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

一扇向世界开启的大门

一座珍藏世博历史的殿堂

一个多元文化的秀场

一片和谐欢聚的天空

作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文化设施项目,世博会博物馆南临黄浦江,西侧为卢浦大桥,环境舒展,视野开阔。项目管理方为世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为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团队阵容强大。

漂浮的“欢庆之云”

世博会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主题是 “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由代表历史、冥想和永恒的“历史河谷”和代表未来、开放和瞬间的“欢庆之云”两个意象来演绎。作为博物馆的建筑亮点,飘浮在“历史河谷”之上那朵由钢与玻璃组合的自由形体“欢庆之云”,体现了“同一片天空”这一人类和谐共处的理想。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张图片

“欢庆之云”带给整栋建筑一种通透灵动感。整朵“云”由3730块三角玻璃组成,三根“云柱”撑起空中走廊,其中设置800平方米展示步道,连接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和屋顶花园等功能区,形成独特的空中特展区,即“云厅”。世博馆内的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有机勾连,形成独特节奏韵律。拾阶而上,移步换景,思绪随历史长廊冥想发散,随着不期而至的建筑光影豁然开朗。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2张图片

“云厅”也是世博馆建筑的两大功能体量之一。

设计方案确定

永恒和瞬间是两个关键点,每一届世博会从开幕至闭幕只有短短几个月,仿佛是一个个繁盛的瞬间,每一个瞬间汇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积了160余年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段永恒的历史,怎样去表达永恒和瞬间成为开始设计的一个原点,于是便有了“云”。

云是变幻与新生的,未来的、发现的、开拓的、创新的,是虚无的布景。云所传递的形象永远是一个个瞬间的布景,但正是这一系列无法定格的布景成为了今天我们对云的理解,是我们对世博会的记忆与传承。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3张图片

怎样才能让

云漂浮起来?

但是要想让“欢庆之云”能够成功漂浮在“历史河谷”之上,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

华东建筑设计院的设计者极力希望建筑形体可以悬浮于地面,形成视觉上的飘飘浮感, 与此同时,建筑的具体功能让位于建筑的城市功能,地面被极大地贡献给城市生活,形成城市客厅。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4张图片

云柱生成图解:1.确定云柱位置;2.曲面交汇形成屋盖;3.云柱与屋盖融合过渡生成云厅。

为实现云厅漂浮的效果,最终选择了三根云柱支撑上部云厅的构建方式。在几何上,三点的稳定性最好,三根云柱互相抵消侧向力,形成三角拱,受力合理。三根云柱由下至上扭转收分形成与主体建筑相协调边界清晰的轮廓。同时,依据云柱的位置,屋盖由三块拱形的曲面交汇在一起,形成如三滴水珠融合在一起的自然柔和的效果;最终,由屋盖往下、云柱往上过渡形成云厅。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5张图片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新馆建设办工程管理部负责人 汤国强

另外,建筑形体在广场内有三大功能布局,东侧大厅布置云柱能形成极强的戏剧性,给参观者视觉上的震撼;西侧展厅外布置云柱能强化竖向交通,并使得各展厅之前的公共空间更加灵活;南侧公共服务空间布置云柱可以提供参观者进入云厅的快速通道。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6张图片

云柱为建筑空间提供了极强的戏剧性视觉效果

材料选择

超白釉面玻璃+超白玻璃结合使用,其中釉面玻璃的作用既是遮阳节能,还有让云变得更干净的效果。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7张图片

根据上海市夏季光照时间分析图

天窗

8个天窗从室内吊顶延伸至室外屋顶花园,沿室外观展流线方向的天窗拔高,侧面作为世博主题展示面。低天窗顶部内侧采用磨砂玻璃,为游客提供室外可倚坐的场所。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8张图片

天窗整体效果

白天阳光从天窗顶部射入,通过内部包裹不锈钢板的多次反射到达室内,提供匀致的漫射光,作为大厅照明的补充光源。不仅如此,黑色镜面玻璃面反射周边云、溪谷及花园里的活动,增加了景深的层次。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9张图片

晚上,天窗内部LED变频灯从顶部发光,可配合不同灯光主题营造变换的峡谷光景。内侧的灯光通过天窗顶和侧面漫射出来,结合不同色温设计,成为世博河谷中一个个发光的水晶。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0张图片

建造难点

虽然对于“欢庆之云”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具体的形体构想,也具备了了理论上施工的条件,但是在真正施工时,仍然还存在着许多工程难点。

云结构是多个空间异型面交汇而成的体系,交汇面角度变化极大,同时它也是三个复杂单体交汇;不仅如此,云结构是承重的功能性建筑,截面及壁厚类型多样,深化设计、加工制作、现场安装难度更成倍增大。由于建筑为空间网状结构,且无规律,构件无一相同,常规的深化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中脊柱结构形式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建筑中钢梁两端为相贯线形式。工期紧,构件数量多且无一相同。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1张图片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2张图片

建设中的“欢庆之云”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3张图片

新建工程“云结构”项目部经理 李月胜

“这个工程总构件数大概有6000件左右,最轻的有几十公斤。为了确保工期,我们现场从模型上进行了两次深化,现场做了110榀左右胎架,地面相拼,上面吊装,采用补缺的方法,圈梁一共34段,工厂制作了34副胎架,每一副胎架都不同,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

参数化设计(BIM技术)挑大梁

由于本工程自身特点,常规的深化详图无法完全满足加工制作、工程进度、现场安装等多方面的苛刻要求,于是我们引入了“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建筑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通过改变函数,或者说改变算法,人们能够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简单理解为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的方法。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4张图片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5张图片

3D建模

参数化设计的基础是参数化3D模型。然而对于 “欢庆之云”此类异形结构,根据二维图纸无法完成建模,故采用与设计计算模型直接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3D模型与原设计的无缝对接,有效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无纸化制作及安装

构件加工制作实现无纸化,加工构件所需的数据直接从3D模型中读取,以数据文件形式提供给工厂作为加工依据。现场安装实现无纸化,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所有构件的预拼、空间定位点的坐标控制,均从3D模型中输出,以数据文件形式呈现。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6张图片

新建工程“云结构”项目部副经理 王嵘

“我们在与设计院的沟通当中,通过BIM建模,反复商讨结构节点形式及建筑外观。在建造云结构中,我们还采用了比以往钢结构制作更加先进的无纸化施工,直接从BIM模型中导出相关构件的数据,采用机器人切割加工,一体化成型,大大加速了加工制作的效率。”

世博会博物馆“欢庆之云”的设计,不仅是独特的建筑创意所需,更是源自开放共享的人文关怀。世博会博物馆用“云厅”去庇护公共的广场,使人们可以在此休憩、沉思,用连廊平台与云厅相连,使人们可以自由穿梭其间,交流、漫步、凭栏远眺,用云去体现一个博物馆的开放态度,进而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7张图片

欢庆之云”不但是有着良好寓意的空间之所在,还是人们欢聚交流的去处,入夜,峡谷上空,祥云飘动,流光溢彩,夜空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登上漂浮于建筑屋面之上的“祥云”,则酷似一座透明的水晶殿堂,在此,我们向160多年前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伦敦水晶宫致敬——一切始于世博会。

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_第1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端漫步开启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