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

近两年海南地区高位池养虾的成功率明显有所提高,但是规格小、没产量、冒底等问题严重,造成很多养殖户虽然养虾成功,但是没有赚钱,养殖积极性仍然不高。实际上近两年来对虾白斑综合症发病率明显降低,所以如何避免虾养不大、冒底等问题便成了提高冬批虾产量的关键,就此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  合理放苗密度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位池养虾普遍放苗密度高,特别是冬批虾一般在20-50万/亩,因为普遍的池塘均没有足够的条件(增氧能力、好水源)来满足高密度放苗,所以放多了就注定要死很多虾,不但增加成本,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得不偿失。近两年海南高位池的平均产量在3000斤/亩左右,少数塘可达到5000-10000斤/亩,但偶然性强,可重复性极低。大家不要被这种小概率事件错误引导。如果亩产能稳定在3000斤便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了,也就是说只需要每亩放苗8-12万就足够了。


二  保持水体稳定,提高虾苗成活率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养殖户有大量用肥、消毒等习惯,这会造成前期水体不稳定,影响虾苗成活率。前期应该早投喂,多用活菌制剂,多补碳源,多开增氧机,这样有利于水体稳定,提高虾苗成活率。


三  预防气泡病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位池养虾前期主要是气泡病及其诱发的其他疾病。绝大多数池塘都会出现虾节节白、尾扇两侧发白、身体发白等症状,但是大家却不清楚这是气泡病的典型症状,习以为常,结果导致小虾发病、偷死、长不大等问题出现。防气泡病的关键是:加深水位(>2m);老水放苗;推迟放苗;多开增氧机;前期多次足量投喂发酵有机质(“利苗多”);多用活菌制剂。


四  防治白便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近两年白便发病率高,危害大,而且防不胜防,给养殖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其实白便只要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不会对养殖有太大影响。大多数池塘不能够及早发现白便,治疗晚,且方法不合理,造成白便后虾吃料少,长不大、没产量等问题发生。处理白便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当水面漂浮白便时说明白便已经发生3天以上了,我们可以用“三角兜”来提前发现白便,然后内服一些中药(“白便康”)和抗菌药(“氟多力”),2-3天就可以控制白便,而且没有太大危害。但是处理好白便后一定要加强增氧能力,否则白便极易复发。


五 提高增氧能力,提升产量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养殖户认为产量低是虾苗不好或饲料不好,其实决定产量的是增氧能力。举个实际的例子,在海南养虾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四更镇,平均亩产4000-5000斤,亩产万斤也有。放养的虾苗种类不一,所使用的饲料也各不相同,水质条件一般(前几年成功率几乎为零),之所以亩产高的根本原因是增氧能力强,平均增氧能力在3-5kW/亩。所以要提高产量不是多放苗,而是多增氧。


六  少用药,降低成本

【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位池养虾使用抗生素非常普遍,而且用量大。这不仅影响虾的生长和品质,而且严重破坏水环境,结果往往是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另外消毒剂的用量也很大,引起水变后耗氧高,用多了反而会降低产量。养虾要综合管理,不是单单靠用药就能养好虾。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分享】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