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大秦帝国1上》

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大秦帝国1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作者简介

孙皓晖,曾经是西北大学法律系的教授。1993年开始写《大秦帝国》,历时15年后,在2008年此书终于出版,共6部。其中,第一部、第二部均已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大秦帝国》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

孙皓晖是陕西省三原县西阳镇,也就是现在的“老秦之地”,秦最早的国都也就是“栎阳”离家只有数十公里,他每次都会听到许许多多关于秦、汉的故事。后来念的是法律系,他说他自己就算是和法家思想结缘了。源于生活经历,他认为“秦才是中华文明的正源”,题记扉页上是: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他要让老百姓知道,现在经常讲的明、清是国家没落的时期,而只有秦才代表着中华文明。

2.故事情节

我看的是第一部《黑色裂变》上卷,分为八大部分。从秦献公与魏惠王少梁之战中伤毒箭,嬴渠梁也就是秦孝公即位开始,讲述秦孝公忧国忧民,决意振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的一系列故事。

从少梁之战秦献公中毒箭,嬴渠梁继位开始。第一难关便是六国谋秦之事,秦国君臣都急昏了头,百姓们人心惶惶,秦国动荡不安。孝公写国耻血碑,立志振兴强国。到后来遇百里奚,遇玄奇不离不弃。而同时,魏惠王却正与狐姬过着奢侈荼蘼的生活,大臣庞涓与公子卬争夺权位,惠王对国家政事也不够机警与灵敏。公叔痤死前举荐卫鞅,结果不被魏惠王重用,中间穿插了庞涓对卫鞅的考察,插入了洞香春论政事,与景监对弈下棋的故事。在洞香春卫鞅识白雪,情定终生,找到一生的知己。卫鞅离开了魏国,走向秦国,考察秦公也被秦公考察,历经艰险后,与秦公心意相投,终决意一展抱负,为秦国振兴而殚精竭虑。后他实行变法,过程坎坷,不被百姓接受,更在朝中树立了许多王公贵族的大敌。

3.人物分析

秦孝公


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大秦帝国1上》_第2张图片

秦孝公从12岁开始上沙场杀敌,作为秦献公的嫡子,作为太子,他自然是文武精通。当献公去世,他继承了王位,年仅21岁的小伙子肩上承担起强国兴民的重担。

秦孝公时刻心系国家。他不能让秦国在他手里没落,面对六国谋秦的大难,他紧张担忧却不会慌乱手脚。他一直都以国家为首位,曾经把自己锁在书房几天不吃不喝;曾找人刻下血碑,国耻昭昭;曾与卫鞅聊国事聊变法一直聊几天几夜。

秦孝公待人关怀亲切。他亲自搀扶景监,倒水给景监,完全没有国君的架子,那一刻,景监心头一股暖流。许多应求贤令而来的有志之士离开后,他仍以礼相待,即使国家国库不足,仍然给每位士子礼金车马,感谢不远万里奔赴而来。

秦孝公气量大,胸怀宽广。他是唯一一个敢直面国家荣辱的国君,求贤令上写秦先王国君不对的地方;他是唯一一个敢将全部权力移交给大臣的国君,他相信卫鞅,全然不像以往的君王一样,手握大权,担心大臣篡位。田常呈上《恶政十常》等其他抨击秦国的简册,他还想留这些世子做官。

百里奚老人说他是奇才,卫鞅认为他“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慧眼辨才,宁静深远",景监感激他“质朴厚重,刚毅木讷,可成大器”。秦孝公是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卫鞅

卫鞅,也叫商鞅。或许大家一提起商鞅,都会想起“商鞅变法”的故事。

卫鞅,是中庶子出身,法家代表。原跟随魏国丞相公孙痤,后公孙痤向魏王推荐卫鞅,魏王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卫鞅在洞香春遇一系列事,遇见秦国景监,遇见富商千金白雪,两人惺惺相惜。卫鞅纠结后决意去秦国施展抱负,于是在白雪得帮助下,离开了庞涓,离开了魏国。

进秦国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向秦孝公说明自己的想法。他说,君王考察群臣,大臣也需要考查君王。他按照秦王对应招贤令而来的世子的要求,深入各个县镇村庄。只有卫鞅一个人,亲自走过秦国的各处山脉,贫瘠之地,历经三个多月,透彻的了解了秦国的现状后才回到都城栎阳。他三次试探秦孝公后,才对孝公讲述自己的强秦战略,两人竟夜长谈2天2页为吃饭。他引孝公为知己,“公如青山,鞅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负秦!”

卫鞅与孝公在秦国开始变法。因此便有了“左庶长徙木立信”的故事(后来小孩子从军,并且当了千夫长),为官府立信,老百姓开始相信国家法令;变法使朝中贵族大臣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憎恨卫鞅却又苦于秦孝公及将军嬴虔的挺护对他没办法;因为民众争河流的水,卫鞅一次斩杀了七百名罪犯,震惊了全国;不仅如此,卫鞅还对贵族大臣开杀,杀死了赵亢、白龙等抗田人,而因此太子对卫鞅便有讨厌害怕的感觉。这一切也为商鞅最后的结局做了铺垫。

卫鞅有着远大的政治志向,忠诚为秦。变法他一直承担着很多压力,要让一个国家的体制从头改变,全国人都会不习惯,从王公贵族开始,这一点就让卫鞅在朝中树立了很多大敌;再到群众,老百姓习惯了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也会咒骂卫鞅这个左庶长,但是还好,后来百姓渐渐地感受到了新法制的好处,他们感谢卫鞅做的一切。

其余人物

魏惠王:自视甚高,愚蠢,没有治国头脑。作为一个君王,魏惠王没有治国头脑。如果没有庞涓这样的大将为他打仗,没有丞相公孙痤为他谋略,没有魏国以前的江山,魏惠王根本不可能拥有强大的魏国;作为一个君王,他并不以国家为重。他炫耀魏国国宝夜明大珠,却被齐王讽刺一番,财货应该交给商人换来粮食兵器充实国力。珠宝藏于国室,徒然四壁生辉,头顶明珠,价值连城却对于国家有何益处呢?

魏惠王

庞涓

嬴虔

景监

车英

玄奇

公子印

白雪

老墨子

齐威王

其余的公孙贾,杜挚


4.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大秦帝国1上》)