperwhite 来用,分辨率明显比我的 Kindle 3清晰,流畅度也是蹭蹭的。就有一点,由于没了实体按键,翻页的时候我经常要在屏幕上滑动好几次,摩擦摩擦,很不习惯。

这让我想起 iPhone ,乔布斯在打着触屏颠覆键盘口号的同时,却依然保留了实体的 Home 键,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苹果产品的标志之一。因为他希望 iPhone 并不仅仅只是一款手机,而是一款有感情的设备。也就是说,当我向它发出某项指令的时候,它会给予我明确无误的物理反馈。就好像完成了一场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你好,我想要回到主页”、“嗯,好哒”。踏实、安稳,让我清晰地知道这个动作已经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习惯使用虚拟按键(俗称小白点 )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是现在,智能手机极尽一切可能提高屏占比的同时,也无法彻底取消调节电源和音量的物理按键。

人机交互,带来的是类似于朋友的温度。

如果将这一理念扩展到所有产品中,那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设计一款能够解决需求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可以与人互动、交流。最简单的一种,当我刷新 Timeline 的时候会有音效出现,这是最直接的一种反馈。更深层的,比如 Google Now ,可以主动学习你的使用习惯,在你未曾预料的地方主动跳出来帮你,从这个角度考量,它比看上去更拟人化的 Siri 不知先进了几个时代。

可即使这样,即使虚拟世界已经无比接近现实,即使产品经理们已经开始研究人类情感,人类对物理世界的依赖仍然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智能硬件的兴起就是一个例证。虽然绝大多数功能原本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 APP 实现,但无疑人们更加偏爱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与闹钟在耳边轰鸣相比,震动的手环更像是恋人充满爱意的摩挲。

换句话说,人类对物理世界的留恋,源自于其千百万年来的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物理按键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